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首唐诗巅峰之作领略大唐气象(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

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此琴绝对是绝世好琴!八百两银子,一分都不能少!”

“我给你九百两吧!”

“九、九百?倒也不用这么多,我看就八百五十两吧!”

“不不不,我就出一千两,我买了!”

公元684年,热闹的长安街头。一个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无奇的书生,正在和一个胡人为一把琴讨价还价,可是这种越还越高的还价法实在是太过于反常。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挤挤攘攘。

“这人莫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吧!”“我看也是,败家子!”“他爹肯定名字叫钱太多!”

一堆吃瓜群众纷纷议论。

“今日能得如此好琴,实在是人生幸事。多少钱都值了!你们谁有雅性听琴的,明日欢迎到宣阳里1号酒楼一聚。”书生淡定发言。

“富二代花天价买琴,是为情所困还是另有隐情?”很快,这件事就霸占了当日街头巷尾的热搜。

第二天天没亮酒楼就挤满了人,有几个锦衣华服的达官贵人,也有寻常市井百姓,有专门来听琴的,也有专程来看热闹的。

书生抱琴走出。

“多谢各位捧场,在下是来自天府之国的举子,这琴是好琴,但是弹琴是乐工做的事,我不喜欢。我自幼苦读,精心撰写了诗文百卷。你们还不如看看我写的好诗。”

说罢,他举起琴狠狠地往地上一砸。哐当一声弦断琴碎,惊呆了围观的众人,空气凝固了三秒,又突然爆开。

“这人是个疯子吧!”

书生不慌不忙地抱出早就准备好的厚厚一沓诗文传单,向在场的人一一分发。

一夜之间一个叫陈子昂的文人名动长安。

他一举封神,成为唐朝头号创意营销大师加行为艺术家兼诗人。

前路敞亮了吗?

并没有!陈子昂这一生,终究因为他的行为方式和言行与当时的主流格格不入,他总是在独自寂寞中屡屡受挫。但是,这个“旷世孤独者”却用他自己独特的个体精神在文学艺术领域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12首唐诗巅峰之作领略大唐气象(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1)

1 从小混混到满腹诗书的创意大咖

陈子昂这个人从小就脑洞清奇,吃个糖都能吃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他喜欢把黄糖做成动物形状,用竹签串着,妥妥的棒棒糖始祖。

可总是不务正业的他让家人伤透了脑筋,快18岁了聪明劲儿还没用对路,一点都不爱读书。空有老爸陈元敬遗传的一腔义气和慷慨气魄,天天想着当个江湖大侠仗剑走天涯。

一次误伤人事件让他锒铛入狱,诉状都看不懂,胸无点墨的他受到了万点暴击。

12首唐诗巅峰之作领略大唐气象(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2)

他幡然醒悟:“人傻就是要多读书” 。

开启了学习内驱力的陈子昂变成了一块文化海绵,闭门谢客,断绝了狐朋狗友,纵览百家,疯狂吸收知识。很快就秒杀了一大堆读书人。随着自身文化的提升,建功立业的志向也树立起来了。

为了跻身仕途,他决心北上参加科考。

19岁左右陈子昂自信满满又依依不舍地告别父老乡亲,“幽幽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哎呀怎么办啊,我这一去肯定就考取功名留在京城了,到时岂不是很难再见到我的父老乡亲了。”

可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考中,被有门路的人挤了下来。这就尴尬了。只能灰溜溜回来了。

28岁左右的他没有放弃,决定再次出发。

当时没有糊名制,所以不能光看成绩,得有品牌流量加持被推荐给主考官才有出头之日。考生找达官贵人攀一攀这也是公开的秘密。

可是陈子昂在京城并没有七大姑八大舅的门路,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一向眼明心亮,很快就看清了“没有名气的才华就如深藏地窖的美酒”这一事实。临时脑洞大开策划了这样一场“摔琴”事件营销。

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拿到诗文的人争相传阅。“果然好诗!气象非同一般!”“他写得有感情有生命力,丝毫无萎靡之气!”

