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

当我还是傻白甜的时候,被水浒宋江的那套“替天行道”的谎言骗得热血沸腾。

因为经过岁月的历练和社会的摔打,再看水浒传时,已然要时刻小心那些坏人,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使尽浑身解数教你学好,然后由着他们背地里使坏。

宋江,便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1)

水浒这部书要比其他三部名著有意思得多。因为这部书通篇没有一个好人,但句句都在给“人间正义”和“江湖道义”大写特写的镜头。尤其是男一号宋江,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欣赏他,有人同情他,有人讨厌他。这也注定他是水浒中最为复杂的人物形象,且没有之一。

一面拉杆子上山对抗朝廷,一面又极力讨好朝廷以及他所厌恶的昏君佞臣。在眼花缭乱的人物性格中,使得宋江的形象游走在忠义和奸诈之间。

但我了解的宋江,生来有一副封建奴性的眉骨,他并不是真心想要反抗朝廷,也不是为了所谓的“替天行道”,他只是想通过替天行道的造反幌子,加入朝廷大家庭,以此获取同流合污的机会。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2)

卑微的环境往往造就奸诈的人心

宋江生活在北宋末年,距离靖康之变已经近在眼前。此时的赵宋,是宋朝历史上奸臣最为集中的时期。

在这种环境下,宋朝社会迎来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人变得狡诈,甚至为了生存下去可以采取“人吃人”的必要手段,而被吃掉的永远是那些真正老实巴交的人。

为了生存,宋江也必须学会狡诈,如果不依靠手段的话,那他极有可能成为牺牲品。但是宋江的身份过于低微,只是一枚小小的押司,为了改变命运,他只能想尽心思往上爬,依靠报效朝廷实现光宗耀祖的宏伟壮志。

为了这份理想,宋江忍常人所不能忍。作为半个读书人,为了拉拢草莽流寇,宋江不惜“折节下交”,比如拿钱收买李逵这种好吃懒做的恶人,以及投资潜在的人才晁盖、雷横、朱仝等人。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3)

宋江深知,以他的头脑拿来对付这些小角色实属大材小用,他想要的野心抱负绝不止于此。要从底层小吏的摸爬滚打起步,步入朝廷的庙宇高堂才是宋江的真正理想。

要实现这份野心,必须发挥他的政治头脑,更要让朝廷看到他的政治头脑。于是乎,“造反”成为一条通天捷径。

实际上,宋江的造反是一场矛盾的闹剧。他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而他向皇帝表达的是铲除奸佞的意思。说到底,“替天行道”是笼络乌合之众的幌子,报效朝廷是宋江梦寐以求的想法。

往庸俗里说,宋江是用“替天行道”的口号聚众成势,以此要挟皇帝给自己一个为朝廷卖命的机会。

此话听起来很矛盾,简而言之。宋江的反抗是为了向朝廷妥协。

这是卑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普遍面临的矛盾,他们痛恨权贵的耀武扬威,但内心中又对权贵充满原生的恐惧。这种天生的“血脉压制”不是聪明的头脑和奸诈的手段所能弥补的。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4)

原著结尾的暗示宋江的灰暗

水浒原著在最后结尾处,作了一段旁白可以称得上全书的点睛之笔,它说:

徽宗天子,至圣至明,不欺致被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深可悯念。

这句话把宋徽宗歌颂成千古名君,实际上宋徽宗是宋朝历史上唯一的昏君,而且在封建昏君传里名列前茅,北宋就是亡在他的手里。明明是昏君,施耐庵坚持夸赞宋徽宗是明君,这是用意何在?

这是一种春秋笔法,借宋徽宗和大宋来讽刺宋江和梁山。轰轰烈烈地“替天行道”,口口声称的仁义道德,和朝廷上群臣山呼“万岁圣明”一样,讽刺到了极点。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5)

相比而言,施耐庵更加倾向于出场次数不多,结局凄惨的方腊,因为方腊比起梁山和朝廷是干事实的人。

梁山在围剿散寇和对阵宋军时,丝毫不落下风,也可以说屡战屡胜,但在征讨方腊时,却是屡屡受挫,最终以折损过半的代价勉强赢得胜利。

面对受过正规训练的宋军,梁山以弹丸之地都能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而在面对流民组成的方腊大军时,梁山简直弱爆了。施耐庵的用意很明显:

过去的梁山是真的替天行道。现在的梁山是给朝廷朝廷充当鹰犬。

以“道义”聚起的仁义之师没有行仁义之事去反抗朝廷,反而参与镇压跟自己一样反抗朝廷的方腊大军,施耐庵但凡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也不会让梁山轻松赢得这场战争。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6)

虽然施耐庵让梁山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获胜,但给幸存的梁山好汉安排了更加凄惨的结局——兔死狗烹。

哪怕是死的时候,宋江的理想化和奴性是依然没有醒悟。他为了自己的所谓“一世清明”和对朝廷的“一片忠心”。临死时,顺手带走惹是生非的李逵。

虽然李逵这种恶人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但是李逵是一个独立的人,宋江有什么资格去决定他的生死。只能说明“封建奴性”在宋江身上发挥到了极致。

宋江卑躬屈膝(宋江的封建奴性)(7)

水浒设定的背景是一个混乱的世界,梁山众人也都是“妖魔鬼怪”的人设,这种魔幻写法是在暗示在这种混乱秩序中,没有一个人会好过。别管朝堂的君臣,梁山的众兄弟,还是芸芸众生,大家都活得提心吊胆,毫无安全感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逆来顺受是等死,反抗是找死。与其横竖都是死,不如过把瘾再死。

只不过宋江做了一个优化选择,用反抗的方式,寻求与朝廷权贵同流合污的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