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

现在,我们有时会在对话中称呼女性“美女”,这个词不一定是真的指该女性长得美,而是一种褒称。现在大家所日常使用的词汇,其实有不少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即使是经历了白话文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风波,至今也没有产生歧义。

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1)

就比方说“美女”这个词,“美”是形容词,这个字是多义字,但通常表褒义,可用于赞美、美化、美德等词语。

而“女”是名词,被用于指女性,也被用于指子女。古装影视剧里,剧中的父亲会介绍说:“家女年方二八”。这可不是自称,而是说:“我的女儿十六岁了。”此外,这个字还是个通假字,通“汝”。

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2)

但是,如果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美女”,那基本上就没有歧义了,属于一个形容短语,意思就是美丽的女人。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没有什么异议,那么这个词语最早记载在哪里呢?

有人可能要说是《诗经》,毕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中有许多记载美人的句子,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用的是“淑”来形容女子。《诗经》中还有一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美”来形容眼睛。那么将“美”来形容人自然也可以。管仲就在《管子》中写道:“西施,天下之美人也。”但这个时候,“美女”还没有出现呢。

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3)

直到《墨子·公孟》中说:“实为善人,孰不知?......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真正做善事的人,谁会不认识他呢?就好比美女,居住在家里不出去,人们争相追求她。

这是最早能查询到的“美女”一词的出处,《墨子·公孟》中的这一段,讲的是墨子与代表儒家学派的公孟子的辩论。值得注意的是,“美女”一词是公孟子所讲出来的,被墨子(也可能是墨子的弟子)记载了下来。

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4)

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六韬·武韬·文伐》中也有“进美女淫声以惑之”的句子。有人要说,《六韬》不是姜子牙写的吗?那是西周时期的人物。但是,一般学界认为,《六韬》成书于战国末期,至于内容是不是姜子牙的原话,这就有待商榷了

墨子死后一百多年,韩非子在《内储说下六微》中写道:“荆王新得美女。”可见这个时候,“美女”一词已经被引用。到了汉朝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里出现了多次“美女”,“美女”一词从他开始被广泛使用。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与《战国策》中也有较多的表述。到了后世,曹植、李白写过多少篇带有“美女”的诗句就不多说了。但要注意的是,他们都没有将“美女”作为对话中对女性的称呼。

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5)

实际对话中,古人对于女子一般是这么称呼的:

最早的时候,一般称“女士”,源于《诗经》的“厘尔女士”。

到了宋朝,开始称“小姐”。多指官宦人家的女儿。

到了明朝,“小姐”一词被运用广泛了,开始泛称年轻女性。

明清两个时期,也有喊作“姑娘”的。

此外,如“妹子、丫头、姊妹”这些称呼都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但是这些称呼,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的对话中,毕竟古人很含蓄。而像“美女”这种称呼,想都不用想,除了一些风月场所,不可能被用于日常对话。原因就在于“美女”一词太直白,其中含有对身体(脸)的赞美意义,这要是说出嘴,指不定被骂作“登徒子”。而在风月场所,那就直接喊“娘子”这类更亲昵的称呼。

古代守寡女子的自称(一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6)

那么,为什么“美女”这个词在现代以来被运用得如此广泛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会进步了,民众的思想都得到了解放。比如民国初年搞了一个“天乳运动”,胡适还为此演讲,目的就是解放女性的身体,将中国传统的束胸习俗给打破。而到了改开之后,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社会风气进一步开放,这一点大家深有体会。于是,“美女”这个词也就被大众所接受,并用于我们的日常对话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