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苏东坡)

在研究苏东坡的学者中,我认为林语堂先生最懂东坡。他在《苏东坡传》中说:“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对于古代大家,人们更多的是敬仰和高不可攀。而苏东坡则不一样,虽然他的诗文书画艺术同为高山仰止,而我们对于他这个人,却亲切得很。是什么惹得我们像邻家大哥一样想亲近他?是他的有趣!东坡先生的“趣”体现在许多方面,而最突出的,莫过于他那满天飞的玩笑话了。

东坡先生爱开玩笑、敢开玩笑、也会开玩笑。有日苏东坡拜访当朝宰相吕大防。吕正午睡,苏东坡等急了,就想骂一骂出气。吕相终于见客,苏东坡便指着客厅大瓦缸里绿毛乌龟说:“这种东西没什么稀奇,难得的是一种三对眼睛的乌龟。”吕大防瞪大眼睛说:“哪有三对眼睛的乌龟?” 东坡一本正经的回答说:“当然有,唐中宗时,有一大臣向皇帝进献过一只六眼乌龟。皇帝问他六只眼睛的乌龟有什么好处。大臣说六眼乌龟午睡时,他要睡普通乌龟三倍的时间。”言下之意,你这“老乌龟”太能睡了,让老子好等。明明是你不该中午拜访人家,却骂人家怠慢了你。有才就是任性。

东坡爱开玩笑,也是分对象的。他就几乎不和弟弟子由开玩笑,也不和“道不同”人开玩笑。越是朋友,越是关系好,开的玩笑就越多,尺度也越大。朋友有生理缺陷,他也开玩笑。按说揭人不揭短,苏东坡的这类玩笑开得别致,是学不来的。苏东坡曾经和刘贡父一起做过中书舍人,彼此是非常好的朋友。刘贡父晚年得了一种怪病,眉毛掉光,鼻梁也塌陷了。刘贡父为此非常自卑,别人也不敢拿这个来取笑他。一次刘贡父和苏东坡等好友喝酒,苏东坡喝高了,突然站起来,看着刘贡父唱起了汉高祖的《大风歌》,只不过改了几个字:“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刘贡父一听就知道苏东坡又在讽使坏 ,对苏“恨怅不已”。不过苏东坡后来清醒之后,非常后悔,再也没有调侃过刘贡父。

为了嘲笑王居士“口吃”的毛病,东坡专一写了叫《戏题武昌王居士》的诗,”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交隔,笳鼓过军鸡狗惊。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荆笄供脍愧搅聒,乾锅更戛甘瓜羹。“这首诗的特点是同韵母的字特别多,让有口吃毛病得人读起来,简直要人命的。为了开玩笑,东坡也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东坡拿别人短处取乐,没承想也被妹妹嘲笑一番。苏小妹发现哥哥额头扁平,长一长脸,眼距较远,五官搭配不合比例,遂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苏东坡被妹妹奚落,岂肯罢休,于是也拿妹妹的长相说事,形容妹妹的凸额深眼窝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试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兄妹俩打了个平手。

朋友怕老婆,东坡岂肯放过,必须嘲笑一番。东坡在黄州时,常去陈季常家去喝酒。陈住在龙丘,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客每来,即以歌舞宴客。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苏东坡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句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朋友有得意事,他也要开个玩笑扫扫人家的兴。苏东坡和词人张先是忘年交。张先八十岁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在喝喜酒时,张先这老头很兴奋,口占一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东坡瞧张老头那得意样,又忍不住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一个“压”字,嘲笑张老头不中用时的无奈,很传神。谁知,小姑娘为张先还生了两个孩子,张先去世,小妾还哭得死去活来的,这倒大大出乎东坡的意外。

秦少游有一把好胡子,有一次在老师面前玩自恋,:“君子多乎哉!”。东坡道:“小人樊须也。”直接给怼了回去。两句皆出自《论语》,孔子骂他的学生樊迟:“小人哉,樊须也!”

