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怀不乱柳下惠什么梗(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坐怀不乱柳下惠什么梗(坐怀不乱的柳下惠)(1)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

第九章 斗鸡之变

王封臣 著

十五、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臧文仲在历史上对鲁国是有比较积极的贡献的,但孔老夫子却掐半拉眼角看不上他,对他进行过多次批评。《论语》上还有一处。

子曰。藏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卫灵公15·14)

孔子说:“臧文仲的位置大概是窃取的吧,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

“位”和“立”同源,“其窃位者”换成老百姓的话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一些当官的就这样,自己不称职,但尸位素餐,占着位置不给人家有能力的。谁有能力?柳下惠啊。

柳下惠可是个大名人,他其实不姓柳,姓展,名展获,字禽,又叫展季。“柳下”有人说是他的食邑,也有说是他住的地方,因以为号。“惠”呢?是他的谥号。不过不是国家授予的,据《列女传》上说,“惠”是由他的妻子的倡议给他的私谥。柳下惠出身鲁国公族,始祖公子展为鲁孝公之子,柳下惠和臧文仲一样是鲁孝公的五世孙。本名展禽,是与臧文仲同时期的鲁国的贤大夫,曾为鲁士师(管贵族狱颂之官,就是大法官),所以,他又被人称为“柳士师”,《论语》里就有他做鲁士师的记载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18·2)

柳下惠做法官,多次被罢官。有人劝他:“您不可以离开鲁国么?”他说:“如果我讲原则,坚持直道待人,跑哪儿去都一样,都会被多次罢官。如果我不讲原则,耍滑头地工作,我为什么非要离开我的祖国呢?”

柳下惠的意思,我这样正直的人跑哪儿都得不到好,我又何必跑?所以,柳下惠的品德是高尚的,我宁肯在祖国受委屈,但我也要把我这一腔热血洒在我的“父母之邦”。当时,人们把这样隐居山林的贤士称为“逸民”,“逸”通“佚”。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18·8)

著名的隐士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道:“不动摇自己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份,(跟政府彻底不合作的,既不屈服,也有尊严,最为高尚),是伯夷、叔齐!”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自己意志,屈辱自己身份了,可是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虑,(不肯走,也绝不死,言行合法度,值得称赞),那也不过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逃世隐居,放肆直言,行为廉洁,被废弃也是他的权谋策略。我就和他们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既可以不合作,也可以合作)”

总之,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家语·弟子行》上记载孔子称赞柳下惠说:“孝恭慈仁,允德图义,约货去怨,轻财不匮,盖柳下惠之行也。”《孟子·万章下》曰:“柳下惠,圣之和者也”,称他为“和圣”,又将柳下惠与伯夷、伊尹、孔子并称为四大圣人。可见柳下惠在儒家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对于大众来说,柳下惠最著名的还是他的“坐怀不乱”。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碰到了一位无家可归的美女。天太冷了,柳下惠怕她冻死,怎么办?他把外衣一敞:“来,美女!坐我怀里来!”这女子还真就坐在了柳下惠的怀里,柳下惠用外衣把她紧紧裹住,俩人就这么一起坐了一夜,一点非礼的行为都没发生。你说柳下惠是不是“圣人”,他就被世代誉为“坐怀不乱”的纯正的正人君子。

所以,这么好的一个大贤柳下惠,你臧文仲愣是不给人官,你占着位置不下来,你这不是“窃取”官位么?你再在家藏个国君才能拥有的大乌龟,还给他盖好房子。孔子能不烦他么。但是,从这里我们就知道臧孙氏家里有这么一个“大蔡神龟”。

========

孔子《论语》传

根据王封臣先生的国学课程讲座整理而成。是将《论语》各条恰当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时代中,通过《论语》展示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的一生诠释《论语》的意义。

阅读之前的篇章:

第一章 夫子家世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怎么回事儿?

第四章 “奋”青孔子

第五章三十而立

第六章 齐国内乱

第七章 初会齐景公

第八章 孔子适周

第九章 斗鸡之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