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黄帝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20世纪90年代后,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至今景区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轩辕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活动,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4月15日中午拜谒)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

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轩辕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2)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3)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4)

黄帝宝鼎高6.99米,鼎口直径4.7米,重24吨。造型庄严、凝重、大气,被誉为“天下第一鼎”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5)

黄帝故里的大门为汉阙。阙者,缺也,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这座汉阙其形为蜂腰形子母阙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6)

轩辕桥是古轩辕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拜谒轩辕黄帝,在祠前专门修建的。原桥为明“隆庆四年”所建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7)

轩辕故里祠是整个黄帝故里景区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核心的部分。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8)

轩辕故里祠,汉代建筑,历代多有毁建,存有大殿、东西厢房和前殿门。正殿五间,供奉轩辕黄帝中年金身塑像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9)

大殿“人文初祖”扁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的题词,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0)

轩辕故里祠后,是拜祖广场。广场南端,是一棵金光闪闪的巨型祈福树,寓意炎黄子孙、同一血脉,枝繁叶茂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1)

2006年开始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2)

拜祖广场正中的黄帝像庄严伟岸,气宇轩昂。黄帝的塑像于2005年4月10日落成。像高5.19米,以示“九五之尊”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3)

以书卷为样式的背景上金龙腾舞、祥云飘飘,卷册上镌刻着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两侧黄瓦红墙上是百家姓氏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4)

河南新郑是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地、定都地,也是黄帝文化的传承地、扩散地、光大地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5)

千百年来,黄帝文化始终是华夏儿女认同亲近的民族标识,始终是炎黄子孙团结联合的精神旗帜

新郑轩辕路黄帝故里(骑进大秦岭-新郑黄帝故里)(16)

黄帝功德,万古流芳。2016年4月9日上午(农历三月初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