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有爱德者有善(乐善好施善也堂)

来源:【新乡日报】【喜迎二十大 讲好黄河故事】征文选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仁者有爱德者有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仁者有爱德者有善(乐善好施善也堂)

仁者有爱德者有善

来源:【新乡日报】

【喜迎二十大 讲好黄河故事】征文选登

乐善好施善也堂

王增研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伴随着黄河奔腾不息的洪流,中华民族走过了悠长的历史岁月。

五千年来,黄河哺育华夏,生生不息;七十年来,黄河岁岁安澜,造福四方。新乡地处黄河故道之上,千百年来,新乡百万人民都受黄河之水滋养,我们每个人都是黄河精神的传承者,是黄河母亲的保护者。

娄兴华,1971年生于河南延津,中共党员,非遗善也堂木雕第五代唯一传承人。他说遇到师父是缘分,更是福报,幸不辱使命,将善也堂品牌注册保护,并被河南省商务厅授予河南老字号,河南省文旅厅授予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那是2014年的一个黄昏,座落在新乡市新二街和文岩路口东南角的善也堂木雕艺术馆里静悄悄的,员工们正在吃晚饭。一个男人悄悄地溜进善也堂木雕艺术馆,来到善也堂“诫后学”碑文前面。白天,男人曾来过一次,他看到有人往碑前的奉献箱里放过钱。他看看四周没有人,便将奉献箱放倒,从里面一点一点往外倒钱。

这一切都被一员工发现,他急忙汇报给馆长娄兴华,大家在窗外看个一清二楚。员工说:“娄老师,咱们抓他个现行?

娄兴华说:“不用。”员工急了:“娄老师,为什么啊?他是小偷!”娄兴华说:“他不是小偷,那不是我们的钱……”“那怎么不是我们的钱呢?”员工看着娄兴华。娄兴华说:“那是爱心人士放进去的钱,现在有人需要它,取出来,怎么算是偷呢?”员工听了暗自着急,默默无语,大家眼睁睁地看着男人将奉献箱里的钱取走。

原来啊,“诫后学”碑文源自1849年,于1955年复刻,是市级文物,掌门人娄兴华的朋友有时来参观时,出于对第一代掌门人立碑警示后人始终要保持善心善德善行的敬意,建议放奉献箱,一次放几元,多少不等,略表心意的。

员工等男人一走,就急忙跑到奉献箱前面,往里面看了看,说:“娄老师,里面还有钱!”娄兴华点点头说:“他只是拿走了他需要的那一部分。如果他是小偷,还会留钱在里面吗?”员工点了点头。

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黄昏,那个男人又趁着大家吃晚饭的时候溜了进来,他来到奉献箱前面,看看四周没有人,又将奉献箱放倒取钱。

这一次,依然被大家看了个一清二楚。员工这次有点不服气地说:“娄老师,我看这人就是小偷,他又偷我们的钱!”娄兴华说:“有人放钱,自然有人取钱,慈善义捐的钱给人花,怎么能算偷啊?昨天他取走一部分,估计是不够,再取走一部分,有何不可?”员工非常生气,可不敢发作,只好再次眼睁睁看着男人取走奉献箱里的钱。

等男人一走,员工又跑到奉献箱前面,他往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还有钱,心想男人总算不太坏,便作罢。此后,男人再也没有来过。

一年之后,就在大家都已经淡忘这件事的时候,男人再次踏进善也堂。男人来的时候不是黄昏,而是上午。男人来到奉献箱前面,打开皮包,掏出厚厚一沓钱塞进了奉献箱。旁边的人都张大了嘴巴,这男人也太慷慨了。

员工也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走上前去,问男人为何这么大方。男人满脸歉意的提到了一年前的事,他说自己那时候走投无路,非常绝望,看到奉献箱里的钱,就打起了歪主意,奉献箱里的钱让他绝处逢生,其实他一直都很后悔自己做的傻事,现在他的日子好了,他为了忏悔自己的过错,来加倍奉还。

员工把这事告诉了娄兴华,他说:“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给别人一条出路,别人就能走出困境,我从他当时笨拙的动作就看出他不是惯偷,当看到他只拿了一点,就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

后来,这事传开了,也安排了值班员工专门负责管理这个奉献箱。每天,员工都会往奉献箱里装钱,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取钱。

开始的时候,白天装满钱的奉献箱,第二天一早就变少了,可是几个月后,再也不用员工往奉献箱里装钱了。

到了2017年,娄兴华让员工把里面的钱全部取出,捐给了一个白血病的儿童,并收走了奉献箱,他说,有的事情合理不合法,待将来争取到慈善部门的支持后,适时创建一个善也堂慈善专项基金会,再让慈善之花更加阳光灿烂久远吧!届时会用以资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编辑:申彬彬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