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最艰难的攻城战(古代战争系列之)

编辑不易,求关注,会持续更新系列文章

  • 名称:尧舜禹伐三苗之战
  • 时间: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2100年
  • 位置:豫南、江汉之地
  • 参战双方:尧、舜、禹、三苗部落
  • 战果:三苗中部族中的一部被并入华夏族中,大部则溃逃至湘、桂、川、滇等地区

古史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战争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各氏族、部落,在长期争斗、交往中,形成以黄帝部落后裔为核心的部落联盟,产生了传说为尧、舜、禹的三个首领。此时私有制逐渐形成,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开始产生。

以尧、舜、禹为首领的北方部落联盟为征服和奴役异部落,掠夺财富和奴隶,对南方三苗部落(居今河南南部至洞庭湖、鄱阳湖一一带)展开了长期战争。

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最艰难的攻城战(古代战争系列之)(1)

尧舜禹伐三苗之战示意图

:为解除三苗部族对华夏族的威胁,尧率领中原各部进攻三苗,在淅川、内乡以南的丹江之

《吕氏春秋·召类》曰:

“尧战于丹水之浦。”,大败三苗,将其驱逐至三危。

(三危的方位地点,其说不一,多数认为在今甘肃敦煌附近,另有在云南或四川等说法,不下八九种)

《史记·五帝本纪》:

“窜三苗于三危”

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最艰难的攻城战(古代战争系列之)(2)

:有虞氏的舜成为华夏联合体领袖后,江汉地区的三苗部落又与豫南各部联合,向北侵犯华夏族。舜率众将其击退后,为巩固战果,对豫南地区的三苗各部政治争取,将其迁移至今汝州、禹州以北,郑州、洛阳以南的中原地区,加强交流,变其风俗,使之融入到华夏族之中。对江汉地。区的三苗,则进行武力打击。但终舜之世,亦未将三苗征服。

《竹书纪年》:由是可见,尧本欲传帝位于其子丹朱,舜发动政变,囚禁尧,夺其帝位

“舜囚尧,复偃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骆史·发挥》引《纪年》:

“尧末德衰,为舜所囚。”

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最艰难的攻城战(古代战争系列之)(3)

:夏后氏首领禹,因在治水和攻苗中有功,继舜帝位,成为华夏联合体的新领袖。此时,三苗地区发生大地震,民众惊恐,为了安定南疆、统一江汉,禹乘机对三苗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前誓师,宣称三苗不敬鬼神、滥用刑罚、违天作乱,号令对三苗大加攻伐

《墨子·兼爱篇》载禹誓,其词曰:

“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贡,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禹首先击败了实力最强的汉水以北应城、天门一带的三苗;接着又击败了汉水以南的荆门、江陵一带的三苗;最后击败长江以南公安、石首及澧县一带的三苗。

三苗中部族中的一部,被并入华夏族中,三苗大部则溃逃至湘、桂、川、滇等地区,发展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此战过后禹的威望大増,于是”四方归之,辟土为王“,为其后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世界古代战争史上最艰难的攻城战(古代战争系列之)(4)

尧舜禹时期的战争,其目的已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单纯的部落之间的复仇械斗和对生活居地的争夺,更主要的表现为对财富与战俘的掠夺。如《国语·周语下》记载,太子晋谏周灵王时,追溯

“黎苗之王”被灭亡的情况说:“人类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不夷于民”

说明禹征三苗胜利后,不仅仅是将三苗打败或赶走,而是实行“亡其氏姓”,说明俘其人民为奴隶的政策,已成为战争的目的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