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

8月5日下午,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

《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

以因地制宜、多层联动、

面向实施为总体原则,

划定了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

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

湛茂都市圈“五大都市圈”

从生态系统与农业空间、交通系统、

公服设施和产业“四大领域”

为各都市圈开展协同合作提供协调指引。

此举在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

提供策略指导的同时,

进一步引导城市间

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全力推动建设世界一流都市圈。

根据《指引》,珠西都市圈聚焦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全域。构建“一极三核多节点、内联外接多轴带、蓝绿网络高品质”的“多中心环布式”都市圈结构。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1)

图片来源:广东地理微信号

“一极”是珠海中心城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三核”是中山城区(包括火炬区、翠亨新区等)、江门城区(包括江门高新区等)、珠海高栏港与江门银湖湾等形成的三个发展核,提升一极三核发展能级,承载区域高端功能。“多节点”包括珠海、中山、江门等重要城市和产业功能平台,逐步启动建设珠海鹤洲市级中心,以功能平台参与区域竞合。

珠海高新区建设发展30年来,

其成立、发展、壮大过程

始终贯穿着建设区域

融合互动发展这一主线。

随着《指引》的出炉,

珠海高新区迎来了重大的

战略利好和发展利好。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2)

从空间格局和交通体系来看,珠海高新区将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黄金交汇点。

《指引》指出,要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依托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桥,构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沿西江打造高质量发展带,沿海岸打造创新集聚走廊。

实际上珠海高新区正位于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与沿海岸带创新集聚走廊交汇点,空间规划也进一步夯实了珠海高新区是珠江西岸区域交通中心、珠中江东部超级交通枢纽、珠海东部门户地位,是融通广州、深圳、珠西“三大都市圈”的重要交汇地。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3)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4)

轨道交通方面

除现有的广珠城际轨道外,高新区正全力对接服务1条高铁(深珠高铁)、4条城际铁路(深珠城际、南中珠城际、珠斗城际、广珠城际)和2条城市轨道(2号线、10号线)规划建设,谋划开展珠海北站及后环站两大轨道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

港口航运方面

积极提升唐家港水上客运枢纽功能,推动开通与深圳“水上巴士”航线,实现与深圳蛇口港40分钟通达,配套建设商业、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打造港城一体水上综合交通新枢纽。

高快速路方面

“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加快完善,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贯穿高新区境内,离深中通道落脚点20公里,是正在规划的深南高速、中山东部外环高速等高速路网的交集点。珠海市内金琴快线、兴业快线东西段等重大路网纵横区内。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5)

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来看,珠海高新区将成为大湾区创新走廊重要承载区。

根据《指引》,珠西都市圈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工业载体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在广州都市圈板块中强调要“积极对接珠海、澳门,联动珠海高新区等创新平台,共同打造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6)

珠海高新区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区域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2021年珠海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上升至第17位。拥有“天琴计划”、广东省南方海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均排名全市第一。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7)

建成人工智能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信创产业园等省级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连续5年实现15%以上增长,是珠海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连续7个季度实现20%以上增长,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列入广东省制造业“十四五”规划。

出台人才友好青年友好“六无忧”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培育中外院士20余名,集聚全市1/3的国家级、省级高端紧缺人才和全市1/4市级高层次及青优人才,拥有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知名高等院校,在校师生超7万人。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8)

接下来,高新区将深入实施创新发展主导战略,坚持“产业第一”,通过实施新兴产业集聚、招大育强跃升、科技创新突破、工业净地倍增、园区树标提质和营商环境重塑等工程,进一步做强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全面打好打赢产业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从民生保障和公服设施来看,珠海高新区将成为未来型城市新中心。

《指引》提出,要以珠海为引擎推动跨界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在深珠合作示范区探索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跨界生活服务设施共享示范区,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卡通”,打造“30分钟生活圈”。加强区域级教育、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在珠中、中江、江珠交界处的人口密集地区,探索联合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其实早在4月6日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上重磅发布的“1 5 3”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文件中,已明确要将高新区建设高品位产城融合典范。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9)

当前,高新区正以后环片区为启动区建设未来科技城,打造未来产业超级孵化器和应用试验场,规划建设60万平方米金银湾超级总部基地,打造珠海“硅湾”和科技文化新地标。深入实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提升行动,与文园中学合作办学建设文园中学礼和校区。深入推进健康高新建设,与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合作共建高新区人民医院,在北围动工新建高水平三甲医院,规划建设珠海市科技馆和高新区青少年宫、体育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体设施,形成与高新区未来定位和发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务格局。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10)

从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来看,珠海高新区将成为绿色低碳、美丽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家园。

《指引》强调,要共护“江海绿核,多廊多节点”生态安全格局、共育复合生态韧性缓冲带,协调跨区域用水治水,以蓝绿网络共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为都市圈提供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保障及高品质的休闲共享功能。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11)

珠中江“江海绿核,多廊多节点”生态安全格局中,高新区位于凤凰山、五桂山构成的区域生态核心,以及珠江入海口、区内重要排洪体系构成的组团式水生态廊道和区域线性绿地连接而成的万里碧道,以及由区内红树林、湿地、滨海公园、水库、滞蓄洪区多接点构成的生态分区管控体系。

高新区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均超50%,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056吨标准煤,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唐家湾镇获评广东省森林小镇,建成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形成森林公园、文体公园、滨海公园交错有致的全域公园体系。

珠海南北新区规划(珠西都市圈最新规划出炉)(12)

接下来,高新区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做好“双控”“双碳”工作,系统推进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加强水、大气、土壤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推动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

三十而立风华茂,

勇当龙头再出发。

高新区

将当前成绩巩固为长期成效、

将战略机遇转化为战略优势,

担当起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的使命,

奋力向千亿级产业园区迈进!

来源/高新区党政办

编辑/黄子洋

责任编辑/范鑫海

三审/沈志豪、刘智鹏

终审/杨利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