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

林洙

1962年,一则婚讯在清华大学乃至于北京的学术圈引发了轩然大波,听到信的人很多勃然大怒,甚至有资深学者宣称要与新郎绝交。

到底是什么样的婚姻,竟然在斯文、雅静的清华校园引发这样的争议呢?

原来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再婚了。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

林徽因

此时的梁思成61岁,他的原配妻子、同样身为著名建筑学家的林徽因在七年前离世,他已经做了2000多个日子的鳏夫。

年过花甲的梁思成,早年因车祸造成的腿部残疾,已经愈发严重,连带颈椎病痛一起,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不便。

除此之外,这七年来,梁思成一直照料着林徽因的生母何雪媛,妻子虽然早已不在了,但他依然奉养岳母如亲母。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3)

林徽因

原本因为这些因素,梁思成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大多支持他再婚,晚年伴侣也好生活伙伴也好,寻一妥帖良人为伴就好。

所以梁思成再婚时,在清华大学引发的争议,绝非因为别人吹毛求疵,以为他背叛了和“民国女神”的爱情。

引发争议的矛盾点,主要还是集中在梁思成的再婚对象——林洙身上。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4)

左为林洙

对清华大学的师生乃至于梁思成所处的建筑业来说,林洙并不是一个陌生人,从某种角度讲,她甚至算得上名气不小。

虽然林洙为人所知,绝非林徽因那样源于她的学术贡献、才华作品和女神容颜。

林洙的“名气”,是因为她在第一段婚姻中表现出的功利、拜金,以及对前夫的狠心、绝情。

沈从文算是性格温和的老好人,但在评价林洙时,也用了很重的负面评价“拜金女”,简而言之林洙做事就是为了钱。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5)

林徽因和梁思成

梁思成公布与林洙的婚讯后,知道林洙过往的人一片哗然,和梁思成有多年交情的著名清华学者张奚若甚至与之绝交。

梁思成的兄弟姐妹们也联名写信,反对这桩婚事,甚至有传闻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对儿女也因此和老父亲决裂。

此时的林洙也不过34岁,到底做了什么事,让一群见惯了世间百态的学者专家对她有如此低的评价,甚至对梁思成都迁怒起来?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6)

前排左一沈从文后排左一程应铨前排中间林洙

林洙是跟随未婚夫程应铨来到清华的,后者得到建筑系的空缺,双方父母不希望两人分隔两地。

于是林洙便跟随未婚夫的脚步,到了清华大学,一面准备婚事,一面报考先修班。

林洙家是福建人,和林徽因的娘家有些关系,林父和林徽因算是旧识,在女儿前往北京后,林父写信给林徽因,请求照顾提携一二。

1947年12月林徽因由于肺病转移,不得不做了肾脏切除手术,这一身病痛是她和梁思成15年考察2738处古建筑伟业的副产品。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7)

病中的林徽因

所以当林徽因接受林洙父亲的请托,邀请这个年轻女孩来自己家中时,她刚从死神的阴影下逃脱不久,绝代风华也难掩憔悴羸弱。

林徽因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同乡”,微笑着与之侃侃而谈,主题是中国古建筑,内容多是取自《周礼》。

曾经也以优等生和沪上时髦女郎自居的林洙,自信心遭到了毕生难忘的碾压。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8)

左为林徽因母亲右为林徽因后排梁思成

林洙从没想过,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既有美丽的皮囊,又有优雅的谈吐,头脑和知识更处于她根本无法理解的维度。

两人交谈时,一个干练整洁的女佣,侍奉在一侧。

虽然林洙也知道这是因为林徽因的身体还很虚弱,简单的起居都需要人照顾。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9)

右为林洙

但她从林徽因接受服侍时从容的举止就明白,眼前的女士,是个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中的千金小姐,成婚后一样过着这样的生活。

她的丈夫必然对她千依百顺、爱若至宝,才让她在年过不惑、身患重病时,还是如此风采照人,不见一丝凄凉悲苦。

面对着林徽因,林洙不由得感到自惭形秽,甚至心中都产生出那么一股莫名其妙地嫉妒来。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0)

