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0以上感人电影(豆瓣9.1分国产电影天堂回信)

在多数人眼中,提起优秀的影片,似乎总是不会想到国产片。的确,国外产生了很多不朽的佳作,但国产影片,却也诞生了很多足以载入史册的优秀作品。这部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催泪佳片《天堂回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部小众电影,但不妨碍它获得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德国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青少年儿童影视中心奖;美国第10届芝加哥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荷兰第7届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伊朗第25届伊斯法罕儿童电电影节最佳导演金蝴蝶奖。

截止到目前,这部影片已经陪我们走过了20多年。影片讲述了一个叫晨晨的小男孩因为父母在国外工作,而自己与爷爷留守国内相依为命。因为一直与爷爷生活在一起,晨晨与爷爷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爷爷在邮政局干了一辈子,有一天,爷孙俩把一封已故收件人的信挂在风筝上放飞到天空。爷爷告诉晨晨,他在天堂会收到这封信的。不久,晨晨的妈妈从国外回来,妈妈看不惯爷爷放羊式的宠着晨晨,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每天给孩子布置大量的补习课程。原本平静的家庭瞬间被打破,三代人之间因为各种问题不能妥善解决而不断发生矛盾。有一天,爷爷的生日到了,晨晨与好友琳琳送来生日贺卡祝福,爷爷带他们外出放风筝,劳累一天后,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爷爷竟然永远“睡”去了。

这部电影是一部难得的反应留守儿童问题的优秀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留守儿童现象并没有现在这样普遍。在今天看来,这部电影更能反应出新时代的社会现象,它所揭发的问题,足以让人深思。

豆瓣评分90以上感人电影(豆瓣9.1分国产电影天堂回信)(1)

01、一个传统的老爷爷,与一个接地气的孩子,爷爷式的养育,给孩子另外的温情,面对死亡话题,爸爸说每个人都要面对

晨晨一直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他的起居,生活,玩耍,学习,都由爷爷负责。这天,爷爷要给人送一卦信,不巧停电了,电梯无法使用。于是爷爷与晨晨决定爬上12楼把信送去,对孩子来说,12楼高轻而易举,但对爷爷来说,这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二人费尽周折上了楼却发现收件人已去世。爷爷决定与晨晨一起将这封信挂在风筝放到天上去,并告诉晨晨,收件人在天堂会收到信的。

爷爷从事的职业,与他将死去的收件人的信送到天堂这件事,形成了完美的结合。送信上天,对死者来说,也许只是一种慰藉,但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这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爷爷的做法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我们经常讨论教育孩子贴地气,要实际,这件不起眼的小事,爷爷却将把它当成了孩子的情感教育课。后来爷爷出院后对晨晨说,人老了都得死,要是都不死,人越来越多,地球上就站不下了。通过爷爷通过这样的事来教育晨晨要正确看待人的死亡,那么晨晨就不会那么恐惧。死亡并不可怕,只不过是去天堂了。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死亡呢?

  • 借助传统节日进行死亡教育

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传统节日,都伴随着故人死亡的故事。比如春节,全国各地多有祭祖活动,让已过世的长辈亲人回家过年。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活动,是全国人民重要的面对死去亲人的话题,每当这样的节日来临,就可以给孩子灌输死亡教育。而端午节,则是屈原投江自杀的故事,也是一桩惊天动地的事件,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们述说死亡的故事。

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孩子们能够了解死亡,并正确的面对。

  • 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面对死亡

孩子走在街上看到马路边有人烧纸钱,自然而然产生了疑问,此时就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这是难得的素材;而孩子在家庭中面对宠物或亲人的离世,也需要父母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和处理。

能正确面对死亡,就能面对生命的诞生,日常生活中遇到这种事情,对孩子讲解时,可以连带一起。

  • 借助书籍、漫画、绘本等进行教育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而面对死亡的科普读物也越来多。父母可以适量买一些这类读物教育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有正确的死亡观。

