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员工的未来(勇往职前)

青年员工的未来(勇往职前)(1)

中考628分的连泽基(左)和中考超620分的吴晓龙(右)。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青年员工的未来(勇往职前)(2)

连泽基、吴晓龙一起上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青年员工的未来(勇往职前)(3)

连泽基在图书馆看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青年员工的未来(勇往职前)(4)

课余时间,吴晓龙喜欢打篮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青年员工的未来(勇往职前)(5)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余峒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摄

学霸去哪儿

在中考这道人生分水岭上,成绩在600分以上的人本来很有希望读广州的普通高中,然而,有一批人却告别按部就班,转到了中职学校。不少人关心,他们现在能适应全然不同的学习路径吗?这些职校学霸现在都怎样了?近日,记者为此进行深度回访,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之路的他们,特立独行的决定背后有着非常理性的考虑,美好的人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后,像连泽基、吴晓龙这样不需上普通高中而进入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例子将越来越多,像余峒林这样主动读中职的现象会成为常态,因为他们都拥有多样但充满希望的经历。据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629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称,将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王婧 通讯员钟卓君、杨璐

跟随哥哥的脚步 他选择了中职

2018年,来自汕头的连泽基中考考了628分,错过了第一志愿,最后入读中职学校,这样的选择源于综合因素。首先是他的哥哥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之前也是读同一所中职学校,当时插本成功了,他告诉我,既然选择了某一条路就不要后悔”。而且,他对游戏很感兴趣,于是报读了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专业——软件技术。

之后的学习生活完全超出预期,“学校都是云课室,每个人的桌上都有电脑,让我学到很多软件知识。”以专业第一的身份进入中职学校,连泽基身上带着荣耀,首次带领团队在校内做实践就拿到了第一,当班长获得同学的崇拜,在实操中展现出超高天分。

即使如此,他仍不时遇到“读职校就是混日子”的偏见,“这种观点不客观,读职校的人一般都积极进取,只要我们努力,升本、考研、创业就都有可能,向爸妈证明自己,好好回报他们的支持”。

后来,他顺利通过三二分段转段考核,继续进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求学。学校依山而建,主要建筑都坐落在一个个小山坡上,绿树成荫、环境清新, 2021年秋季开学时,连泽基的第一印象是“很放松”,漫步其中能舒缓紧张、抖擞精神,以便重新投入新的学习。

“其实踏入三二分段,就相当于一只脚进了高职。”回忆自己的选择,连泽基深知,这条路需要持续的努力。他建议,填报志愿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喜欢动手操作的人比较适合三二分段。填志愿要务实,不能好高骛远”。

现在,哥哥考上了五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脑机接口的前沿技术,这进一步鼓舞了他。刷朋友圈时,连泽基看到初中同学考上了本科院校,会暗暗制定专升本的计划,努力考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而在他的影响下,全宿舍6个人纷纷定下升学目标。未来,他打算找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精进技术、突破自我。

视同学为“对手” 他决定升本

中考超620分的吴晓龙,2018年主动放弃补录黄埔区某普通高中的机会,和连泽基一样,选择同一所中职学校。他视对方为“对手”,到了职校,两个人还被分到了同班,住的宿舍还紧挨着。得知连泽基有升本的想法,他也树立了一样的目标,准备资料、开始复习。

相比连泽基,吴晓龙深耕职业教育的种子似乎更早埋下了。读初中期间,他自学搭建了一个教学网站,得到老师赏识。此后,动手能力更强的他,逐渐明确将职业教育当作发展方向。一开始,父母并不支持他读中职学校的决定。“我感觉去了高中可能拿不到好的荣誉,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到了职高反而能表现一下自己。”用这个理由说服父母之后,更要紧的是行动。入校后他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用事实说明,自己不是别人眼中的“差生”。

实操课里,他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还熟悉多种程序语言,能较快找到解决方案,“当时看到职校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上拿奖,我觉得这是很光荣的事。”

上课之外,他会找时机“加餐”,弄一个小项目,或者在线上“慕课”学技术,把生活中的小灵感用技术呈现出来。记者获悉,吴晓龙当年比较优秀的初中同学,有的去了普通本科院校学软件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向他求助,“技能方面我还是很自信的,当然我学英语看到不明白的也问他们”。

在吴晓龙看来,软件技术这个专业内容丰富,空间很大,通过学习和实践,他能创造一个真正的作品或解决一个问题,从中找到成就感,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父母在外人面前会说很尊重我,但私底下就说,你要做好一点。我一定做出好成绩给他们看。升学成功,比赛拿大奖,这就是我要走的路。”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因为我喜欢学编程,所以不累,热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

据悉,为让更多如连泽基、吴晓龙那样的优秀学子脱颖而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实施“育苗工程”,在中职学段细心“培青苗”、精细“选好苗”、耐心“育壮苗”,中高职联合培养“育好苗”,做到早教育、早传承、早培养,在理想信念育人的基础上协同推进专业育人、技能育人、竞赛育人,以实现全方位育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融通兴趣与专业 中职快乐“初体验”

学习时专注,画画练字时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对于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一年级在读生余峒林来说,选择中职路的他已在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之间找到了新的连接点和平衡点。

“挺满意的,学业上打开了一个新领域,也学会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展了新的兴趣爱好。”第一个学期接近尾声时,余峒林如此总结自己的中职生活“初体验”。“氛围舒适,”他回忆,刚来学校报到时,师兄师姐的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的和善更是增加了他对学校的亲近感。“老师课下也很愿意跟我们聊天。”

一学期下来,余峒林最喜欢《电机与电气控制》这门课,在实训室里安装电气控制电路对他来说是挑战也是享受。安装控制电路对人的注意力要求高,这对性格本就安静的他来说不是难事,“把错综复杂的电路逐一理清按要求接好,按下启动按钮,电机按照指定要求运转会给我带来成就感”。

更让余峒林兴奋的是,这门课其实和他所热爱的画画是“通的”——需要手脑眼结合,保持高度专注。有时接好的一根电线不小心脱落了,他也不急躁,采用模块化的检修方法可以快速找出问题所在。

报读中职是余峒林和家人综合考虑后做出的决定。对如何填报中考志愿,他们在中考前专门讨论和研究。得知有长辈从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相关工作,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进一步明确了志愿目标——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三二分段试点班。最终,他以601分的中考成绩被顺利录取。

相较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课程节奏不算紧,学生有不少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刚开始面对相对宽松的环境,余峒林也一度放松,但没多久,他便思考如何找到适宜的学习节奏,很快就能把课外时光安排得相当充实。

他喜欢画画,有着扎实的美术功底,“书画不分家,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学学书法呢”,学书法的想法就此产生。如今,至少练上半个小时书法成了他的每日“标配”。再加上画画,课余生活有滋有味。余峒林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向往广州美术学院,虽然现在没能朝美术专业方向发展,但也从画画这项兴趣中汲取了丰富的成长养分。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双精准”示范专业,该专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余峒林希望,尽快把专业基础打扎实,参加学校相关社团强化所学,为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做准备。

对于未来,余峒林充满期待。他既可以通过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进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也可通过“3 证书”高考考取本科院校,实现本科梦。“计划和选择都很多,一步一步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