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小学生的语文课上有一道词语辨析题:请在“发明”与“发现”中选择合适的词填在“____”上。

爱迪生____了电灯,牛顿____了万有引力。

这道题的答案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这道题是这样解析的。世界上本没有电灯,爱迪生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实验,最终发明了电灯。而万有引力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牛顿只是将它找出来了而已,因此要填发现。

牛顿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1)

当年学习的时候,看到这里的解析,心中不由得对爱迪生心生敬佩,看牛顿就稍逊一筹。你看,发明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就像女娲造人一样,搞出了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而牛顿只是发现了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就好比路边的草丛中长了根葱,很多人从这里路过,都没有发现葱和草有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牛顿路过。吆嚯,这根草怎么这么圆?于是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草啊,是一棵葱。好低端不是吗。

可是前一阵看了两本书,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惊奇的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万有引力,这个定律竟然是牛顿发明出来的,小学这道经典的词语辨析竟然搞错了!

从远古到现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人们总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发明一些理论并加以加工和总结,然后用来解释世界上的一些现象。

比如为什么会打雷下雨?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雷公电母、四海龙王这些神话人物,然后解释道,打雷是雷公敲电锤,下雨是龙王打喷嚏。希腊人也发明了自己的神话人物雷神索尔。再比如男女为什么会相互吸引,我们的先祖们解释是月老牵红线,而希腊人解释为被丘比特之箭射中。包括日食、地震等现象,祖先们都能够通过自己发明的理论将它们一一解释。

牛顿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2)

后来我们认为这些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迷信,而如万有引力一样的理论是科学。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从小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诸如天狗、雷公、丘比特都是先祖们想象出来的,而如万有引力一样的理论却是经过实验验证的。那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高山上的水烧开时候,温度达不到100摄氏度,温度比地面上低。假如我们没学过现代物理,会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一现象呢?当然是观察高山上与地面上的环境有哪些不同,再来模拟这些不同点。

首先发现山上温度比地面低,考虑是由于温度低,所以水烧开的温度也低。于是我们实验,在地面建一个冰窖,找来两个锅,一个放在冰窖烧水,另一个放在正常地方烧。结果发现水烧开后温度是一样的,并没有降低。

我们又发现山上不仅冷,而且风大。那么,在冰窖加上风扇,重新烧水。结果发现水烧开时温度仍然没有降低。

接着观察,发现山上不仅冷、风大,而且位置高。于是我们修一个高台,把冰窖加上去,再配上风扇,继续烧水,果然水烧开时候温度比地面上低。

于是我可以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当具备冷、风、高三个条件时,沸水温度会降低。这个理论当然可以解释山上的沸水比地面上沸水温度低的原因,虽然它的条件很多,解释范围很窄,但肯定是科学的。

牛顿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3)

后来有人发现只要位置高就可以了,温度和风都不需要,沸水温度就降低了。于是推翻我发明的理论,又发明出:当位置高时,沸水温度就会降低。改进后的理论,解释范围一下增加了。

后来又有人发现同一水平高度,高压锅中沸水温度就会高。于是推翻改进后的理论,又发明出新的理论解释:当压强增大时,沸水温度会增高。而山上沸水温度低,是由于山上大气压强比地面上小。

这就是我们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那么这一定是对的吗?是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现象吗?还真不一定,说不定哪天又被谁发明出新的理论推翻。

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之类似,主要是解释了宇宙中星球运转的现象。

星球运转现象在欧洲中世纪已经有解释,比如太阳升与落、月亮的阴晴圆缺,当时发明的理论是:人类是宇宙的主宰,因此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着地球转。

后来哥白尼推翻了之前的理论,发现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但还是没有解释清楚运行规则。

后来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才解释了星体运行的规律。可牛顿的理论也有解释不到的范围,比如微观世界的电子运行现象。

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他解释宇宙空间就是一张大网,星球由于质量巨大,引起空间变形,他周边的星球本来是向前直线运动的。到了变形区域,自然就成了围着大质量的星球转圈,根本不存在什么万有引力。那么,万有引力定律还是不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呢?

牛顿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4)

说到这里,我们的结论就出来了,既然万有引力从来就不存在,那么牛顿何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是发明了一个定律来解释我们观测到的星球运转现象,就像古代人发明了雷公电母来解释打雷闪电一样。如果一定要说牛顿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那么也可以说古人发现了雷公电母,岂不是很可笑?

P.S.:如果您的孩子正在上小学,请不要将此文中观点讲给他听,一定会得到一个大大的“×”,切记切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