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乐曲让人叹为观止(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又名“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和“月光曲”分为三个乐章为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所作,作于1801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贝多芬的乐曲让人叹为观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贝多芬的乐曲让人叹为观止(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的乐曲让人叹为观止

《月光奏鸣曲》,又名“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和“月光曲”。分为三个乐章。为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所作,作于1801年。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奏鸣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贝多芬自己则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 una Fantasi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