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立学校(古时韶州府学校大全)

本府(曲江县)韶州府学 在府治大街东。宋至和二年,知府胡牧建。熙宁七年,知府王知才重修。绍兴十年,连州通判廖蘧修。曲江县尉卓庆记。嘉定五年,知府张思忠重修。仓使袁燮记。明洪武二十年知府王世安,永乐二十三年、知府王琰,重修。翰林侍读周述记。成化三年,知府陈爵广学前民地。五年,都御史韩栋发银五百两知府苏靴增修。弘治庚申,知府曾焕再修。编修刘存业记。嘉靖元年,知府周叙以南华寺僧修佛殿入官羡馀银四百两,重修。万历三十八年,火灾。南韶道张德明捐俸重建。皇清康熙九年,知府刘世豸重修两庑,各十一间,戟门三间。知府周叙重建泮池,绍定五年开。康熙十年,知府马元浚深数尺。棂星门知府詹雨重建,易木以石。弘治间,同知韩铣以学门逼近民居,贸地广之。都御史李嗣记。

古代公立学校(古时韶州府学校大全)(1)

曲江县学 宋绍兴初,建于大鉴寺左。元延祐间,廉访佥事张均重修。寻燬。政和元年,重建。明天顺七年,参议王英重修。黄谏记。弘治十三年,郡守蒋钦迁于府治。举人唐凤记。隆庆己巳,复迁于帽峰麓。万历庚辰,迁归城内。知府周嘉谟记。皇清顺治十六年,知县凌作圣重建。射圃 明崇祯八年,知县潘复敏重建。在敬一亭前。甘泉精舍 旧在濂溪书院之右。明嘉靖十九年,巡按御史洪垣、知府符锡,为吏部尚书湛若水建。久废。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马元移于四贤祠。合祀。濂溪书院 旧在府学东。宋淳祐乙巳,提刑杨大异改建于笔峰之麓。自为之记。宝祐二年,提刑吴燧请于朝,赐额湘江书院。咸淳中,提刑雷宜中置田以增廪饩。丙子,兵燬。总管张杰、经历王方贵复创修。元至元二年,盗起,又燬。明初,知府徐炳文重建。永乐间参政赵次进、知府沈源,天顺间佥事戈立,成化间同知方新,重建。七年知府苏靴,正德间知府华昶、嘉靖初知府郑骝、十九年知府符锡,相继修建。隆庆己巳,知府李渭以书院改为曲江县庠。重建书院于县庠左。明末俱废。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马元捐俸,新建书院仍于笔峰之下。正祠一座三间,后写心亭,莲池一口。大门额曰四贤祠。盖祠原为宋先儒周敦颐而立,今并明先儒陈献章、王守仁、湛若水,祀之。自撰为记。翠峰书院 在府城西北五里许皇冈舜峰寺东。明嘉靖十九年,合郡士民为知府符锡建。韶士少习礼经。公自判及守,每于寺中集业礼诸生讲义,自昼至晦,毋倦。士民咸德之。今废。明经馆 旧在千户所东,即乐平王府。王未之国而宫宇倾颓。以后截地改为仓廒十间。随又建为明经馆。前后为屋,为堂,为书房,共二十馀间。东隅社学 在罗城街。皇冈庙改建。西隅社学 在善政下街。万一堂改建。南隅社学 在皇华上街。天寿寺改建。今为分司。北隅社学 在武镇上街。圆通院改建。乐昌县乐昌县学 旧在西门外。临河宋淳熙十五年,知县曾造迁建于东城外拱秀坊。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县丞李凤重建。永乐十四年、知县史彬,正统七年、知县曹德懋、典史郑麟,相继修。正德十三年,兵宪,王公大用。知县李增迁入北门城内。嘉靖间,知府陈大纶、同知胡瑞,迁复城外东北。万历庚辰年,知县张祖炳与乡绅邓周、生员骆价等协议,呈迁南湾,会本府推官郭宗磐公务至昌,郭善堪舆,亦欣然称吉,于是申允。当道动支官帑,仍捐俸以倡士民义助。落成。