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

传世的古代玉器是指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玉器中,非经正式发掘出土的和从未入土而流传于世的那部分玉器。传世古玉掺杂着伪古玉,辨伪是迫切要求。传世古玉的科学辨伪法具有科学的内涵,又与传统的传世古玉辨伪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杨伯达在玉委会会刊上发表的《传世古玉辨伪的科学方法》一文中结合传统的辨伪经验和当今各学科发展趋势,为我们介绍了古玉科学辨伪法基本内涵。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1)

玉环 商 径7厘米 孔径6厘米 厚1.2厘米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2)

玉环 新石器时代 径8.8厘米 孔径3.7厘米 厚0.4厘米

这表现在它首先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传世古玉辨伪法中的合理部分,摒弃了臆想的、杜撰、的不切实际的部分,以科学发掘出土而又经过鉴定了的玉器为标准器及由其组合的玉器发展的系列为依据,并研究掌握历代作伪的各种方法,进而综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工艺学、地质学、矿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这四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3)

玉人首 商 长4.3厘米 宽3.4厘米 厚1厘米

但是,在古玉辨伪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关键一环则是发现并辨认其长期隐蔽或鲜为人知的作伪伎俩,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与临场 时故弄玄虚的做法是根本不同的。在此,根据传统的辨伪经验和当今各学科发展趋势,古玉科学辨伪法基本内涵如下。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4)

玉兽面纹琮 商 高6.1厘米 径7.3厘米

玉材辨伪。从出土玉器可知,我国历代玉器所用玉材虽然在产地、品种上带有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但是其时代性的主要倾向还是可以认识的,这是我们鉴别玉器年代、地域的根据之一。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5)

玉凿 新石器时代 长11厘米 宽2.9厘米 厚2.5厘米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6)

玉马蹄形器 红山文化 高17.2厘米 口径10乘以6.1厘米 底径7.2乘以5.9厘米

明人提出作伪古玉的玉材主要有苍黄、杂色、边皮、葱玉、淡墨色等五种玉,这已被证实是可信的。清代也是继续用上述五种玉材作伪古玉。据我的观察,清代除了用相似的玉材作伪古玉之外,还用白色玉、青白色玉、饴斑玉(糖玉)、粉白色玉、鸭蛋壳青色玉、多绺裂玉、重石性玉(玉根子)等玉材制伪古玉,这些玉材因质地不纯、色彩不正、肌理粗糙、光泽晦暗,类似出土古玉或传世的熟坑古玉,有着经土埋过的旧玉效果,欺骗性很大。

古玉的特征与鉴定(细说古玉如何分辨真伪)(7)

玉玦 红山文化 径5厘米 孔径2乘以2.2厘米

19世纪上半叶至迟于晚清还使用岫岩玉,这里包括瓦沟和细玉沟所出之不同玉材,细玉沟玉中有绀黄色或有糖色斑者名为“汉玉”、“黄玉”或“老汉玉”,用以制伪古玉,也有很大的欺骗性。刘大同亦云:“今人多以莱州石、岫岩石仿造旧玉刚卯,并有以田黄冻、寿山冻仿造其脱胎者,但形似神非,不难辨也。”对传世古玉辨伪,首先要辨证玉材的可靠性,若发现玉材与其器的时代不符时,则要提高瞥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