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

开头不知道如何去写前言,突然想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首诗句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诗句表达的是,为国奉献的思想感情。

希望我们每一代的学生们,立他们为榜样!我们的祖国有他们而强大,我内心无比感到骄傲和自豪。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

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汉族,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省杭州市。

先后毕业于:任复旦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本科)、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2)

两弹之父—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8年10月,入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师从德尔哈尔,研究理论核物理。

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并婉言辞谢了导师建议去英国发展的好意。9天后乘船回到诞生不久的新中国。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3)

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1926年—2019),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在原子核理论方面的研究被钱三强称赞为“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6年,在年底成功进行了原理试验,从0到有的突破,我国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与其他国家相比,速度是最快的,于敏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4)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三强(1913—1992),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绍兴,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36,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在居里夫妇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研究。

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在法国里昂大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次年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并指导研究生。

虽然在国外优厚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抱着“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于1948年回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5)

核能之父—卢鹤绂

卢鹤绂(1914—1997),出生于辽宁沈阳。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燕京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

195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雪格瑞主编的《实验核物理》认为是卢鹤绂首先发现了热盐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

1958年,英国剑桥大学沃尔士著的《质谱学》介绍了他的时间积分法,认为这项成果来之不易。

1941年,卢鹤绂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舒适生活,毅然回到了正在进行着抗战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在浙江大学任教,后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十年的教育和科研生涯中,卢鹤绂为我国的物理事业和培养我国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了自己的格言“知而告人,告而以实,仁信也”。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6)

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

杨承宗(1911年—2011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我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教育家。

1947年—1951年在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随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从事放射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

早期居里夫人门下的中国学生,长期从事放射化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制备出纯铀化合物,并开创了天然铀工业生产的历史。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7)

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2011年),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48年,王大珩回国后先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朝鲜到了刚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理工大学,并主持创建应用物理系。

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早期研制我国第一台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8)

克隆之父—童第周

童第周(1902年-1979年) 字慰孙,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

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922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

1930年,由亲友资助到比利时、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

1934年,他不顾日本即将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危险,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了祖国,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1979年3月,童第周带病坚持在杭州讲学时,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逝世。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9)

雷达之父—束星北

束星北(1907年—1983年),江苏扬州人。中国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

1924年,就学于杭州之江大学物理系,同年赴美国堪萨斯大学学习。

1928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就读,在该校就读时,受予爱因斯坦指导,后对束星北的论文表示赞赏,最后成为了爱因斯坦的研究助手。

1929年,束星北离德赴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攻读学位。同年,分别获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30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1931年,束星北返回祖国,先后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交通大学教授。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引导学生思索、探讨。他培养出来的大批人才,很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吴健雄等,都曾受益于他。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0)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1926年至今),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祖籍广东省揭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

舰船设计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为了中国的核潜艇事业,曾隐姓埋名三十年,

1988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作为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带头人,期间黄旭华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还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1)

核武器试验奠基者—程开甲

程开甲(1918年-2018年),出生于江苏吴江,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所大学同时向他发出了录取通知书,他最终选择了后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称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2)

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2017) 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人民科学家 。

1963年,南仁东因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并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科学技术工作。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3)

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唐敖庆(1915 —2008),江苏宜兴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4)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98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祖籍江苏丹阳。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先生估计是院士头衔最多的,曾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除了院士头衔还有实力,华老用6年半时间,读完高中至大学的全部课程,同时学习英、法、德三国语言发表10多篇论文,其中5篇发表在美、德、日、印度等国权威性的杂志上,他一生写了10多部著作,200多篇论文。晚年时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科学普及工作,

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华罗庚教授作了十分生动活泼而又精彩的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时因心脏病复发倒在了讲台上。当晚,因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5岁。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5)

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989年)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唐山路矿学堂讲演时,指出开矿山、修铁路的重要性,坚定了茅以升走“科学救国”“工程建国”的道路。

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

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现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

在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6)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王德民

王德民,(1937年—至今)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工程院院士。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

现为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的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外贸学院的老师瑞典人,所以王教授是中瑞混血。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7)

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至今 )出生于辽宁省复县,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航天工程系统专家,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1年,被国家,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

孙家栋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一共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是中国航天发展史的见证者。

并且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与发射。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8)

物理学家——何泽慧

何泽慧(1914年—2011年),籍贯山西灵石,江苏苏州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40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1949年,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因为铀核“三分裂”现象是何泽慧首先发现的,所以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的名字也是为纪念推动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的已故科学家何泽慧。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1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2021年),生于北京,江西省德安县人。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20)

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1936.10.20- )呼吸病学学家。福建厦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于钟老的一些信息大家都无比的熟悉了,他的那份为国家贡献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80多岁的高龄依旧在抗击防疫的一线上。

在历史的轮廓和长河中,总会有一批人出现,或许是默默无闻我们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们,在推动国家的发展,让我们国家逐渐走向富强,我愿称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