诗经中的思无邪是真的吗(隐藏的论语06思无邪)

《为政第二》是按《周易》“坤”卦的内涵来编排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诗经中的思无邪是真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诗经中的思无邪是真的吗(隐藏的论语06思无邪)

诗经中的思无邪是真的吗

坤:为/政第二

《为政第二》是按《周易》“坤”卦的内涵来编排的。

坤:六个阴爻。代表静、地、万物资生。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彖》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又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与本篇“为/政以德”的中心思想毫无二致。

以德治国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孔子说:“政/治工作要以德为中心,好比确定了北极星的中心位置,其他星星就自然围绕在它的周围了。”

北辰又叫北极星,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是绕着它转的。政/治活动错综复杂,可只要把握住“以德治/国”的纲领,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这一原则是亘古不变的——坤,静也。

可要这么说,很多人会不服气,觉得孔子不懂政/治,因为现实生活中,政/治更多是体现出“权/谋”的一面:表面工作会做、与领/导处理好关系、搞几个政/绩工程,加上一些形象包装,升/官才有指望。那一套孔子大概也知道,他曾出仕四年,官至大司寇,代摄相事,对官/场上的陋习必有知闻。《为/政第二》作为《论语》“学以致用”原则下,为/政的开篇,点出的是“权/谋”背后起作用的德,一般人所认为的官/运,那个不可主宰的东西,恰恰是德。

李世民曾直言:“凡人主惟在德行。”刘备也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朱元璋大封功臣,奉劝他们“以德善持富贵”,后来杀的功臣,全是品行有问题的,得善终的,徐达、汤和、李文忠等人,都品行端正。

以德为/政,可德是什么?德又如何指导政/治活动?文章才刚刚开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综观《诗经》的内容,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思想纯洁、情感真挚。”

蔽是遮蔽,引申为涵括、概括。“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jiōng 壮马)》,全诗颂鲁僖(xī)公牧马于野不害农田,以喻乐育贤才。思的古字是上“囟”下“心”,囟是头脑,代表思维和思想,心主情感。所以,一般注解将“思”作为无实义的语气词是说不通的。“邪”通虚,无邪指不虚伪,正直纯洁,“真正无有邪曲”。

德是什么?当你想追问答案的时候,冒出一章孔子研究《诗经》的心得来,以《诗经》作比:政/治活动如同诗三百,但贯穿其中的,是思想纯洁、情感真挚。

从造字结构看,德从“二人,直一心”。直是“十目∟”,“∟”表示躲在围墙后隐藏起来,十目表示很多眼睛在看着,即无法隐藏为“直”。德的意思就是:大公无私的清净之心,与“思无邪”意思完全贴合。为/政以德即天下为公,要求从/政/者大公无私,心地清净。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策法/律来引导、以刑罚惩治来管理,老百姓只想着免于刑罚,没有廉耻之心。以道德品德来引导,以礼乐规范来管理,老百姓会耻于做坏事而严格自律。”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可法/制有其弊端:

其一,只要能钻法律的空子,人们非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最善于钻空子的人又恰恰是那些官/员、执/法/者——他们更有资源、条件、能力逃避法/律/制/裁。

其二,法/律的出台,要对文字进行各种考量,使法/律文本只能被少数人所理解,民众的法/律知识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法律”带给老百姓的“负担”也很重。

其三,法/律是制恶,却不能教人向善。向善要靠道德、礼乐去宣扬。

其四,法/律规定越细、越繁杂,那些用以约束极少数“坏人”的条款,反而限/制了大多数“好人”的权益和自/由。

所以,神化法/制,是有钱、有权的人最爱做的,因为普通百姓跟他们玩不起“法/律”。孔子聪明,想在法/律之外,再给当权者套一个道德的绳索。结果被当权者逼得惶惶如丧家之犬,这才是儒学处处吃瘪的终极秘密,没有哪个当/政/者真的情愿接受舆/论和道德的监/督与束缚,鞭子不抽,所有驴子都是不愿意拉磨的。

当然,法/制并非一无是处,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也能保护穷/人和弱/者。什么运气?证据!你事事小心,随时随地保存证据时,可以。举/证之所在,胜/诉之所在。

“道之以德”,道,导也,指社/会宣传工/具的舆/论导向。

《论语》中的“礼”,不仅指社/会道德规/范,也包括了今天我们法/律规定的某些内容。比如孝养父母,过去属于礼的范畴,今天写入法/律了,缺少点人情味了,能不能杜绝不孝养父母的现象呢?事实让人惊讶。用法/律规定的效果未必比用道德约束的效果好,但少了“有耻且格”的好处。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修学,三十岁能遵循礼/法而有所立,四十岁就不再受外境迷惑,五十岁澈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六十岁能平等地对待大家的意见,七十岁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越道德的合礼范畴。”

上章讲“德”的好处,现在来看一章孔子的修学报告: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出生于一个曾经辉煌而走入没落的贵族家庭,到他父亲叔梁纥(hé)的时候,境况并不理想。父亲死后,孔子与母亲受“大/奶”排挤,一起迁居到另一地生活,用度拮据。孔子年轻时不为当时的权/贵所接受,在一次参加季氏举行的宴会时,被阳货无情地拒之门外,但孔子并没有自暴自弃,从小就有志于学。