是区也,武水前,纡神峰后耸龟峰踞其左,塔冈拱其右,扶舆清淑此其独钟矣。参政陈万言有记。大殿一座五间,两庑各五间,戟门三间,扁曰仰圣门泮池,棂星门。教谕衙 在东庑路东。训导衙 二:一在县治后,一在县治东。射圃 在旧教场。龟峰书院 去县南一里许。明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锡发银五十两,命知县张鉴建。前作洗心亭一所,后起塔一座。万历九年,知县张祖炳于院后又建观音阁一座,并修洗心亭。文昌书院 在北门外。正厅三间,楼一座三间,东西廊各四间。旧为濂溪书院。今废。凤山书院 在皈下都。邑人布政白思谦建。城内书院 在县治右。康熙十年,知县李成栋建。河南社学 在旧正心铺前右。城南社学 在南湾庙前。柏沙社学 在骆家祠堂后。隆庆间,颓圮。万历八年,邑人骆彬、骆价率族具呈,知县张祖炳重建。郭东社学 在上郭。以郭头庙改建。郭西社学 在县西。土头社学 在楼下村。以八角庙改建。辛田社学 在平富村。以辛田庙改建。安口社学 在安口村。曲碣社学 在长村。里田社学 在里田村。荣村社学 在荣村。以崇福寺改建。九峰社学 在巡司侧。皈上、皈下社学 在罗渡巡司右。以上十三所,俱明嘉靖间,知县龙章建。今十一所废。

仁化县仁化县儒学 在县治西。宋嘉定三年创。后燬于寇。改建于县治东。淳祐元年,县丞郑轸复建于旧所。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县何初建。永乐四年,知县宋忠重建。嘉靖六年,知县于祥重建。汤露记。范辂记。万历十二年,知县翁大宾重建。刘泰然记。明末燬于寇。皇清康熙八年,知县熊惟祺捐俸倡建。通判池凤翼助俸,成之。教谕衙 今圮。训导衙 在堂左。今圮。射圃 在学之西。明洪武初,知县何初立。嘉靖六年,知县于祥重建。今迁城北。已废。濂溪书院 在县治南。明嘉靖元年,知县于祥以真武阁改建。锦石书院 在县治东。明嘉靖二十年,合县士民建。主事欧绍说有记。会浈社学 郡守符锡因毁淫祠建。今废。西隅社学 在县治西门外。今废。北隅社学 在县治北门外今废。基址尚存。扶溪社学 在扶溪东。高冈社学 在长江。洪山社学 在江头。恩溪社学 在康溪都。乳源县乳源县儒学 宋乾道丁亥年,建县,始立学于虞塘,古县城西。淳熙丁未,寇燬。知县曾造复建。元至正年,又燬。明洪武初,知县张安仁、教谕刘兰苑、训导邓一源,始迁今学。永乐十二年、教谕廖彤,天顺元年、知县李鉴,重葺。成化元年知县陈绶,正德元年、知县李溥,七年、知县杨英重建。广州府知府周夔有记。嘉靖十一年知县何澄,隆庆三年、知县洪淇,继修。万历间,众议迁创。岁久未决。皇清顺治十八年,知县裘秉钫同教谕庞玮,迁于登云坊上首。仪门三间。儒学门外店屋十二间。教谕衙 在明伦堂西。训导衙 二在明伦堂西。今裁。射圃 明成化间存。后废。皇清顺治十八年,知县裘秉钫复创置。仰止书院 在县东半里。旧为崇宁观。明嘉靖三年,通判符锡毁淫祠,遂改为书院。祀韩昌黎、周濂溪二先生。温泉精舍 在县西拟沂亭后。合县士民,以符公锡判韶时作拟沂亭。会师生讲议,有风雩浴沂之趣,因作精舍。正堂三间,后堂三间,穿堂一间,大门三间,牌坊一座,左右号房六间。合拟沂亭缭以墙垣,以补儒学号舍。湫隘生儒藏修之缺。有记。养正社学 在儒学左。明嘉靖三年,通判符锡建。知府李升记。乳源社学 在利村。义官林廷柱等建。洲头社学 在县南。翁源县翁源县儒学 旧在县北高岭下二里。创始无考。宋,并县与学,俱废。明洪武元年,复开县知县田知裕复于旧址建学,十四年,废于贼。二十五年,知县夏应诚迁于县治东。