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1)

梅瓶是传统名瓷,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瓷中行话“卧器不如坐器,坐器不如立器”,

而立器中又以梅瓶为至尊。

原因何在?除了器形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作用。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2)

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3)

南宋赵德麟在《侯鲭录》一书中,提到梅瓶即经瓶,是一种储酒的容器,后来在大量出土的辽、宋、金、元等墓室壁画中得到了证实。古代,官宦和文人雅士大多嗜酒如命,爱屋及乌,对酒的痴迷自然波及装酒的瓶,梅瓶成诸瓶至尊也顺理成章了。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4)

到了元代,梅瓶作为盛水插花和装酒的功能尤为明显,为摆放沉稳起见,逐渐加大了足部的宽度。到了明宣德,梅瓶的底部更显得宽大壮实,大大加强了搁置的平稳性,故酒置之类的插入架也随之不再施用。

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5)

明代是梅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表现在梅瓶的形制上至此已完全程式化,可以说是梅瓶形制演进史的终结时期;而见之于用途,作为的传统贮酒器具明代的梅瓶已演变为“酒瓶”、“瓶”并成为衡定酒之多少的标准量器,同时又被明之文人雅士当作堂厦插摆大枝花卉的器具而有了新的用途;就器类性质看,斯时的梅瓶在传统的实用器外,又多了摆设观赏一面。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6)

到了清朝,梅瓶几乎只作为陈设器了,瓶形也趋于多样化,还别心裁地在其肩上加环加辅首等等,口也出现五花八门的型制,有蒜头的,撇口的,敞口的等等,尤其亁隆时花样更多,少了唐宋时崇尚的简朴美。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7)

梅瓶自诞生以来就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深受他们的喜爱,在瓶类中有着其他瓶器所无法替代的地位。我们知道,古陶瓷界受人追捧的国宝级文物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现分别藏于扬州市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和北京颐和园,十几年前,早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尚未创天价前,此梅瓶已被业内人士估价八亿元,这只是估价,真正的国宝是无价的!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8)

从梅瓶的诞生、发展到演变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细数所有的瓶罐演变史,

没有一件可以和梅瓶相匹敌的,

也从另一侧面证实,梅瓶的至尊地位无可替代!

瓶中第一器型梅瓶(瓶中至尊梅瓶)(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