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的小知识(方法运用群交流一则)

微信群聊中,常常有群友间需要定向给某一人或某几个人发送信息,为了让对方得到提醒不使延误时间或遗漏阅看,通常都是运用@方法但有些老年朋友初涉微信对@方法的使用还不熟悉,不会正确运用,有时就影响了交流的效果和效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微信群的小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微信群的小知识(方法运用群交流一则)

微信群的小知识

微信群聊中,常常有群友间需要定向给某一人或某几个人发送信息,为了让对方得到提醒不使延误时间或遗漏阅看,通常都是运用@方法。但有些老年朋友初涉微信对@方法的使用还不熟悉,不会正确运用,有时就影响了交流的效果和效率。

我在一个校友群里就发现这种情况。一位老先生80多岁了,对@方法不会运用,经群中交流使用后还有一些误解。这里谨将使用交流信息摘录一则如下,冀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借鉴。

【1】

@SS*** 学弟 你好!你教我给指定的人发信息使用两种方法,便于对方及时接收,我有一种习惯性的感觉:没有当头亲切的称呼,只有开口就直呼其名,似有失之于礼与情,不大符合我中华民族的人文交际。你教的是科学使用,我感觉的是旧习难移。但你能如此亲情如昔地关爱我,不知多么感激!

【2】

@HZQ***

———————————

以上相当于投递信件的信封;

以下相当于信件的内容。

———————————

H**老先生:您好!

微信@方法的作用就是便于指定对象及时看到信息,防止对方漏掉信息而耽误事情。(没用这种方法,当对方没有及时上网或者群信息过多时就会被淹没掉,不能保证对方不会漏看。)

其实@后面的对方昵称是对方自己设定的,你@以后系统就作为对方的地址直接发送到对方位置。就好比过去邮寄信件信封上的收件人的姓名地址。只是便于投递而已。

至于老先生说到的交际礼节,按照个人的素养和习惯,后面的正文部分尽可自由表述,没有任何影响。

老先生在群内经常发表些非常珍贵的资料和知识讲析,我看老先生只用普通发送方式,以为还未熟悉@方法,所以提示了一下。其它老年师长有的也有这种情况,在群一并告知。实际运用时,当然以个人的习惯为宜。

学生SS***敬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