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

万事莫如为善乐;

百花争比读书香。

世间万事,没有为善那么使人快乐;百花虽芳香,却也比不上读书的香美。

这是清代诗人顾光旭写下的一副对联,说的是积德行善,助人为乐,既可以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幸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心灵愉悦和精神快慰;书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能抚慰心灵,读书不仅可以医愚,而且使大脑越用越灵活,读书的异香是百花都比不上的。

顾光旭小时候读书不够努力,到了十四五岁时,读书成绩差得离谱。父亲感到他成不了才,就送他到街上的店铺去当学徒。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2)

当了一段日子的学徒后,他跑回来,在父亲面前立下誓言,从今发奋读书,哪怕饿死,也不愿再当学徒了。然后他夜以继日地发奋苦读,21岁时就中了进士,并写下了“为善乐,读书香”这副名联。

顾光旭晚年时,搜集整理历代无锡诗人的作品,历时12年之久,编成了收诗两万多首的《梁溪诗抄》,并自筹资金刻印。这项文化工程,不仅保存了无锡文化的诗脉,而且使许多有价值的地方史料得以流传。

因为还有不少的诗作并没有入选进来,于是,顾光旭在无锡的惠山脚下找了一块僻静地方,将没有入选的剩余作品埋起来,称作“诗冢”。如今在惠山古镇的绣嶂街东段,还留存有“诗冢”遗迹。

大家都知道四川乐山大佛吧,它是唐代海通法师募资兴建的。

海通法师在募资时,曾有一个见财眼开的恶吏向他索取贿赂。海通法师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那个恶吏说:“你要真给我眼珠,就不要你的佛财!”

海通法师真的拿出尖刀,剜出眼珠。恶吏当即吓得逃走了。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3)

时任四川按察使的顾光旭参观乐山大佛时听了这个故事,被海通法师这种拒贿剜目的行为深深感动,提起笔来,当即为海通法师修造大佛时住过的山洞题额为“海师洞”,并写了一篇《凌云山海师洞记》,刻碑立于洞前。

正如顾光旭一样,顾姓对于读书特别推崇。

顾姓的最大特点就是勤奋学习,并且学以致用。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4)

明末清初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就是读书的榜样。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勤奋治学的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

首先,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再次,他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

他规定每天这样温习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顾炎武后来在教学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书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之中有回答纸做的,也有回答是竹简做的,丝织品做的等等。

顾炎武说:“你们说的话都对,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不止这些。你们看,老百姓种田有各种经验,这不是口头上的书吗?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不断变化,沉积了一层又一层,这不是大地上的书吗?大海潮生潮落,运转不停,但是谁也没有穷尽它蕴涵的奥秘,这不是海水上的书吗?”

学生们问道:“那么,该怎样读到这些书呢?”

顾炎武告诉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生活就是一本书。”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5)

明朝时,一位出身极为卑微的顾姓人物考中了状元,并官至相国。他叫顾鼎臣,也是我们读书的楷模。

他的父亲是做针线买卖的小商人,年过半百还没有子嗣,就让家中婢女怀孕生下顾鼎臣。这样的出生使顾鼎臣从小就不受待见,顾妻几次想弄死他。母亲于是将他偷偷送给了一个长工收养。长工也没有多少钱,饥一顿饱一顿的顾鼎臣因此经常跑出去要饭吃,跟一群小流氓混得很熟。

混久了之后,他觉得再跟小流氓混没什么前途,就去找一些秀才玩。秀才们当然瞧不起他,于是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专心读书,最后状元及第,拿下了当时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顾鼎臣小时候聪明到什么程度,历史上没有记载。民间传说中,他小时候就能妙语巧对。

老师有一次出了一个上联来考他:“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把鸟鸣声比喻成无孔的笛音。顾鼎臣对上:“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将蝉声比喻为无弦的琴声。

小时候贫贱生活的历练,锻炼了顾鼎臣,也提高了他的情商。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当时的皇帝是嘉靖,喜欢养生炼丹,顾鼎臣专门给他安排道场,为他写做道场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这种祝文有个漂亮的名词,叫“青词”。顾鼎臣因此还得了一个外号,叫“青词宰相”。

因为顾鼎臣对家乡江苏昆山的建设颇有功劳,家乡人民对他很是感激。现今有一部昆曲叫《双玉玦》,说的是从相国之位退居家园的顾鼎臣。

有一天,他春游时遇到下雨,就到乡民林子文家避雨。他看到林妻陆素贞仪态端庄,酷似自己的亡女,就收为义女。兵部尚书之子毛君瑞,见陆素贞有姿色,调戏不成,就让自己的家奴杀死老帐房,将尸体摆在林家门口,诬陷林子文是杀人凶手。陆素贞向义父顾鼎臣求援。

顾鼎臣因为此时没有官职在身,就写了一首诗给知县,暗示对方将林子文无罪开释。知县唯毛家之命是从,想制林子文于死地。顾鼎臣只好亲自写奏章向皇帝伸冤。

当林子文行刑时,顾鼎臣亲自赶赴法场营救,知县拒不容情。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皇命宣告林子文无罪,当即获释,夫妻团圆。

这部戏剧塑造了一个厚道、风趣又有素养的老相国形象,由此可知顾鼎臣在家乡受欢迎的程度。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6)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时,撰写了这副千古名联。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对联提示我们,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7)

东晋时期我国杰出画家顾恺之从小就以学习为乐事,苦练“点睛”神功,不仅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鼻祖,还擅长诗赋、书法,并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因为刻苦学习打下的功底,他成为中国画史上最早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自顾恺之开始,绘画不再被看作是低贱的职业。

