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因崇祯之死提高了下限(崇祯为何多疑好杀)

明朝因崇祯之死提高了下限(崇祯为何多疑好杀)(1)

有人说,明朝那个苦命皇帝崇祯,在位十七年,更换了五十个内阁大学士,杀了两个内阁首辅,七个总督,十一个巡抚,结果逼得名将纷纷降清,身边只剩下一些奸佞小人。事实如此吗?在我看来,即使崇祯就是一个不杀,他身边也没剩下几个好人,因为大明朝在那个时候整个官僚系统已经烂到根儿了,把官员排成一排挨个砍头,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大部分落网的。

别的不说,就说魏忠贤横行几十年,有几个大臣真正站出来说一句人话了?那些大臣们只是忙着给“九千岁”修生祠。而魏忠贤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当人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这些甘愿给一个阉人做干儿干孙子的,绝大多数都是学富五车的进士举人,给魏忠贤修生祠的,还有不少“名将”、“忠臣”。

明朝因崇祯之死提高了下限(崇祯为何多疑好杀)(2)

即使是魏忠贤倒掉了——几乎是崇祯一人之力扳倒的,大臣们都袖手旁观,甚至在清理阉党的时候,也是出工不出力,还是崇祯亲自动手,才揪出了一些,但远远没有“除恶务尽”。

阉党倒了,东林党上台。边界上是刀光剑影,朝堂上也是硝烟弥漫,温体仁、周延儒、钱谦益,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东林党人了,只要能威胁到我的官位,就是不死不休的恶整,为了争取一个状元名额,可以两万四万两白银地加价,买到的洋洋得意,买不到的妒火中烧,这说明买卖双方都是有钱的。但是当袁崇焕需要八十万辆军费的时候,国库没钱,崇祯需要大臣们捐一点,也就是每个人少喝两顿花酒,这笔钱就出来了,可是大臣们就是一毛不拔——换了谁做皇帝,我有钱都好使!

明朝因崇祯之死提高了下限(崇祯为何多疑好杀)(3)

结果呢,结果李自成进了北京,这些大臣们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去磕头,结果都被绑了票儿,直到倾家荡产才能赎回自己,等于是为李自成攒了钱了。

就是那个袁崇焕,也不像清朝人说得那么干净(有人说是清朝人为了抹黑崇祯而吹捧了袁崇焕),他就给魏忠贤修过生祠,并且现在也有辽东巡抚袁崇焕奏疏为证:“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而且他还杀了在皮岛坚持了“八年抗清”的毛文龙。就是在平定辽东战略上,也在忽悠崇祯:“计五年,全辽可复。”但有人袁崇焕如何五年平辽。袁崇焕的回答是:我就是那么随口说说,安慰皇上的……

明朝因崇祯之死提高了下限(崇祯为何多疑好杀)(4)

接过五年了,辽东没平定,满人打到了北京城下。而面对满清兵临城下,最愤怒的不是崇祯,而是朝中大佬——他们的田宅都在城外,被烧杀一空。国家危亡与个人私利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私利,必欲致袁崇焕与死地,而且是凌迟,还抢着吃了割下来的肉。

在放眼望去皆混蛋的朝堂上,崇祯无人可以信任,但又不能统统杀掉,因为刽子手也许就是他们一党,总不能自己挥剑一个个去砍。

而事实上,崇祯继位第一天,袖子里装着大饼(不敢吃宫里的食物),借了太监一把宝剑(壮胆儿),一夜没敢合眼。以至于史料记载他后来稳定朝局之后,在自己信任的太妃面前打了个盹,太妃悄悄地给他盖上了一件衣服。崇祯惊醒后说:“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他甚至没有一个可以放心睡觉的地方。太妃当场流泪:“这个皇帝太难了”

明朝因崇祯之死提高了下限(崇祯为何多疑好杀)(5)

要说大明朝到了崇祯这里,就是姜太公出山,诸葛亮再世,再加上李靖李绩岳飞帮忙,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大厦之将倾了。满朝皆混蛋的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崇祯清理阉党干掉了二百六十一人,李自成和清军先后进城又投降了一百五十七个,而当时整个大明朝京城数得上的官员,也就那么三四百人——除了干掉的,都投降了,有的还不止一次投降——先给李自成下跪,再给多尔衮磕头。

这般无耻之徒有的在满清扶摇直上,有的把明朝内斗的那一套拿到清朝去搞事,结果也被干掉了,比如那个钱谦益,还成了文字狱的主角……

下面我要列一个名单,告诉大家被清朝列入《贰臣传》的投降派都有谁,有些人大家是知道的,比如“铁丐”吴六奇、比如李世尧的曾祖李永芳,找找吧,下面这个名单里也许还有你心目中的“大英雄”呢:

刘良臣,刘泽洪,孙定辽,孔有德,王鳌久(王鳌永),王正志,徐一范,徐勇,郝效忠,马得功,李永芳,孟乔芳,张存仁,刘武元,祖可法,尚可喜,洪承畴,刘芳名,李国英,张勇,祝世昌,鲍承先,王世选,祖大寿,祖泽润,祖泽洪,邓常春,耿仲明,全节,吴汝玠,宋权,王宏祚,李化熙,任浚,曹溶,卫周允(避雍正名讳,本名应为卫周胤),李鉴,胡茂祯,高弟,孔希贵,张烜,徐起元,贾汉复,张天禄,张天福,马宁,常进功,卢光祖,高进库,霍达,吴六奇,陈世凯,田雄,孙得功,马光远,沈志祥,谢升,金之俊,胡世安,田维嘉,沈维炳,房可壮,刘汉儒,黄图安,高斗光,王永吉,王铎,王无党,左梦庚,许定国,赵之龙,粱云构(梁云构),刘良佐,刘应宾,苗胙土,张凤翔,吴伟业,夏成德,冯铨,李若琳,谢启光,孙之獬,李鲁生,吴惟华,土国宝,鲁国男,陈之遴,刘正宗,周亮工,钱谦益,魏管(魏琯),潘士良,李犹龙,王之纲,任珍,梁清标,党崇雅,卫周祚,戴明说,刘余佑,龚鼎孳,刘昌,孙承泽,熊文举,薛所蕴,李元鼎,傅景星,叶初春,张若麟,唐通,董学礼,骆养性,陈之龙,柳寅东,方大猷,陈名夏,高尔俨,张忻,张端,白广恩,南一魁,张缙彦,孙可望,白文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