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觉醒年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古时候,有一位叫做朱耀宗的书生,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母亲守寡多年,辛苦把他养大。为培养他,母亲省吃俭用,攒钱为他读书。

为不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也为能够学有所成,好日后报答母亲,朱耀宗在学习上非常勤奋,加上老师的严格要求,朱耀宗学业终于有成。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觉醒年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1)

朱耀宗十五岁中了秀才,十八岁中了状元。

在面见皇上的时候,皇上被朱耀宗的气质和学识所打动,当即把他招为驸马。

事业有成,仕途一片光明的朱耀宗,想起了家中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老母亲。于是,他跟皇上禀报了自己从小丧父,家中尚有老母,而母亲为了养育自己,一直未嫁的事情。皇帝听后,也被他的母亲所感动,就下了一道圣旨:在朱耀宗的家乡为其母立一座“贞节牌坊”,用以光大其母的德性操守。

不久,朱耀宗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回乡省亲。儿子衣锦归来,让母亲喜极而泣,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同时,朱耀宗告诉母亲,皇上很器重自己,不光招自己为驸马,还要为守寡多年的母亲立一“贞节牌坊”。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觉醒年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2)

母亲听后悲喜参半,略显不安。朱耀宗感觉出母亲的忧虑,经一再地询问,母亲向他讲了实情。

  原来,在朱耀宗学成离家之后,她的母亲与他的老师张中举,由于长期相处,慢慢有了感情,而张中举也是独身一人,他的老婆也已去世多年。

他们二人计划着在朱耀宗回来的时候就结为夫妻,互相照顾着,度过下半生。

  朱耀宗听了母亲的叙述,心里非常害怕和纠结。他害怕母亲如果真的嫁人了,对于皇上下旨所立“贞节牌坊”一事来说,就等于犯了欺君之罪,那可是要灭九族的啊。但是,一想到母亲为把自己培养成人,守寡多年,辛苦操劳。如果,母亲晚年能拥有一个老伴儿,有一个好的归宿,也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了。所以,他又不忍心破坏母亲的幸福,何况,母亲要嫁的人还是自己的恩师。

母亲看出了儿子朱耀宗的纠结和不安,她是非常的不愿意伤害自己与张中举之间的感情,并且,多年来一个人的孤独,也让她想早点结束,这种独守空房陪枯灯的生活。一面是圣旨,一面是默默期待的张中举,没法选择。无奈之下,她只好做出“一切都听天由命”的选择。

这样想着,第二天早上,她拿出自己常穿的罗裙,要求衣锦还乡的朱耀宗为她尽一次孝道。帮她把这件罗裙洗了。如果到了晚上,这件罗裙干了,那她就取消与张中举的婚嫁决定;如果到晚上罗裙没干,仍是湿的,这就是天意。上天要成全他们二人的好事,她就会照天行事,嫁于张中举。无奈的朱耀宗也就同意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觉醒年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3)

天气非常给力,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朱耀宗轻松地洗着母亲的这件罗裙,不安的心此时也开始放松,这样的天气,罗裙焉有不干的道理,真的是老天成全啊。正当朱耀宗喜滋滋地,把洗好的罗裙晾晒出去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瞬间,下起大雨来了。大雨持续下到半夜也没有停止。母亲那件洗过的罗裙,不但没干,经雨水一浇,更加湿了。

面对湿漉漉的罗裙,朱耀宗的母亲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告诉朱耀宗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天意不可违啊!朱耀宗心里大失所望,但是,也无可奈何。

省亲结束后,朱耀宗回到京城,向皇上如实禀报了母亲和张中举老师的婚事,并且把母亲让他洗罗裙,天却下雨淋湿罗裙的事情讲了一遍。恳请皇上治罪。皇帝听了朱耀宗的叙说,思考片刻,便对朱耀宗说:“不知者不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天作之合,天意不可违,由她去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觉醒年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4)

 从此,“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个典故便在民间流传下来,常用来比喻不可逆转的事情。

(网图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