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1)

窦跃生

一、精选理由

1.戴望舒和《雨巷》几乎家喻户晓。戴望舒的代表作是《雨巷》,人称他为“雨巷诗人”。《雨巷》的特点之一就是富于乐感,叶圣陶曾说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烦忧》也是这样,它的乐感也很强很美。并且开创了一百多年来独树一帜的奇迹。

2.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里很重要的诗人,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二、诗词写作知识要点:

1.现代派象征主义。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2)

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三、作家介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等。戴望舒纪念碑牌位于法国里昂大学的校园内,碑牌位于一丛丁香花旁,纪念牌上用中文写着:"纪念中国诗人戴望舒里昂中法大学学生"。1932年-1934年,戴望舒在此学习和生活。

四、原文讲解赏析

《烦忧》(要想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创作背景。早期的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的追求都是理想化的,常常背离现实,因为有着苦苦的追求,所以在结果面前常常失望。《烦忧》就是戴望舒的早期诗作,早期的戴望舒曾经参加革命,但是在革命低潮时期,缺少对革命未来的认识,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诗人,向往革命能改变未来,但是对革命处于迷惘期,所以创作了这首诗来消愁。)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结构美学:起承转合。秋落心头,便是愁。清秋,是伤怀的季节)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顶针,回环)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传承和创新。自由诗的特点很明显)

《烦忧》是近代诗人戴望舒创作的一首新诗。全诗共两节,第一节活画出了作者深刻的怀念,激烈的斗争,那种"欲说还休"的滋味,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长,又强烈迫切。第二节写的是作者那种络绎不绝,日益汹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纵宣泄。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故读来十分上口,给人留下齿颊生香的愉悦之感。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3)

五、主题情怀

通过对秋的清愁、海的相思,进行情景交融的描写和感悟,用双关语表达了渴望完美爱情、追求革命政治梦想的情怀。

六、艺术特色

1.开创新诗乐感新纪元

这种乐感从何而来?你看,它全诗有八句,而实际只是四句。它是将这四句加以聪颖巧妙的组合排列,才衍生为八句的。这样,用词反复,用句反复,音节环回,声调缓延,于是就有了乐感。这种乐感同诗中表达的“烦忧”情绪正好协调,完全统一,于是“烦忧”情绪也就能够更缠绵地表现出来,从而更深切地触动别人敏感的心灵,唤起别人怅惘的感觉,让别人萌生出许多联想……

2.紫丁香一样淡淡的哀愁

戴望舒的爱情诗委婉含蓄、深沉浓烈,在古典美里兼具忧郁气质,是位爱情里的忧郁王子。情景融为一体,强烈地抒发了相思的烦忧。

3.双重情感的多义性抒发

抒情主体的多义性。对爱情的迷茫表现为“恐惧和渴望”,在理想追求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疲惫、人民的贫穷、生活的艰辛、民族的存亡,迷茫的忧虑。

七、相关阅读欣赏

1.《寒风中闻雀声》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拟人化,象征)

死叶在大道上萎残;

雀儿在高唱薤(xiè野蒜、野韭菜)露(1. 乐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2. 薤叶上的露水)之歌,

一半是自伤自感。

大道上是寂寞凄清,

高楼上是悄悄无声,

只有那孤零的雀儿,

伴着孤零的少年人。(雀儿与少年,有相同的心境)

寒风已吹老了树叶,

更吹老了华鬓,

又复在他的愁怀里,

将一丝的温馨吹尽。

唱啊,同情的雀儿,

唱破我芬芳的梦境;

吹罢,无情的风儿,

吹断我飘摇的微命。(忧伤中带着不屈)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4)

2.《见毋忘我花》

为你开的,

为我开的毋忘我花,

为了你的怀念,

为了我的怀念,

它在陌生的太阳下,

陌生的树林间,

谦卑地,悒(yì)郁地开着。

在僻静的一隅,

它为你向我说话,

它为我向你说话;

它重数我们用凝望

远方潮润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说的话,

而它的语言又是

像我们的眼一样沉默。

开着吧,永远开着吧,

挂虑我们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3.《秋天的梦》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5)