2 不想当“魏征”的诗人不是真陈子昂

有了流量加持,这一次他终于顺利考上了进士。

公元684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下诏想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安葬,一时朝野议论纷纷。

还没有正式当官的陈子昂已经按捺不住要向真正掌握最高实权的领导进言了。

一篇洋洋洒洒、犀利透彻长达千余言的《谏灵驾入京书》被传送到了武则天手中。

文章虽好,但一介草民竟有如此胆子,确实是过于年少轻狂破天荒了。武则天倒是眼前一亮,“哟!奇才!带来聊聊。”

第一眼,武则天暗自心想,“这人怕不是个土包子吧”。

当他论起治国之道,武则天才忍不住频频称赞。“梓州人陈子昂,人杰地灵,他的文字亮丽生动。”这个御赐名片一贴出来,陈子昂更是誉满天下了。

陈子昂也因此终于有了正式工作。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本以为壮阔仕途已经彻底开启,他有些飘忽了。把自己当成了“魏征”,三天两头给老板提意见,让老板能“提倡文教,减少刑罚,劝事农商······”

12首唐诗巅峰之作领略大唐气象(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3)

他热血沸腾,言必“以化天下太平为己任”。越进言越嗨,满以为自己已经“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候。”

但其实武则天只当消遣来读着换换口味,压根不把他的谏言当回事。反而身边那些花言巧语的乖乖羊同事一个个高升。

一觉醒来,陈子昂突然意识到自己就像个写文章的花瓶,谈何建功立业。顿感痛心不已。他没想到的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他因自己的侠义心肠始终未改,为朋友乔知之打抱不平,结果被人诬告和反对武后的"逆党"来往密切而株连下狱。

还好武则天对他还存有一丝青睐,一年后,他被无罪释放。只是经过这次社会的捶打,他看到了当朝政治的黑暗底色。

12首唐诗巅峰之作领略大唐气象(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4)

3 从军报国再次碰壁

公元697年契丹叛乱。三十多岁的陈子昂决心转型从军来实现自己的报国梦。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他作为参谋随行。

遇上个性格轻率还不懂装懂、嫉妒下属又怯敌的领导是他的又一个劫数。

开打就惨败,陈子昂心情极其悲痛,当着众人的面,言辞激烈,提了很多制敌建议。

武攸宜听惯了阿谀奉承,对陈子昂的诸多对立意见嗤之以鼻。心里暗想:这小子说的没错。

可是一个小小参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我指手画脚,我实在不能忍受,我就是越看他越不爽,他说的越多就越是讨厌至极。

换做别人,看到领导的反应也就知道应当低调了。可陈子昂坚持不依不饶不放弃,一天到晚见缝插针也要对武攸宜进行劝诫。

武攸宜从听不下去到不耐烦到拍桌子暴怒,最终丢下一句“我才是主帅,我说了算,哪轮得着你来指手画脚!你是不是对这个职位还不满意啊!你还是给我去当军曹吧!”。

陈子昂的一腔热血再次遭遇一大桶冰水猛泼。

希望通过从军建功立业的梦想也转眼破灭。

他的心拔凉拔凉······

4 孤独在幻灭中涅槃

边塞荒凉,战士悲惨。

一天,陈子昂早早完成了军曹简单的公务。报国无门,心中郁结的他觉得自己快透不过气来了,决定要去散散心,于是独自策马来到了幽州郡。

这里有个一个登高远眺的好去处——幽州台,这也正是当年燕昭王用以求贤的黄金台。

暮色苍茫,凉风阵阵掠过。

他抬起脚,一步步跨上斑驳破旧的台阶,每一步里都锁满了解不开的心事,感觉格外沉重。

12首唐诗巅峰之作领略大唐气象(他是大唐炒作小天才)(5)

登顶的那一刻,他猛然发现苍茫天地是那么寥廓,自己犹如蝼蚁一般渺小,如尘土一般轻微。

遥首回望以前,古代有多少礼贤下士的明君啊,可惜自己生的太晚没能赶上;想必自己死后也一定有很多明君贤相吧,可是自己也赶不上了。

以前还以为自己有多大能耐,然而身处这个夹缝间,纵有满腔热血满腹经纶,却毫无用武之地。这种毫无出路的无力感天地间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让他不禁热泪迷蒙了视线,一种旷世的孤独感因此油然而生,一首绝世佳作也就此诞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

他从不随波逐流,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从不让虚伪遮蔽内心。他却避不开失意的郁闷,连受打击的委屈,理想破灭的痛苦,他是人间孤独的行者。

但这几句诗让诗人的绝世孤独穿透了时光,让后世千千万万代有着类似心境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被拨响了。由此,他的孤独不再是狭隘的个体牢骚,而具有了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惊人普适性。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时,他才完全可以自己。”

孤独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孤独是自己走向自己。当一个人享受孤独时,生命会变得更有质感,会开出绚丽的花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