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红枣蜂蜜煮汤喝能止咳吗(清热降咳又助眠)

蜂蜜是天然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及药品,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例如蜜炙甘草、蜜炙黄芪、六味地黄丸等。蜂蜜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了解中药蜂蜜。

芝麻红枣蜂蜜煮汤喝能止咳吗(清热降咳又助眠)(1)

蜂蜜与名医张仲景的故事

名医张仲景自幼就非常好学,跟随名医张伯祖学医。一日,有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的患者前来就医,张伯祖诊断后认为是“热邪伤津,体虚便秘”所致,需要应用泻药将患者体内干结大便排出,但考虑患者体质虚弱,用大泻之药身体不能耐受。张仲景想到一法,老师听后觉得可行,马上让张仲景制药。

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澄澄的蜂蜜,将其置入一铜碗中,放在微火上慢慢煎熬,并用筷子不断搅拌,加快水蒸气的蒸发,渐渐的将蜂蜜熬成粘稠的团块,之后张仲景将其揉捏成头尖的细长条(类似今天的外用栓剂),然后将其塞入患者肛门,不一会儿,患者就顺利排出粪便,由于热邪随之排尽,没几天便痊愈了。

张伯祖逢人便夸奖自己的徒弟,此方法也收录在张仲景医书《伤寒杂病论》,命名为“蜜煎导方”主要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硬结难解的病症。这也是最早的药物灌肠法,类似于今天的外用栓剂。

芝麻红枣蜂蜜煮汤喝能止咳吗(清热降咳又助眠)(2)

蜂蜜的来源及沿用历史

蜂蜜来源于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春至秋季采收,滤过。蜂蜜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市场上蜂蜜以蜜源品种划分主要包括百花蜜、枣花蜜、荆条蜜、油菜花蜜、紫云英蜜、柑橘花蜜、椴树蜜、荔枝蜜、龙眼蜜等。

蜂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 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蜂蜜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蜂蜜,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经。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外用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临床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殇不敛,水火烫伤。在止咳方面,相关研究表明(解释)右美沙芬治疗儿童咳嗽的效果并不优于蜂蜜,同时蜂蜜在降低咳嗽频率、缓解咳嗽的严重程度和改善儿童睡眠等方面比(解释)苯海拉明更好。

蜂蜜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蜂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还含有少量的低聚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酸、类黄酮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蜜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保肝强心、止咳润肺、加速创伤组织的修复、抗肿瘤、滋补强壮、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芝麻红枣蜂蜜煮汤喝能止咳吗(清热降咳又助眠)(3)

蜂蜜的真假鉴别

掺伪造假是蜂蜜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不良商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在天然蜂蜜中添加便宜的甜味剂,从中牟取暴利。大米糖浆和麦芽糖糖浆是我国蜂蜜中最常见的掺假物。鉴别蜂蜜的真假,目前有很多高科技手段,例如光谱法、色谱法、核磁共振法等,对于我们平常买蜂蜜的来说并不是太实用,平常我们主要通过感官鉴别来鉴别蜂蜜的真伪:一看二尝。

一看:看配料表,只要是以蜂蜜或蜜命名的产品必须为纯蜂蜜,不允许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看纯净度,蜂蜜中含有少量的植物花粉,还含有蜂蜜胶体的物质,外观透亮但不透明,好的蜂蜜在光线下看分界面是泛着油光的,筷子挑起时蜜丝的下端成圆珠状。

二尝:蜂蜜的甜味中略带酸味,回味绵长。如果在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蜂蜜的味道过于甜而浓烈,其成分中便有可能掺杂了糖浆。

结语

蜂蜜被誉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作为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外用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但蜂蜜也不是适合所有人群,周岁以内儿童及糖尿病患者不适合服用。由于蜂蜜水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等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不能饮用。食用蜂蜜时须用温开水或凉开水冲服,方能确保蜂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不致流失。临睡前并不适合喝蜂蜜水,这会导致肥胖,还会影响牙齿健康,导致多种口腔疾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74-375.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9):720-729.

3.张仲景故乡的二十四个故事(四)——巧用蜂蜜治便秘[J].首都医药,2003(15):43.

4.谭洪波,王光新,张红城,等.蜂蜜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蜜蜂杂志,2016,36(07):12-15.

5.张洪礼,王伦兴,陈德琴,等.蜂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21,49(09):100-107.

6.王琪琦,杜欣玥,高西贝,等.蜂蜜功能活性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8):5849-5854.

7.蒋多亮,郭榕榕,刘海军.蜂蜜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9):107-109.

8.诸葛毅,胡炜,祝进,等.天然蜂蜜的抗菌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J].中草药,2009,40(S1):61-63.

9.陈晓明,初叶心,乔江涛,等.蜂蜜品种识别和掺假鉴别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20,41(02):225-230.

10.吴正友 ,杨贺天,杨小明.掺假蜂蜜“假”在哪里?[N].保健时报,2010-11-25(016).

11.王昱,孔祥英.婴儿肉毒中毒1例报告[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0):6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