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

秋施肥中是否需要考虑铁锰铜锌硼钼镍氯这些微量元素的施用

最近一直在讲秋施肥的问题,讲了氮磷钾、也讲了有机肥,甚至还讲了磷肥选择和碳氮比调节的问题。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量元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以下资料,分别思考微量元素合理施用问题。

第一、植物生长的需要的营养元素

植物根据自身的生长发育特征来决定某种元素是否成为其所需,人们将植物体内的元素分为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矿质营养元素,包括来自土壤的14种营养元素,根据植物需要量的大小,必需营养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包括氮(N)、磷(P)、钾(K);中量元素有硫(S)、钙(Ca)、镁(Mg);微量元素是硼(B)、铁(Fe)、铜(Cu)、锌(Zn)、锰(Mn)、钼(Mo)、氯(Cl)、镍(Ni)。它们在作物体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1)

第二、什么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在土壤和植物中,通常把元素含量低于n×10-3%,最多不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2)

微量元素是酶、维生素、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作物机体的代谢过程,缺少微量元素将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轻则造成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微量元素肥料与作物的这种相互关系被归纳为肥料的三大定律: (1) 同等重要律, 即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2) 不可替代律, 各种必需营养元素不能相互替代;(3) 最小养分律,要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获得高产必须满足它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若其中一种营养元素达不到需求量,作物生长就受这一最少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第三、八种微量元素的作用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

1、铁元素:铁元素在许多植物器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在植物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参与叶绿素合成,参与光合作用,参与呼吸作用,生物固氮作用。铁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在植物体内积累过量时会表现出明的毒害特征,使植物体内代谢紊乱、生物量减少、抑制根系生长、造成根部有铁斑以及叶片有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3)

铁以Fe2 和Fe3 两种化合价形态存在"在土壤中由于受土壤pH和O2的影响,铁常以比较稳定的Fe3 存在,Fe3 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故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铁只占很少的比例;植物主要吸收Fe2 ,Fe3 在吸收之前必须先被还原。

2、锰元素:锰在植物体内有多种生理作用,是许多酶的催化剂,能提高氮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参与叶绿体的合成,因而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植物锰毒症状首先在地上部出现。叶片上出现暗褐色斑点,坏死斑,以及叶尖、叶缘失绿,幼叶上上出现变。

植物吸收的锰主要是二价锰(Mn2 ),不具有生物有效性的三价及四价Mn离子则不能被植物吸收。锰缺乏通常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 ,所有的石灰性土壤 、高 pH 值土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通气状况不良的土壤会出现锰缺乏现象 ,土壤表面侵蚀也是造成锰缺乏的重要原因 。

3、铜元素:铜是作物体内许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呼吸作用等有关,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影响光合作用。

土壤中铜以多种形态存在,主要有以下五种,即水溶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氧化结合态和矿物态。但多数情况下,植物缺铜是由于土壤中铜的有效性低引起的。影响土壤中铜有效性的因素有土壤pH、温度、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它元素与之相互作用。

4、锌元素:锌是许多植物体内酶的组分或活化剂,能够促进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同时还能够参与生长素的代谢、参与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水合作用,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

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4)

过量的Zn可致使植物Zn中毒,并会接影响植物对其它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造成植物失绿和生长障碍,甚至导致死亡。

锌以二价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的含锌矿物位闪锌矿(硫化锌),其次为红锌矿(氧化锌)、菱锌矿(碳酸锌)。含锌矿物分解产物的溶解度大,并以二价阳离子或一价络离子等状态存在于土壤中,进行被植物吸收利用。但是,由于受到土壤酸碱度、吸附固定、有机质和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等因子的影响,锌的溶解度常常会很快降低。

5、硼元素:硼是植物最缺乏的微量元素。硼对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与稳定。对一些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等都有影响。对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成作用尤其重要。缺硼可导致植物雄性器官发育不良。

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5)

硼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受蒸腾作用调控,因而硼中毒现象常发生在叶片上。不同植物在高硼介质中所表现的叶片中毒症状亦不同,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类毒害症状首先出现在顶端叶片,随暴露时间延长,毒害最严重部位转变为基部叶片;第二类毒害症状首先出现在基部叶片,逐渐波及到上部叶片,随处理时间延长毒害最严重部位仍为基部叶片;第三类毒害症状首先出现在顶端叶片,随处理时间延长毒害最严重部位为中部叶片。土壤硼浓度过高也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过高浓度的硼会影响植物株高和生物量,进而制约农作物的产量;高硼胁迫可能影响植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

疏松的土壤普遍缺硼, 在疏松土壤中水溶性硼很轻易滤过土壤剖面而无法被植物利用。充足的硼对于农作物的高产和高质量都非常关键。

6、钼元素:钼促进生物固氮、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转移;缺钼花而不实,如大豆:植株矮小、叶片褪落、根瘤发育不良。

一般植物需钼量较低,但变幅很大。正常植物的含钼量为0.2-20 mg/kg。

酸性土壤中有效钼含是较低,所占全钼比例小,在石灰性土壤中则相反,特别是干旱地区土壤。土壤中钼的分布规律是:温带和寒温带地区的土壤钼含量最低,常低于1 mg/kg;干旱和半干地区土壤为最高,平均含量是2-5 mg/kg;热带和温润地区土壤的钼含量也较高。

7、镍元素: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壤中过量的镍不仅阻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还会引起在植物中的残留,然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同时,镶在环境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所有的环境介质中,如空气、±壤、沉积物中,镍以各种人为和自然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

8、氯离子:1954年氯被确定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氯离子参与植物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反应, 促进光合磷酸化作用和ATP的合成, 直接参与光系统II氧化位上的水裂解。

氯在土壤中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我国土壤平均含氯量为24.5 mg· kg-1。土壤缺氯, 需要补充氯素才能维持作物正常生长。不同作物的耐氯临界浓度有很大差异。一般耐盐性强的作物, 耐氯临界值较高, 反之则低。

第四、八种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

由于微量元素普遍存在植物营养的必须性和过量施用的毒害性,双性决定了微量元素不能像氮磷钾也不能像钙镁硫盲目施肥,因此,微量元素的基本原则是因缺补缺,叶面喷施为主,滴灌补充为辅,基肥不作为推荐方法。但是可以结合土壤养分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和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喜好,提前补充特定的微量元素。

硼钼锌铜铁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镍氯八种微量元素如何合理施用既高效又能防止中毒)(6)

作者:新疆农垦科学院梁飞阅读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具体操作可以私信我。

该文章为今日头条首发,其他平台转载必须私信作者,取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