林徽因

她望着客厅墙壁上挂着的林徽因的照片,心中掠过一个想法:也没有照片上那么美嘛。

全然不顾林徽因刚从切割器官的大手术中恢复不久,身体还十分虚弱,自然不如年轻时那么容光焕发。

林徽因和林洙的谈话并不是为了炫技,她是看了林父的书信,以为林洙真的有志于建筑学,于是检验了一下她的知识程度。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1)

左为林徽因母亲中间林徽因右为梁思成

考察之后,林徽因意识到女孩的水平,距离考上建筑系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向她建议了颇为繁重的补课计划,并且答应可以亲自为她补习。

林徽因基于同姓同乡的情意,不顾病体和繁重的工作,愿意抽出时间给林洙补课,但没过多久,这份心意却成了林洙的负担。

来到清华大学之后,林洙接触的人几乎全部都是从各地集中于此的精英,他们对学术有无限的热情,对理想有超绝的执着。

林洙在自己的家乡和高中之前,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求学之路,在各方面都算是中上等。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2)

林洙和她的孩子

也是因为她条件素质都不错,才能和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程应铨订婚。

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前,在普通人中算是优秀的林洙是相当自信的,直到她走进清华精英的世界,能够自我满足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林洙学不下去林徽因给她安排的功课,晦涩难懂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英文一样,让她读起来宛如天书。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3)

林徽因和孩子们

她也不想长时间和林徽因相对,毕竟她这样外表平平、智力平平的人,在林徽因面前,那种自卑感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林洙从不是一个会委屈自己的人,对林徽因尽量敬而远之,毕竟林徽因只要看见她,就会问她功课进度,她实在无言以对。

功课跟不上,林洙考清华建筑系的梦想也就无从谈起,好在她来到清华还有另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完婚。

林洙的未婚夫程应铨倒是名符其实的建筑学后起之秀,梁思成林徽因的得力助手。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4)

程应铨

程应铨是中央大学建筑系的高才生,1944年应征作为英语翻译前往缅甸前线。

抗战胜利后,程应铨复员去昆明探望他的哥哥、历史学者程应镠,后者当时在昆明私立天祥中学任教,林洙当时正是他的学生。

程应铨和林洙在程应镠的介绍下相识,很快就谈婚论嫁定下亲事,后来经沈从文的推荐,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当时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梁思成、林徽因主持的中国营造学社。

因为程应铨在城市规划与建筑思想上的艺术眼光,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很赏识这个青年学者。

程应铨之前没有执教经历,梁思成慷慨又亲切地帮助这个后辈适应教学,程应铨自己也很有天分,很快成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所以在林洙深感清华大学仿佛自带结界,拒绝她进入融入时,程应铨却几乎毫无障碍的成为清华真正的一份子。

1949年,程应铨在清华大学的工作已经渐渐上了轨道,生活也稳定下来,而林洙考上清华的希望越来越小,两人的婚事便提上日程。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5)

程应铨

这份婚约在当时可谓是毫无阻碍,程应铨林洙年貌相当,双方父母认同,业已订婚了几年,男方事业有成,女方也年满21,水到渠成。

至于林洙的求学计划,实际上当时林洙如果坚持上学,即使结婚也不会影响资格,完全是她自己已经放弃了而已。

婚后程应铨帮林洙在某国家机关找了一份绘图员的工作,林洙也算是成了职业女性,没有耽于家事成为家庭妇女。

但建国之初,绘图工作量相当繁重,林洙不耐辛苦便又在丈夫的奔走下,在清华当了一名管理员,事少离家近。

程应铨的事业则在这阶段进入高速提升期。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6)

中间为林洙,前排坐者为梁思成

程应铨因为外语水平出色,业务能力扎实,开始翻译一些高水平的建筑学著作,填补了国内建筑艺术方面的某些空白。

这些翻译作品不但给程应铨带来学术层面的声誉,也获得了不菲的稿费,大笔收入让林洙十分满意。

婚后两人生了一儿一女,林洙还把自己的母亲从老家接来,在北京安了家,她作为清华教工收入有限,优渥的生活主要靠程应铨的收入。

林洙曾经说过,她和程应铨的婚姻只有两件事让她满意,一是程应铨出版作品获得的稿费,一是程应铨作为建筑家代表出访欧洲。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7)