豆瓣评分90以上感人电影(豆瓣9.1分国产电影天堂回信)(2)

02、晨晨与妈妈从亲热到疏远,玩具替代不了陪伴,长久相处才是亲情的温床

晨晨长到这么大,几乎已经忘记妈妈的模样,问爷爷,妈妈长的漂亮吗?爷爷说,妈妈长的挺好看的呀!可以看出,晨晨对妈妈还是很在乎的。而当妈妈从国外回来,见到晨晨的第一眼,晨晨羞涩的跑开了。经过短暂的生疏后,晨晨与妈妈很快打闹在一起。

妈妈想当然的以为晨晨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分开她几年的妈妈,然而现实给了她无情的打击。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晨晨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爷爷,妈妈永远是晨晨的第二选择。

由影片可以看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晨晨与妈妈交流的时间太短,各自都没有熟悉对方,而此时,太过直接的各种行为,都会造成对对方的伤害。

妈妈为了与晨晨走的更近,给晨晨做好饭吃,买玩具,要带他去涮羊肉,都被晨晨一一拒绝。晨晨甚至还把妈妈买的玩具打翻在地,惹的妈妈直发火。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妈妈让晨晨学钢琴,学英语,晨晨的生活一下子改变,从嘴上到行动上都在反抗。

在我看来,亲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而需要长久相处。玩具替代不了陪伴,时间才是治愈亲子关系的良药。爷爷与晨晨的爷孙关系,超过晨晨与妈妈的母子关系,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这也告诉我们当家长的,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画面。我国有数量不少的留守儿童,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局面,他们所面临的,也是晨晨的妈妈所面临的。终究,亲情缺失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抚慰。

豆瓣评分90以上感人电影(豆瓣9.1分国产电影天堂回信)(3)

03 晨晨童言无忌,妈妈伤心难过,面对一个懂事又直接的孩子,懂他,才是最理想的情感表达方式

影片中出现这样的镜头:晨晨的荷兰猪被妈妈不小心弄到楼下摔死了,晨晨为此难受了好久,并一直责怪妈妈,说妈妈是坏妈妈,直到有次吃饭的时候,晨晨面对空笼子,一直说让他的宠物吃饭。妈妈心头一酸,掰了一块面包,也对晨晨说,吃吧吃吧。

这里可以看到孩子对情感的表达最为直接,因为妈妈做错了事,便要责怪妈妈,并在几天内不依不饶。孩子通过对妈妈这样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感情宣泄出来,作为妈妈, 要理解这种情感的表达,不可以自己的心情为导向,而否定了孩子。

还有一个小细节。有一次,妈妈对晨晨说,你是妈妈最亲爱的人。晨晨马上对妈妈说,才不是呢,上次听见你给爸爸打电话说爸爸才是你最亲爱的人……

通过这件事从侧面表达出,孩子并不理解妈妈的话。妈妈爱他没错,妈妈爱爸爸也没错。妈妈这个角色,是孩子的母亲,是爸爸的妻子。童年的我们,可能分不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作为妈妈,就要向孩子灌输广义的爱,与面向所有人的爱,其实并不冲突。童年的孩子,不仅会将自己喜欢的人与物占为已有,而且还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作为家长,就要学会引导孩子的这种价值观。

豆瓣评分90以上感人电影(豆瓣9.1分国产电影天堂回信)(4)

结语

《天堂回信》以爷,妈,孙三代人的日常生活故事为中心,演绎出这种隔代爱与直系爱的冲突。进而表达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人对生活的理解与看法不同。他们都各自习惯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了自己爱的表达方式。突然的改变,是会痛的。爷爷以他的世界观与孩子相处没有错误,孩子习惯了爷爷的教育方式,以他的生活方式与爷爷相依为命也没有错,而妈妈,爱孩子,也尊重爷爷,也想让孩子学的更多,错了吗?显然,也没错。但三者放在一起,好像生活就起了涟漪。正如我想要表达的,唯有时间,才是抚平伤口的良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