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行动纲领)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行动纲领)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判断,那就是:我们通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既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于党的二十大是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主题的,并围绕部署和落实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而召开的。因此,我们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既是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也是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逻辑与党的二十大历史定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如果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逻辑角度来看,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关键时刻以及把握在此时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历史定位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关系角度等对其进行把握。

所谓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指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充分发挥斗争精神,团结奋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这是区别于西方的以资本为中心、对外扩张掠夺的、两极分化的、物质主义膨胀的人类现代文明的旧形态。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努力,我们推动了这一文明形态走向了定型。党的二十大,就是在这一文明形态实现基本定型、迈向成熟之际召开的,因此,党的二十大发展将决定着其进步发展以及走向成熟的方向和战略,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成为了全面推进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中国形态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进一步发展的行动纲领。

作为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对此进行说明。所谓文明,就是理性指导人类实践成果的总和,既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成果,也是其条件。虽然文明进步对整个人类发展来说具有一般性意义,然而文明的发展总是与具体民族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这些民族共同体成为了承载相应文明的文明体,文明体的兴衰决定于其所承载的文明形态先进与否。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古代和古典文明,从而使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鸦片战争之后,在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古典文明开始崩塌,中华民族也因此走向衰落。只有通过推动文明转型,建设现代文明,才能使中华民族得以复兴,成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共识。为此,经过艰苦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建立了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还富起来了,正在向强起来迈进。当前,随着我们所建立的现代文明形态走向定型,我们比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下来,随着我们所建立的现代文明形态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能够得以实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召开了,这对文明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具有的行动纲领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从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党的二十大召开也是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当前,科技革命快速发展,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正在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使人类社会处于文明跃升巨变的临界点。恰在此时,以东升西降为主要特点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同时发生,可以得出判断: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尘埃落定之日,也将是人类全新之文明形态呈现之时。那么,后大变局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态会是怎样的呢?这将关系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到本世纪中叶,当我们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之时,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就意味着,我国所创造的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就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也将对后大变局时代的全新人类文明形态生成产生引领性的影响,从而将有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党的二十大正是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之时,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之际召开的,不仅为世界何去何从提出了中国方案,而且用实际行动部署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将推动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走向发展和成熟,从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切实的贡献。因此,我们认为党的二十大作为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重要会议就具有着重大世界意义,其具有行动纲领意义的报告的作用和影响也同样不局限于中国。

二、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行动纲领

我们把握了党的二十大及其报告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意义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作为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行动纲领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具体内容。

从结构安排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明确大会主题的基础上,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主要是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工作情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变革进行总结。我们认为,虽然这一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进行总结,但是如果从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角度来看,其实也是对新时代以来发展情况和内在逻辑的分析,从而为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主要是对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进行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就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第三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主要是对新发展阶段的党的中心任务进行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后在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内容基础上,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联系起来,从而使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成为了新发展阶段中心任务的内容。

在这一部分中,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进行了安排,指出我们将分两步走,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也对接下来五年以及到二〇三五年的奋斗目标做出了规定。如果从文明发展视角来看,这些内容也同样成为了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战略和目标。

第四部分是对新发展阶段,特别是随后五年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围绕中心任务进行落实的具体对策进行部署。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一点中做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展开说明。

从上述结构内容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理论创新上、使命任务上、战略安排上和具体对策上,都做出了明确安排,从而起到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行动纲领的作用。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四梁八柱”

围绕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战略重点,以坚持完善“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为历史任务,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大使命,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基础工作,部署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安排,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发展确立了“四梁八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以及国内外形势变化,统筹发展和安全逐渐成为了我们党指导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念,并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中,首次将之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通过列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战略部署,既体现了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又使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指导思想在报告结构中得以体现,进而使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战略重点。

关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按照五大文明建设内容来布局的。物质文明建设,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将科教兴国和人才支撑专列一章进行安排,这也是这次报告的一个创新之处,因为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而创新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和人才,所以将科教兴国和人才支撑单列一章,体现了这一战略意图。政治文明建设,也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二部分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两部分内容是按照民主和法治来安排的,其中,具有重大创新性意义的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并对此进行了安排,这是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安排三章进行部署,分别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于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安排了两章内容,分别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前者是为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凸显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指导思想中的安全内容,这是具有创新性意义的结构性安排。后者是关于国防和军队的,这是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是保证我国安全的基础性力量。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推动其完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就意味着,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也就成为了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条件之一。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安排一章对此进行部署, 即“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不论是为了人类发展的未来,还是为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也要求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意味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部分中对此进行了具体部署。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来讲,也同样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安排一章,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进行部署。

在对战略任务进行部署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还专门强调了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并对青年以及青年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四、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重大原则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项重大原则,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应该坚持的重大原则,也是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重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力量问题。中华文明从古典向现代转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成功的,因此,推进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中国形态的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历史逻辑必然的,关系到文明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内部具有多个模块和要素,而且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这就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作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实现方式问题。一百多年来,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构建现代文明过程中,中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的艰难探索,才最终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路径和实现方式,并在历史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系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依靠力量和目的归属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不仅文明的创造依靠人民,而且所创造的文明也是为了人民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获得永恒的力量来源,才能保证其文明发展为了人民这一目的实现。

坚持改革开放,关系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展空间问题。生产力是文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生产力。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实践来看,我们取得最大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在不同条件下和不同国度中,世界各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文明成果,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推动了文明成果的共享,进而共同推动了世界进步。这就意味着开放成为了在当今世界中,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关系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主体意志和创造意识问题。文明创造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同时是不断获得自由的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复兴以及推动现代化建设过程,就是通过不断斗争,从而实现不断摆脱帝国主义奴役、获得独立自主的,不断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正是不断发挥人民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我们取得了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成就。因此,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就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作者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