梁思成林徽因

这赤裸裸的表达,让程应铨一家都终生难忘。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再也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于北京同仁医院病逝,享年51岁。

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举行,大多是学术名流,其中就有因梁思成再婚与他绝交的张奚若。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8)

林徽因的墓碑

林徽因去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秀丽花圈的汉白玉。

这块墓碑是梁思成亲手设计而成,这是他对妻子最后的怀恋。

相识三十余载,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纯粹、厚重、无限包容,林徽因对梁思成则是理解、促进、携手并肩。

两人宛如两棵并肩而立的木棉,始终并驾齐驱又相映生辉。

对认识他们俩的人来说,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伴,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黄金搭档,也是凡人心中爱情生活的至高模板。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19)

林洙和梁思成

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过了很长时间的单身生活,久到他的家人朋友们都鼓励他寻找伴侣,开始新的生活。

梁思成倒也不是不想,一开始,他的目光还是停留在和林徽因略有几分相似的对象身上,也就是家世、学识、外表都出色的女性。

可是看来看去,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或者该说他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同样类型的女性能及得上林徽因的确实难得。

如果各方面条件确实出色,也不会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年过半百、身体老病的梁思成身上。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0)

林洙和梁思成

毕竟梁思成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靠男性魅力或者甜言蜜语俘虏女性的男人。

梁思成渐渐也明白自己再婚择偶的困难,高不成低不就,于是他也修正了对再婚对象的要求。

梁思成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可以在生活上照顾他,让他安度晚年的伙伴。

最好年轻些,毕竟他和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不是体弱就是年高,都需要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才能照顾妥当。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1)

梁思成

也不能年龄太小,毕竟年纪小的女孩要么不会照顾人要么心容易野,他好歹也是著名学者,家里的人还是需要安分。

想通前后之后,梁思成赫然发现,自己身边竟然有个完美的人选,就是清华分配给他的工作人员——林洙。

此时已经是1962年,四年前林洙的丈夫程应铨因为一些原因一度失去了教职。

程应铨刚一出事,林洙毫不犹豫地和程应铨离婚,并把两个孩子改姓林,且禁止程应铨见孩子。

离婚时两人成婚已有9年,相识更超过10年,除了孕育了两个生命,林洙多年来调动工作、接娘家人进京全都是靠程应铨操持。

在出事之前,两人生活也算平顺安稳,既没桃色花边,也无家暴风声,程应铨专心学术,林洙相夫教子。

虽然周边的人都觉得林洙这样的教工略配不上程应铨这样的青年才俊,但也没人会多管闲事。

结果这对“同林鸟”甫一遭难,林洙便立刻抛弃了程应铨“独自飞”,不由得让人大跌眼镜。

林洙离婚前,因为程应铨的关系,作为教工主要是为建筑系服务,她也就因此被分配给梁思成作为工作人员。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2)

林徽因梁思成

因为有当年林徽因的渊源以及程应铨作为梁思成助手的情面,林洙为梁思成工作时非常卖力。

除了本职工作,林洙还妥帖地照顾起梁思成的起居,后来甚至把照顾梁思成岳母何雪媛的担子也分担了不少。

梁思成想通自己所需之后,立刻意识到林洙就是完美的人选,他越想越靠谱,干脆自己写了信向林洙表白。

林洙接到告白信后又惊又喜,她从没想到那个如高峰般让自己仰望的男人会向自己表白甚至求婚。

林洙拿着信,仿佛穿越回十几年前,她到北京不久,自信心刚在林徽因那里得到暴击,便遇到一个身材不高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

看到林洙,他微笑着说:这么漂亮的姑娘,就是林家小姐吧。

那一刻,林洙窥视女神而产生的自卑被治愈了不少,当知道那个男子就是林徽因的丈夫时,她更是有种莫名的窃喜。

虽然她也理智地想到,对方比她大27岁,说这句话时,只怕真的把她当成是女儿那样的小姑娘。

但林洙确实从来没有忘记,在林徽因丈夫的眼中,自己一样也是“漂亮的林家小姐”。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3)