三十而立,是“立于礼”的意思。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我们看孔子年谱就知道,他三十岁时便成立私学,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报名费:腊肉十条。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

四十不惑。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这一点已经很少有人能做到了。我常听朋友说“人到中年万事休”,那意思是“三十而惑”啊。人立身善道,在遇到逆境、诱惑时,往往会内心动摇。孔子则不然,四十岁已能真正守死善道,绝对信得过了。

五十知天命。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周易·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说明道为阴阳之和变,道自性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说明天命指的是人的体性,即天赋之命、形而上的命体。《说文解字》说天从“一大”,这么说天命就是“一大命”,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知天命以后的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却没有真正出仕,非常耐人寻味。

那么天命与生命不是一回事情吗?人难道有两条命?这个“我是谁”的问题,是一切宗教、哲学的重点所在,我们且多花些笔墨,稍加探讨。

儒家讲:“率性之谓道,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性与道是一。而孔子有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是能通天、地、人的生命的本体。

佛家认为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地(有形物质属性)、火(温度)、水(湿度)、风(运动属性)的假合,不是真我。那个真我,就是能发起听、看、嗅、尝、触、思各种作用的功能,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与三世诸佛不一不异。器世间的万事万物,好比以金作器,而器器皆金,究其缘起都是这个性空之佛性,此外无物无心。

道家《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见道家的“道”也指人形而上的本体。

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也如同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一样: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漆黑一片,像一个鸡蛋。这时,伟大的英雄盘古辟开天地:阳气上升为天空,阴气下降成大地。盘古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顶天立地,变化身体,天高一尺,他的身体高一尺,地深一丈,他的身体也长一丈(恰如佛家说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周遍世界)。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慢慢地躺在地上。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骨骼变成树木花草,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精髓变成珍珠玉石,汗水变成雨露。呼出的空气变成风云(恰如道家说的: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中国中医理论和道家思想中的“气”,有时也是道的概念,又作“炁”。《黄帝内经》指出,气是宇宙万物成长成形的动力。《周易·系辞传》说:“乾知太始,坤作成物。”韩康伯疏曰:“乾知太始者,以乾是天阳之气,万物皆始于气,故云知其太始也。”女娲造人以后,要对着泥人吹一口“气”,泥人才有生命力。所以,气也是指人和宇宙之所以发起各种功能的本体。《庄子》、《管子》曾专门谈到过气,指出气用以表达形而上道的内容。但气也可以是具体的,南怀瑾先生曾将“精气神”比作“能热光”,非常形象。气聚为精,精散为气,这个“气”则是相对精、神而表达的较为具体的心性特征。我们要了解气,便可从人的精神状态、气色和各个生理机能去观察。所以真正的气功,也是要参究生死和人的本来面目的。

其他代表道的名词还有很多,比如性、心、天等。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也能创造出个新名词来。朱熹弄了个“理”学,我们可以叫“狗不理”学,又香又好吃,一定更受欢迎。

综上我们就知道:平常所认为的“我”,是“小我”,或说“假我”,那个真正的我,是周遍一切世界,融通天地万物的。他清净无为,没有对立,只有感通。打个比方,我们不同的人就像不同的灯泡,灯泡发出各色的光,不是灯泡的作用,而是灯泡后那无形的电流所起的作用。孔子知天命,就相当于明白了灯泡发光是由于“电流”的作用,这下子一通百通,与万物一体无碍了。

天命是人的本来面目,可它又无形无相,叫人怎么印证?佛、道、儒三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修行方法,引导我们去认识、体验它。如静坐、念佛、念咒、观想等,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研究。孔子之所以能悟天命,与他四十不惑,能真正彻信人事因果规律,克己复礼,守死善道关系非常大。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说能平等听取顺逆之言,平等心发起了。孔子五十岁通达天命是个分水岭,之后孔子“我”的执着的习气渐渐就减损,而能平等对待他人的顺逆之言。“耳顺”的其他解释非常多,有说是“听他人之言,而知他人之心”等。我这里取平等心、平等听闻,是由整章记录孔子心性修行的报告而言的,强调的不是一般的能力智慧,而是孔子的心路历程。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孔子的修为已经相当纯熟,达到“思无邪”的境界,连坏的念头都没有了。

以上是我对于孔子修学报/告的看法,至于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的解释,古今注释不一,是非难论。本篇以“为/政”为题,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学报告,其实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学经验,来表达与为/政以德相关的几层含义:

其一,人人皆可成圣贤。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实上人们遵守社会礼/法,能更好地通达天命,彻悟道体,成就道德学问。

其二,借以表明以德导民的效果,并不会限制人的自由。孔子三十而立——能融于社/会礼法作一番事业,七十岁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极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其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政以德仍需要时间来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孔子的修学报告,是以德为/政观点的小结,更具体地阐述了德/治的各种优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