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院士为中学生打开化学世界(清华大学邢志老师)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是微量及痕量元素定性和定量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在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原子光谱法”系列讲座由清华大学邢志老师为大家讲解无机元素分析方面的知识,其中重点以原子光谱仪器原理及应用为主,包括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原子发射以及等离子体质谱等几部分内容,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高松院士为中学生打开化学世界(清华大学邢志老师)(1)

主讲大咖-清华大学邢志老师

博士,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光谱仪器专业专家组秘书长。

  邢志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原子光谱与无机质谱的科学及应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原子光谱与无机质谱分析;元素形态价态分析;元素成像;食品及环境分析。邢老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培育项目。     

  被评为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聘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聘专家,《Atomic Spectroscopy》、《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分析仪器》编委;《Analytica Chimica Acta》、《分析化学》、《岩矿测试》等审稿人。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481),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害物质测量方法分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297/SC3),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培训首席专家。 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秘书长,原子光谱应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离子色谱专家组专家,中国质谱学会理事(第十届),光谱仪器专家组秘书长。 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Anal.Chem、Agew.Chem.Int.Ed.、JAAS等。主持多项国家标准制定,研制国家二级标准物质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多项。

第一讲主题: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及应用

   主讲内容: 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传统分析化学方法之一,能够分析70余种元素,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医药卫生、冶金、材料、地质、教育科研等等领域中。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已经是分析化学实验室常规分析仪器设备了,历经60年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目前,仅国内现行国家标准有292项,现行行业标准达到720项。

历经一个甲子的沧桑,原子吸收吸收光谱法有了哪些进步与新技术?听听清华大学邢志老师怎么说。

   讲座时间:6月23日 9:00~12:00。

第二讲主题:无机样品前处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主讲内容: 样品前处理在分析化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进步对分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快速、简便、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减少由于不同人员操作及样品多次转移带来的误差,还可以避免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样品前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必将对分析化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邢志老师将在本次讲座中为大家介绍无机样品前处理技术。

   讲座时间:6月30日 9:00~12:00。  

第三讲主题: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及应用

   主讲内容: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是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测量高、中、低含量的元素。

清华大学邢志老师将在本次讲座中为大家系统讲解原子发射光谱法原理及应用。

   讲座时间:7月7日 9:00~12:00。

第四讲主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主讲内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测试技术。它以独特的接口技术 将ICP-MS的高温电离特性与四极杆质谱计的灵敏快速扫描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型的 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

清华大学邢志老师将在本次讲座中为大家介绍无机质谱发展历史,特点。

   讲座时间:7月14日 9:00~12:00。

免费报名及了解更多点击下方链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