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如何鉴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5个标准)

心理即人脑,这是在医学上一个名词,也是人们在日常中的一种统称,心理主要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性的反映,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大脑的生理活动的过程,这主要是从我们人类所能感受的这个角度来阐述的。

例如,人在感觉紧张和害怕的时候,就会有心跳加快,血液往头上涌动的感觉,而当我们心情沮丧,感觉非常不愉快的时候,就觉得心里堵得慌,憋的很难受。人在高兴的时候,就感觉心情特别舒畅,神清气爽。这也就是说,我们大脑活动的最终结果,一般都是反映在我们的心理感受上,所以我们也就习惯了称其为心理。

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如何鉴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5个标准)(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健康是什么?给下了一个被人们普遍承认的定义,“健康,不但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整状态。”在这里把卫生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看作是健康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并没有单纯指是身体健康就是健康。

那什么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良好的心态,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外界环境相互协调,这就是心理健康。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就表示已经出现心理异常现象了。

在一般的情况下,心理出现异常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偏执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了在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方面的适应性出现了障碍,即适应障碍,心理出现异常所产生的病症及障碍,与人体植物神经有紧密的关联。

那么我们又如何清晰的去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现实的生活中,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在判别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时,经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上的差别。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有程度上的有所不同,其次,出现异常心理的表现也会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例如,人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在意识思维和视觉上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所能呈现出来的标准也就不一致了,现在所要指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在临床诊断上,并没有什么专业的或专项的仪器来帮助检查化验,基本上就是依靠我们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方面的经验主观的去判断和鉴别。

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如何鉴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5个标准)(2)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心理异常的问题,那么又如何去区分和鉴别什么是异常心理?什么是正常心理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5种区分和鉴别的方法。

1,自我评估指标方法

如果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自己认为有心理异常问题,在这个时候你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会有很多不正常的感觉,既然自己能够感觉到,一般情况下就不可能存在大的心理问题。

因为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特别是能感觉到现在的心理反应和以前心理反应有一定的差别,并且察觉到自己的心里变化和别人也有一定的差别,不过,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也未必能证明你的心理就是正常的健康的,这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指标。

2,心理测验指标方法

心理测验,是我们在心理咨询,治疗,诊断中,作为心理评估常用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量量表,通过量表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医生在诊断时所做出的主观定论。

但是心理测量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差,量表的单一性和重复性是心理测验方面的最大瑕疵,有偏向化的心理测量也存在的信效度方面的不足,所以,在心理测量量表上的使用和参考的数据,特别是在医生诊断时,需要合理的分析和鉴别其数据的准确性,从目前的心理测验使用上的效果来看,只能作为参考,绝对不能代替医生的临床诊断。

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方法

实际上这种标准,是最客观的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医学上的标准,在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通过这些现象和行为的体现,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方面的依据,也可以认为此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其心理的表现和行为可以被视为疾病的症状,所产生可以导致疾病的原因,则归结为人的大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医生在临床上的诊断广泛采用,但它的缺点是诊断范围很窄,对于像神经症和人格障碍之类的病症则无能为力。

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如何鉴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5个标准)(3)

4,他人评价标准方法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总能表现出来各种心理的活动,如果在别人看来某个人心理有异常问题,特别是当众多的人都有一致性的看法时,对这个人心理所产生的异常现象的判断,是基本上正确的。如果普通大众没有看出他的心理异常现象,那么专业的医生,也可以通过这个人的各种表现,判断出这个人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当然,这种判断的方法是对病症分析所形成的症状学分类标准而做出的。

5,在社会适应标准方法

我们每一个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平衡状态,每个人都能够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所以正常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标准和准则,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并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而行事,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化的常模,其行为符合社会,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方面的缺陷,致使个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受损,并且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和规则来体现自身的行为,导致其行为后果对其本人或社会都出现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