对于不熟悉的,东坡兴致所至,少不了暗讽一番。一次,苏轼拜访一座寺庙的时被主持认出,主持恳求苏轼留下墨宝。当他知道这个主持平日里行为不端后,提笔写下一联:“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栓牢。”众人当时都没有理解,主持十分高兴的将对联裱在寺门两旁。之后有人点出了这幅对联是字谜联,上联谜底是一个“秃”字,下联谜底是一个“驴”字。没文化真不行,被人卖了还帮助数钱。

东坡不光开朋友的玩笑,有时也自嘲一番,苦中取乐。东坡曾借居弟弟子由任陈州时的家,因屋子又小又矮,使身材高大的东坡生活颇多不便,对此他也有说辞:“常时低头诵经文,忽然欠伸屋打头。”

乌台诗案时,官差拿人,东坡将与家人别,妻子悲啼。这时东坡自己也很紧张,为了安慰妻子,竟讲起故事。说真宗时隐者杨朴受皇帝征召,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才学,在皇帝面前念起临行时夫人作的一首诗“更无落魄耽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遂引得苏夫人破涕为笑。

东坡爱开玩笑,所以主动出击的多。知道他爱调侃的“德性”,一般人都躲得远远的。遇到主动挑战的,东坡也不是吃哑巴亏的主。东坡平时常自夸生活上艰苦朴素,他的好友钱勰就想捉弄他一番,就邀请苏轼来他家吃“三白饭”,苏轼想是什么美味佳肴,又有口福了,遂欣然而至。结果,钱勰摆上三样东西——白米饭、白萝卜、白汤,称此三样皆为白色,是为“皛(xiǎo)饭”。苏东坡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一向爱占嘴上便宜的苏东坡,岂肯认输?没过多久,就邀请钱勰吃“毳(cuì)饭”,钱勰想知道苏轼这次又会玩什么花样,也欣然而至。直到黄昏,也没见什么饭菜,钱勰饿得肚子咕咕叫,问苏轼,你的“毳饭”倒是端出来啊,于是苏轼耸耸肩,无奈地说:“白汤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这就是‘毳(cuì)饭’啊”!钱勰悟得苏轼是在“报仇”,捧腹大笑,戏称“苏先生,玩笑开大了啊,快点上菜吧”。苏轼才命人端上好饭好菜。

苏东坡听仆人说好友黄庭坚前来拜访,急忙出门迎接。见此情景,苏小妹吟道:“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即为“朋”字,意思就是说苏东坡出门迎接朋友。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的又要逗趣,便回下联:“小妹窗前捉半风。” “风”字的繁体是“風”,半“风”是“虱”。苏东坡在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苏小妹听了,知道这次又被哥哥捉弄了,嘟哝着一边生气去了。

苏轼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苏东坡)(1)

东坡和人开玩笑,常无对手。高僧佛印是个例外,两人要么打个平手,或者东坡吃个小亏。由于两个人关系最好,他们的日常少不了玩笑取乐,而且玩笑开得都比较大。如东坡来拜访,问小沙弥”秃驴何在?“,佛印听到这斯玩荤的,款款对曰:”东坡吃草。“又如二人泛舟河上,东坡见岸上有狗在啃骨头,便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一听,怎么又来了不是,顺手把题有东坡诗句的扇子仍到河里,接道:”水流东坡诗(尸)。“二人又打了个平手。

某日,东坡参佛颇有所得,乃赋诗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生活上所遇到的影响人“称、识、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负面情绪。)东坡差书童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让他评一评自己的禅定功夫如何? 佛印看过后,莞然一笑,拈笔在苏东坡的诗上写了两个大字:“放屁” ,交给书童带回。 苏东坡本想佛印会给他诸的赞美,一看佛印批的“放屁”二字,不由火冒三丈,立刻过江欲与他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江边候在江边。 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后深觉惭愧不已,自叹修行不如佛印远矣!

苏轼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苏东坡)(2)

有朋如东坡,岂不是人生美事。细品东坡先生玩笑中显露的才华和情趣,我们只有在微笑中敬佩,在敬佩中微笑,若要做他的朋友还真不够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