4.《我的素描》

辽远的国土的怀念者,

我,我是寂寞的生物。

假若把我自己描画出来,

那是一幅单纯的静物写生。

我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体,

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象征,双重性格,健康的外表,病态的心)

在朋友间我有爽直的声名,

在恋爱上我是一个低能儿。

因为当一个少女开始爱我的时候,

我先就要栗然地惶恐。(双重情感,渴望而恐惧)

我怕着温存的眼睛,

像怕初春青空的朝阳。

我是高大的,我有光辉的眼;

我用爽朗的声音恣意谈笑。

但在悒郁的时候,我是沉默的,

悒郁着,用我二十四岁的整个的心。(我手写我心)

5.《忧郁》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

一任她娇红披满枝。

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心花怒放与哀莫大于心死的双重情感)

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

我的唇已枯,我的眼已枯,(象征,味觉、视觉,表现了内心的情绪)

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

去吧,欺人的美梦,欺人的幻像,

天上的花枝,世人安能痴想!

我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

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6)

6.《雨巷》(以前讲过,非常经典)

撑着油纸伞,(意象唯美)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象我一样,

象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

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象梦一般地,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7)

7.《游子谣》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8.《流浪人的夜歌》

残月是已死美人,

在山头哭泣嘤嘤,

哭她细弱的魂灵。

怪枭在幽谷悲鸣,

饥狼在嘲笑声声,

在那莽莽的荒坟。

八、爱情故事

戴望舒的情诗很美,但他一生三段爱情,尝透苦涩滋味。

每个少男心中,都曾经住着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戴望舒心中的“丁香姑娘”是他的初恋,名叫施绛年,是著名文学家施蛰存的妹妹。戴望舒对青春靓丽的施绛年一见倾心,陷入8年时间的苦恋。

然而,当1935年戴望舒从法国留学归来,却得知未婚妻施绛年移情别恋,喜欢上了一个茶叶店的小老板。

  戴望舒一时气昏了头,竟然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施绛年一耳光。

两人8年的感情就此宣告终结,为了悼念这段初恋,戴望舒写了一首《霜花》:“装点春秋叶/你装点了单调的死/雾的娇女/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这段失败的恋情,也加重了他的自卑。

新派小说家穆时英的妹妹叫穆丽娟,年方18岁,秀气端庄、气质出众。由于爱好文学,她对戴望舒这个大诗人十分仰慕。

  1936年6月初,30岁的戴望舒与穆丽娟的婚礼在上海新亚大酒店举行。

  两年后,戴望舒举家搬到香港。穆丽娟还生下女儿。

年轻的穆丽娟在周黎庵的追求下,移情别恋。

白蝴蝶戴望舒诗集精选(诗词第4册第9课戴望舒烦忧)(8)

  戴望舒再一次被所爱的女人抛弃,他绝望了,甚至服毒自尽,所幸被抢救回来。

  然而,他们的婚姻还是走到了尽头。1943年1月,戴望舒在穆丽娟寄来的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女儿朵朵归他抚养。

  离婚四个月后,戴望舒与杨静结婚。杨静生于香港,娇艳美丽,热情大方。新郎38岁,新娘才17岁。婚后第二年和第三年,杨静分别生下了两个女儿。可惜,属于戴望舒的幸福还是很短暂,这段婚姻仅维持了6年。

  杨静爱上了一位蔡姓的青年,提出离婚。

  第三次,他被所爱的女人抛弃了。

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英年早逝,终年45岁。

  “雨巷诗人”的一代风流,就此消逝。他一生写了92首诗歌,是继徐志摩之后是当之无愧的现代诗杰出代表。

九、课后小结

1.传承——借鉴——创新,个性写作的秘诀。学习古典诗词,打好基础。借鉴先锋诗,注入活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固步自封,不会有大的成果,只会被淘汰。大浪淘沙。所有逝去的,都是沙子,留下的便是黄金。

十、作业:

1.《烦忧》《雨巷》是谁的作品?

2.自命题写一首10行以内的自由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