后排梁思成、左一林徽因、右一何雪媛

当然,就是没有这份埋在心底的秘密,林洙也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梁思成的表白。

要知道梁思成当时是“副部级”待遇,被称为“中国建筑第一人”,成为他的妻子,自己烦恼的一切都能消失,梦想的一切都能实现。

于是两人结婚了,虽然引起很多非议,但梁思成何时在乎过旁人对他婚姻生活的指指点点,无论哪一段婚姻他都是遵从本心的活着。

只不过在和林徽因的婚姻里,梁思成本心的核心是林徽因;在和林洙的婚姻里,他的本心终于轮到了他自己。

和林洙结婚后,梁思成很明白的让林洙知道,他要的是妥帖的照顾、生活的安宁,不要有任何事情牵扯他的精力。

这个“任何事情”包括林洙自己和林洙与前夫的一对儿女。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4)

林洙和孩子

梁思成和林洙成婚时的居所是清华大学分配给他的一栋二层小楼,房间很多,但梁思成很快就不允许林洙的儿女林彤林哲和他们住在一起。

主要是这两个孩子年纪还小,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时候,梁思成受不得年轻孩子的淘气。

再加上林洙的儿子是个性格跳脱毛躁的学渣,成绩让梁思成这种学霸难以忍受,生活邋遢也让习惯了精致日子的梁思成不满。

一个年过花甲的学术权威,在家里为了继子的不及格成绩单和弄脏的浴缸烦恼,确实也不是梁思成想过的日子。

于是梁思成每月拿出80元生活费,让一对继子继女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周能来他家里待几个小时洗澡。

这样苛刻的条件,林洙也接受下来,原因无他,她不敢也不能和梁思成翻脸,因为她已经无路可退。

和程应铨的婚变已经让她声名狼藉,再失去梁思成这棵大树,清华虽大,也不会再有她的立锥之地。

林洙咬咬牙,忍耐了一切。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5)

林洙和孩子

无论是梁思成晚年的病痛和无妄之灾,还是林徽因母亲何雪媛本就怪癖的性子,她都摆着笑脸撑了过去。

无论是林徽因女儿梁再冰因林洙抹掉母亲痕迹扇在她脸上的耳光,还是梁思成对此轻飘飘的不闻不问,林洙也轻抚面颊,挺了过去。

无论是儿女失去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是清华大学削减她作为梁思成遗孀的待遇,她也低下头认了命。

在这过程中,她侍奉梁思成走完了71岁的人生,得到一句“这些年多亏了林洙”。

梁思成死后,她也照顾着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走完了人生路程。

如果林洙和这些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到此为止,那些多年来给她白眼、对她恶评的人也许还会暗道一声惭愧。

毕竟这样艰难的日子,一个女人撑了十几年真心不易,任何人再对她指指点点,可谓是过于刻薄。

偏偏时间走到21世纪后,年过古稀的林洙又来了一次反转。

梁思成去世后,林洙作为遗孀也好作为工作人员也罢,无论哪方面的职责都让她进行了对梁思成遗物遗作的整理和保存。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6)

林洙和梁思成

这项工作在电脑没有普及、生活空间狭小的年代殊为不易,林洙凭借这份功劳原本可以在学术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结果林洙借林徽因在21世纪的热度,把梁思成林徽因的遗物拿去拍卖。

除了学术资料和手稿,林徽因的嫁妆、结婚礼物、订婚证书和梁思成的毕业证,都被林洙送上了拍卖桌。

这场闹剧,造成学术资料失落不过证明了林洙的无知;对林徽因私人物品的大肆炒作,实在是林洙吃相难看。

林洙与林徽因合影(消费丈夫梁思成)(27)

林徽因梁思成

这些藏品林林总总加在一起起码卖了几百万,林洙还借机出书,大肆宣扬她和花甲之年梁思成度过的十年是如何男欢女爱。

对和她有半师之恩的林徽因,林洙除了拼命消费外,还频繁贬低,虽然翻来覆去也就是林徽因不做家务不是好太太或长得不如照片好看。

对一个青史留名的建筑学家来说,这样的贬低,不只毫无杀伤力,而且无耻可笑。

林洙用了几十本出版物,想把人生偷梁换柱,洗白当年所受的冷眼和耻辱,殊不知最终是让所有人叹一声沈从文当年慧眼如炬:

林洙就是爱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