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1)

近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金为20亿美元,法人代表为刘俊,而该公司100%持股4家子公司,分别是: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销售(广东)有限公司、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和深涛生活服务(广东)有限公司,此次多家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的恒大造车进入了新纪元。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2)

(图片来源自网络)

恒大的造车之路

事实上,对于恒大而言,房地产一直是其支柱产业,也是最被外界熟知的。而从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恒大冰泉等等开始,许家印不甘于仅仅是从事地产的野心开始慢慢凸显,而恒大也逐步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集团。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3)

反观恒大造车之路,事实上从最早开始涉猎该领域至今也不足1年。去年3月份,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年会上称,从2018年开始,恒大要在战略上探索高科技,比如新能源、航天、人工智能……而外界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3个月之后,恒大开始投资堪称众矢之的的FF公司,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4)

彼时贾跃亭领导下的FF只能用满目疮痍来形容,贾跃亭回国难、资金链断裂、员工离职、经费短缺,FF这个烂摊子几乎成了造车新势力中最最不靠谱的。然而6月25日下午FF官方宣布,恒大健康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了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而Smart King全资持有FF香港与FF美国,恒大由此一跃成为FF第一大股东。恒大的入局对于FF而言绝对是雪中送炭,然而,很快恒大又唱了一出釜底抽薪。

恒大和FF的“分家”速度绝对是惊人的,就像是小夫妻昨日结婚今日离一样,而“分家”细节则是恒大用资金换到了一些实体,包括厂房、土地、技术、专利、团队。对此,外界曾一度以为恒大要独自走向造车之路。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5)

很突然的,恒大又被爆出要入主宝沃,虽然很快又被辟谣了。但是在今年1月份,恒大先以9.3亿美元收购NEVS(国能)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成功入主这家总部位于瑞典的全球性电动汽车公司,而后又斥资10.6亿元收购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58.0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在之后又花费10亿牵手柯尼塞格成立新合资公司。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6)

恒大投资造车未来会有多大回报,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投资FF开始,恒大已经花费了超350亿元来构建恒大的造车王国,其财力可见一斑。

恒大为何对造车“执迷不悟”

对于造车而言,短时间内豪掷350亿元是国内所有造车新势力无法匹敌的,毕竟恒大太有钱了!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7)

根据恒大去年上半年财报,恒大在去年上半年实现税后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超125%,相当于平均每天净赚2.8亿元,所以350亿元的长远投资或许对于财大气粗的恒大而言也并不算什么。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8)

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恒大而言,早年其曾花费巨资打造了国内最最奢华的足球队——广州恒大,更是引领中超全面走进新时代,时至今日依然是中超联赛的佼佼者。相关人士表示,恒大就连中国足球都敢投资,它的财力可想而知,它还有什么不敢投资的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俗话说的好“创业容易,守业难”,即使再有钱,作为从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创业者,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许家印相信也依然会将钱花在刀刃上,况且恒大投资足球俱乐部也是有利的,而“品牌”这个隐藏的财富或许更是外界无法衡量的。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9)

而造车,几乎不会为恒大带来更多的品牌价值,恒大的品牌价值目前也足够另外界顶礼膜拜,显然造车图的是“利”。那么造车真的会为恒大带来回报吗?

造车不像盖楼,钱没那么容易赚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10)

目前在车市“寒冬”中,各大主流车企中有不少士气消沉的,如长安、北京现代等等;更有一些不够主流的车企几乎是随时准备折戟沉沙,比如长安DS、神龙、海马等等;而长安铃木、昌河铃木、一汽夏利、一汽华利更成为过去式。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乘用车市场,恒大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存活下去的可能有多大?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11)

当然,许家印对于恒大造车是十分乐观的,早在去年恒大和FF还未分道扬镳之时,许家印曾向外界透露了“小目标”——十年内产能达到500万辆。当然这句话也令外界对这位“外行”充满了“期待”。相关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我国电动车的市场规模大概在600万辆到700万辆之间,而许家印的500万辆确实有点骇人听闻,要知道目前“自主一哥”吉利的年销量也不过150万辆而已。不过,这些都已经不成立了,毕竟当初是在恒大和FF合作的前提下才有的后话。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12)

如今,恒大控股了NEVS,而NEVS拥有的则是萨博的核心技术,而萨博品牌尽管目前仍被不少痴迷者追捧,但是毕竟它是一个很早便黯然离场的品牌,其技术或许对于当下而言早已没有太高的含金量了。而且,造车新势力有几个靠谱的?FF不靠谱,难道NEVS就靠谱了吗?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13)

或许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恒大最大的优势就是财大气粗,而有钱和能造出好车关系也并不紧密。对于当下中国的畸形地产市场而言,只要你能盖出房子,你就能赚钱,这点从恒大、碧桂园、华夏幸福、万科、万达等等大量地产商身上都能看得到。

恒大造车的励志之路(恒大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14)

而造车,它不仅需要技术、设计、品牌,更重要的是文化底蕴,是时间,是产品在逐步投放的过程中一步步换代、升级。尽管目前有一些所谓的互联网汽车热度也比较高,但是其体量相比我国庞大是乘用车市场而言,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或许这些所有品牌的销量总和还比不上一款大众朗逸这一款车,何况恒大 NEVS?

况且,就算恒大造车真的成功了,就能带来巨大的回报?

与中国已经飞速且畸形发展的楼市相比,车市不仅渺小,还十分窘迫。也正是如此,导致了造车的回报相对较低,因为没有房不仅仅是没地方住,结婚生子也都是问题,放眼全中国遍地是房奴,而恒大的房奴更是房奴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但如果你没有车,你可以坐公交,搭出租车,尽管对生活品质会有影响,但完全不足以让你无法生活。

也就在日前,比亚迪刚刚发布了2018年财报,作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车企巨头,比亚迪2018年全年净利润仅为27.9亿元,仅仅是去年恒大10天的战果,或许对于造车,许家印真的想得有点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