正统元年,始建文庙与两庑。天顺五年,知县程振始建明伦堂。八年,知县陶鼎始建大成殿门,开泮池。成化以后,屡坏屡修,殊多苟简。皇清康熙十年,知县翟延祺修建两庑,各六间,戟门三间。教谕衙 在明伦堂北。训导衙 二:一在明伦堂东,一在东斋左。今裁。学仓 在仪门外。扁曰养贤。今圮。翁山书院 在城东隅。明嘉靖七年,贼首李凤等寇毒翁邑。通判符锡奉檄征剿辨释民之陷于贼者,千百馀命。民甚德之。八年,合邑士民以公屯兵东隅,画筹决胜,遂因旧地创建。正堂三间,后堂三间,厢房两间,周围缭以垣墙,树以碑。邑人太仆寺丞吴世宝有记。龙头社学 在城东隅。今废。詹公社学 在詹公坑。新塘社学 在新塘。城西社学 在翁山寺右。今改为观音堂,并鱼塘一口。周陂社学 在周陂铺。利陂社学 在利陂铺。南浦社学 在南浦。芙蓉社学 在芙蓉铺 以上今俱废。英德县英德县儒学 宋庆历间,郡守王仲达于大庆山建学。元末,兵燬。明洪武七年、县丞王义、训导杨复春、永乐四年知县熊友信重建。天顺三年,火于流贼,师生避居城内。成化五年,署县事翁源、教谕林永龄,奉巡抚陈濂命,以城西门外岭南道改建。十八年,知县胡旭因地卑污,增培三尺。二十三年,通判伍惠修、知县丘策,又建尊经阁。弘治六年,兵备道袁庆祥复迁于大庆山。嘉靖三年,因大庆山荒僻,谋以布政分司浈阳驿地改迁。教谕苏朮往来申请。至五年春,提学欧阳铎始决迁之。嘉靖癸丑,知县谌廷诏,万历辛丑、知县苏大用,皆重修。后知县严遵试复迁于大庆山,以数科不发。甲寅,知县丁仕明新迁于会英书院。教谕衙 在启圣祠前。训导衙 二:一在敬一亭左,一在明伦堂右。废。学仓 旧址低下,时有水患。明嘉靖十七年,教谕郑泮以本卫空房,捐俸改建。射圃 旧在大庆山。涵晖谷书院 在南山鸣弦峰下,宋景德间。知府王仲达创。庆历间、知府汪任,天禧间、知府臧制继修。元废。明天顺间、知县杜宥,嘉靖元年、知县张慎,各重修。表以石坊。今废。龙山书院 在县北龙山之麓。明嘉靖元年,知县张慎建。祀宋别驾唐介侍郎唐冑。有记。后以有宋名贤迁谪,不止唐一人,遂改为七贤书院。祀之。十八年,火灾。二十年,知府符锡修复。南山书院 在圣寿寺后。明嘉靖九年,合境士民思本府通判符锡议处驿传募民兵兴社学开峡路诸惠政,建院,肖像以祀。馀赀买田一十二亩五分,岁收租银七两,为香烛牲醴之费,仍积其馀,以备浈峡桥栈修理之用。会英书院 旧浈阳驿地。今废。明嘉靖丙辰,知县谌廷诏查复,建书院。前为大门中为文会堂。后为祠,祀郑公重威。各三间,东西为号舍亭台。耆民邓亿募建,未成。主簿郑德仪兴工,同知县林高冈捐俸助成。复所书院 在张公祠侧。今废。按《县志》:复所杨公归,善人也。欲倡道英德,贸民人木苍,空地一所建书院。朝夕集诸生讲学于此。桃溪书院 在步月台东。明崇祯十二年,知县吴永澄奉檄捐俸,择胜于斯寮属,与通邑绅士耆民欣然助建。仍置田地房租,凡会课修葺之资,咸取给焉。石舟铎院 在东关东岳庙前。知县张斗建。养正社学 冥助庙改建。包蒙社学 元,天宫改建。明嘉靖五年,因以浈阳驿改迁儒学,而社学地为浈阳驿。今废。崇正社学 在社稷坛前。明嘉靖十四年,知县何世纶以养济院空地创立。堂屋三间。临街店房四间,北向,为赡学之资。朝阳社学 在清溪。以凤凰祠改建。古风社学 在县北八十里。古道上庙改建。浛光社学 在巡司右。明嘉靖二年,俱提学魏校毁淫祠改建。颐贞社学 在城隍庙左。明嘉靖十年,知县何世纶建。月台社学 在南山马头步月台上。明万历乙未,训导何予高捐俸建。中堂一座,后堂一座。两房前构步月楼一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