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1)

文/文史旺旺

喜欢近现代文学作品的朋友很多都是从徐志摩抒情诗《沙扬娜拉》中理解日语“沙扬娜拉”的。很多不熟悉日语的朋友也知道“沙扬娜拉”的意思“再见”,这句话真的只是一句“再见”这么简单吗?为什么现代日本人很少使用这句话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背后的文化知识。

一、 徐志摩诗中的“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创作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诗描述了与他交流的日本女郎在分别之际,似有千言万语却叉羞于启齿,只是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用“珍重”表达出来,短短五句话就把日本女孩的内心活动和举止勾勒地非常清晰,让读者产生很强的临场感,这也正好显示出才子徐志摩的艺术实力。各位不妨再读一遍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中的情景。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2)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从诗中我们会发现“沙扬娜拉”是一句道别的常用语,这首诗创作于1924年,正好是日本大正时期到昭和时期的过渡期,由此可见这时的日本人道别时还经常使用“沙扬娜拉”这句话。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3)

不过,“沙扬娜拉”这本不过是日本当时一句非常平淡的道别问候语,让徐志摩这个风流才子一写,倒是多了几分浪漫与才情,读者看一遍也感觉作者好像跟这位日本姑娘一点点小暧昧,这也是这首诗非常有趣的地方。“沙扬娜拉”这句话来到底有什么意思呢?我们还需要从时代背景来找寻答案。

二、“沙扬娜拉”的来源

“沙扬娜拉”日语写作“さようなら”,口语中有时把“う”省略掉读作“さよなら”,当然大体意思就是汉语的“再见”。

这句话要追溯来源,首先要从古日语说起,“さようなら”在古代写作“左様なら”,这句话在江户时代是生活中的常用语,两人见面互致问候,比如甲问乙最近可好,乙说很好,甲这时就会用“左様なら”,当时意思就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啦(さようなら、ごきげんよう)”。后来这句话就逐渐压缩保留了前半部分的“さようなら”成为日本人表示“再见”时的常用语。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4)

为什么日本人问候语会越说越短呢?这跟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有很大关系。日本人生活在几个大岛上,古代交通不便,外来文化对日本影响不大。中国传过去的汉字日本人转化成了日式读音,有一部分读音模仿了中国古代的发音。虽然日本人使用汉字和古汉语,但是他们将古汉语中的汉字用日语语法解读,古汉语没有影响到日语语法的大框架。

另外,古代日本人只有少数人掌握汉字会读古汉语,大部分日本百姓不识字,这样一来古汉语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就比较小。因此,底层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依然使用日本的土著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语也在不断改进,说话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江户时代是日本比较安定的时代,日本私塾等教育机构比以往要多出很多,日本平民识字者越来越多,这时候汉字和古汉语对他们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古代日本人以懂汉语、会写汉字为荣,即使明治时代的文人如夏目漱石、正冈子规都有很深的古汉语功底,甚至崇拜西方提出脱亚入欧的福泽谕吉以及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也都有扎实的古汉语功底。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5)

如上所述,古汉语影响的是日语的词汇和知识面,语法层面日语保留了本身的特色。日本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与外界交流不多,自己人交流时就慢慢从长句子变成短句子,反正明白就行了。原因也很简单,经常在一起的人说话行为都互相了解,你说什么我马上就明白了就不用再长篇大论了。

因此,日语中有很多句子都是省略的,比如日语可以省略主语、可以省略宾语等等,有时只有一个副词就能表达出含义,双方心领神会就可以了,日本茶道中有句话叫“以心传心”就有心领神会的意思。

三、现代日语中的“沙扬娜拉”

战后“沙扬娜拉”这句话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使用,不过使用的场合和范围逐渐发生改变。我们中国的日语教材中“沙扬娜拉”这句话也经常出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空中课堂、电视教育节目中也经常出现这句话,当时人们依然感觉这就是一句道别的话。不过,在日本“沙扬娜拉”这句话的使用人数正在逐年下降,现在基本听不见日本人说这句话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6)

很多日本人说“沙扬娜拉”这句话“止于昭和时代(1926-1989年)”,也就是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沙扬娜拉”作为一句日常用语已经没人再使用了,或者说使用人数呈现断崖式下降。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和媒体的影响。日本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到90年代已经是中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在这段时间内,日本汽车、电子等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日用家电占据了很多份额,日本国内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等家电产品普及率相当高。

日本歌曲和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情节中,男女分手时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沙扬娜拉”,这里的意思是分手后老死不相往来,以此展现角色内心的情绪。不过,在生活中却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观感,人们生活中也尽量避开这句话。

二是“沙扬娜拉”替代性的句子越来越多。日语是一个发展很快的语言,词汇更新换代很快,很多词汇过几年就不用了,日本人称为“死语”。“沙扬娜拉”虽然还不是“死语”,但用的范围越来越小,意思也仅限于长期分别或男女之间的分手。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7)

替代这句话表达“再见”的词汇越来越多,比如早上上班跟家人分别会说“行ってきます”,意思是“我出去了”或者是“我去上班啦”等等,在别人家做客要离开时说句“失礼します”就行啦,如果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比如说明天见“また明日”、下周见“また来週”等同样具备道别的含义,所以“沙扬娜拉”被替代掉也无可厚非。

四、日语“沙扬娜拉(さようなら)”的使用场合

刚才已经说过“沙扬娜拉”用在长期分别或男女之间的分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场合的可以使用这个句子的。比如电视节目中主播在节目最后会对观众说“さようなら”,意思是“下次再会”,在学校课堂中老师会跟学生说“さようなら”,意思也差不多。

这里应该注意,现代日语中如果一对一的对话日本人说“再见”时是避开说“沙扬娜拉”的,但是在一对多人时就可以使用了,电视节目的受众很多,下课时老师面对的学生也很多,这时候用“沙扬娜拉”道别是没问题的。不过,我们学习日语时千万不要误会,不能听见外教在宣布下课时用这句话就觉得平时也可以用了,一定要分清楚使用场合。

沙琪玛日语谐音(日语沙扬娜拉只是跟你说)(8)

日语中说“再见”不用一遍遍重复说。有一次,我去找一个日本外教正好遇见学生要离开,他们跟外教道别说“失礼します”后,又说了句“拜拜”,把外教给逗笑了。其实这里只说一句“失礼します”就可以了,不用再说“拜拜”了。不过汉语中“拜拜”已经是道别时最常见的一句话所以就脱口而出了。

为什么外教笑了呢?因为日语中也有“拜拜”这句话,当然也来源于英语,不过这句话仅限于同龄人之间或者同龄人中的好朋友,一般年轻人用的比较多。岁数大的人基本不用这句话,我去找的这个外教当时有50岁左右,一群20岁左右的大学生跟他说“拜拜”,在他看来当然觉得很逗了。

日语的说话对象要因人而异,跟不同人说话要用不同的语言格式,就像套公式一样,所以我们在看日本电影或电视时总感觉日本人说话句子是一长串,过度循规蹈矩。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日语“沙扬娜拉(さようなら)”的用法,如果各位有什么意见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竹内整一:《日本人はなぜ「さようなら」と別れるのか》,筑摩書房,2009年1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