据说,顾恺之吃甘蔗的方法与别人不同。别人从最甜的地方吃起,吃到不甜了就扔掉。而顾恺之吃甘蔗从末梢吃起,越吃越甜,渐入佳境。这就是“倒吃甘蔗节节甜”,蕴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和人生的大智慧。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8)

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顾野王,从小就勤于学习,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工诗文,善书画,懂天文地理的奇才,一生著作丰富,内容涉及文学、文字学、方志、史学等多方面。

25岁时,他就编撰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玉篇》,也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分门别类的汉字字典。《玉篇》收录的汉字多达22561个,后人将其与《尔雅》、《说文解字》相提并论。

顾姓的名家名著除了《玉篇》,还有大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日知录》,这是十七世纪中叶中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对后世影响巨大。书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传诵千古。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9)

清朝初年著名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以军事地理为主,集自然与人文地理于一身的巨著,至今仍然是研究历史、经济、军事的重要参考书,被后世誉为“海内奇书”。

此外,顾恺之的《洛神赋画卷》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0)

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对研究中国古代绘画、传统服饰、民族音乐以及古代人文生活艺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因源于明代上海顾名世家而得名。“顾绣”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1)

顾姓在来源上,有北顾与南顾之分。

北顾发祥于河南范县,是顾伯的后裔。夏朝时,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代昆吾氏中,有一个杰出的子孙被封于顾国,世称顾伯。

南顾发祥于江苏吴县,是顾摇的后裔。西汉朝初年,大禹的后代越王勾践十三世孙摇,本为闽越首领,因助汉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顾”为姓氏,从而形成一脉顾姓居民。

虽然顾姓在全国分布很广,但顾姓的发展繁衍中心一直在江苏、浙江一带。今天,这两省的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的60%。

顾姓因此尊奉摇为得姓始祖。

明朝嘉靖年间,一顾姓大户人家从浙江余姚迁徙到宁波。一个姓孟的佣人也随迁而来。这孟姓佣人因感恩和敬慕主人而请求以“顾”为姓氏,以小三辈参与顾氏字辈排行。这支从孟氏改姓而来的顾氏,后来繁衍发展成为“后顾氏”。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2)

顾姓在历史上名人辈出,并形成世家大族。这些名人之中有——

汉末至三国时政治家,吴国丞相顾雍及其家族;

元末明初著名戏曲家,我国昆曲鼻祖顾坚;

明朝开国将领,对明朝疆域的统一有杰出贡献的顾时;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3)

明代著名文学家,当时“四大家”之一的顾璘;

工诗善画,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中结局最好的顾横波;

明末清初“词家三绝”之一的顾贞观;

清朝康熙年间以算学应试列第一,称“算状元”的奇才顾陈垿;

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的顾太清;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顾维钧;

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顾颉刚等。

顾姓在历史上还有几位很有意思的人物值得介绍——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4)

明朝永乐年间官至应天府尹的顾佐,为官刚正,被人比作北宋的包拯。他虽然多次被弹劾,但深得皇上信任,每次都能洗刷冤屈。他入朝办公前,独自呆在一间小夹室里,不是议政时,从来不与官员们群坐一起,因此得了一个“顾独坐”的雅号。

西汉孝子顾翱,很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喜欢吃雕菰饭,顾翱就经常带着子女去采摘雕菰,并且自己种值。他家住在太湖,可能是被他的孝心感动,后来湖中到处长着雕菰,不长别的草,连虫和鸟都不敢来打扰。

顾姓最奇特也最高洁的人物叫顾悌,与三国时东吴丞相顾雍同族。

顾悌从小因为孝顺父亲,尊敬兄长和为人廉洁而闻名乡里。15岁的时候,他就当上了吴国的郡吏、郎中,后来升到偏将军。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5)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顾悌的行为,可能会觉得不可理喻。他对待妻子都很有礼貌,没有任何亵渎之心,很少与妻子会面,经常深夜才入内房,凌晨就离开。有一次他病得很重,妻子前来看望他。他竟然让手下扶起自己,衣帽十分端正,还要起身应对。

顾悌的父亲年老时仍然在外地担任官职。当顾悌收到了父亲的信件,总要流泪,整理好衣服,跪着拜读来信,每句话都出声答应。看完后,他还要对着信叩拜。如果信中有父亲患病的消息,就会对着信流泪哽咽。

父亲去世后,他整整五天没有喝水。孙权为他做了一件麻布衣服,磨去棉絮让他穿着,才让他换下了丧服。因为父亲的去世,他经常睹物思父,一思就哭,如此服丧不到三年,他就去世了。

顾姓的名胜古迹多在江浙一带——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6)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创建于北宋,原是当时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来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地。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7)

位于省苏州市光福镇龟山的光福寺,前身是南朝梁时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顾野王的私家住宅,他舍宅建寺以来,距今已1500多年。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8)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是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和昆曲、江南丝竹的发源地,重要景点和历史遗迹主要有:顾炎武故居,千年古塔秦峰塔,昆曲创始人顾坚纪念馆,世界最大的玉卧佛造像释迦牟尼涅槃像等。其中顾炎武故居为千灯诸景之首。

百家姓顾的排名(百家姓顾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9)

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过云楼位于苏州市干将路,它以收藏名贵书画、珍稀古董著称,享有“江南第一家”的美誉。经过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其收藏涵盖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等800余种。它是清道光年间进士顾文彬购得古春申君庙址等建筑改建而成。藏书中的《锦绣万花谷》是目前海内外所藏部头最大的完整宋版书,保存了大量失传古籍中的部分内容,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在现存的宋版书中独一无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