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三团演出大河安澜(也许是一丑遮了百俊)

豫剧三团演出大河安澜(也许是一丑遮了百俊)(1)

倍受关注的河南豫剧院三团主创的《大河安澜》2022年9月12日晚19:30分在河南省艺术中心再次上演了,同时运用多媒体网上直播。这个剧目是三团为了参加第13届中国艺术节倾力打造的,历经半年,七易其稿,反复打磨。在演出前,河南戏曲界大佬们纷纷代言力推。有说也是贾文龙团长封关之作,三团三位梅花奖获得者贾文龙、杨红霞、刘雯卉联袂主演。其中贾文龙一人分饰两角,也是豫剧剧场里少有的。

《大河安澜》主题是对黄河坝头村父子三代守河人史诗般故事的戏曲表现。1958年抗美援朝复退军人刘大河回村,因为他养父是守河人,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没有立功受奖、也没有入党,回来很没有面子,老支书分配他到黄河大堤上守河。1968年,郑州师范毕业的姑娘安澜因受父亲被定为特务而流落到黄河边,不幸落水,被刘大河救起,其实是给大河送来一个媳妇,在相亲的撮合下,和大河结婚并生子刘大堤。

1988年乡村女教师安澜的事迹被《河南日报》报道,外逃的父亲回来寻女,却要拆散刘大河夫妻。安澜不知道内情,走后刘大河堵漏堤而牺牲。1994年安澜回国,得知儿子刘大堤已经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师,刘家第三代由守河人变成治河人。母子解除误会,相认。小浪底调沙,刘大堤去龙头滩水文站测量,险遭不幸。妻子桂兰和母亲担心,都想让刘大堤放弃治河工作,刘大堤在父亲坟头想来想去,还是要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守好、治好黄河。

豫剧三团演出大河安澜(也许是一丑遮了百俊)(2)

守河人刘大河

看了这个剧目,让人想起两部电影。一部是由富大龙、朱媛媛主演的守林员的故事改编的《天狗》,一部是由刘烨、宫哲主演的《守岛人》。如果这个守河人的故事拍成电影,一定会很成功,获奖会不亚于以上两部获奖电影的。

豫剧《大河安澜》制作团队精良,LED背景场面宏大,交响乐队伴奏气势恢宏,给人视觉感染力、心灵冲击力、听觉震撼力都毋庸置疑。三位梅花奖同框竞技,王丹、盛红林、蒿红伟等主演助力,唱腔流派纷呈,给人大饱眼福、耳福。剧中把《黄河号子》《志愿军军歌》和《我的祖国》《希望的田野上》歌曲等元素融入,给人以新奇,回味。贾文龙团长一人扮演刘大河、刘大堤父子二人,拿捏得体,演技精湛。如用黄继光炸碉堡的动作去抓老鼠,用武大郎矮子步、劈叉等戏曲功夫表现抗洪等,也是创新。

在直播时有网友评论说,唱腔、唱词给人印象不深。我感觉不全是这样,比如前半场刘大河接受守河任务,上堤前四句唱腔有《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的《今日痛饮庆功酒》的味道。王丹主演的二婶真有《朝阳沟》中二大娘的味道,特别是说和刘大河、安澜结婚的唱腔《这一件大好事老天爷都夸》给人印象颇深。要说今后流行的唱段估计还是贾文龙后半场的刘大堤介绍“数字黄河”时的一段唱。而杨红霞演的安澜唱段《一辈子守大堤死也安澜》仿佛《香魂女》里咏叹调再现。如果该剧在春晚上演出,陈俐珉演的七宝的口头禅“你还是说点旁啥吧”估计会成为年度流行语的

豫剧三团演出大河安澜(也许是一丑遮了百俊)(3)

三朵梅花奖同框

如果说该剧有不足,那就是大河、安澜分别时,没有表现出二人的不同情绪,这段词不凝练。还有安澜父亲拿着《河南日报》回来找安澜,说有幸看到这篇报道,我孤陋寡闻地问一下编导,你们能确认1988年在外国能看到《河南日报》吗?更大的不妥是安澜父亲这个角色的设计,一个民族资本家在1968年被确定为特务,咋能从郑州跑到外国的?而且在外国又继承遗产成为了资本家。这就有点电影《牧马人》和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情节了。在《牧马人》中许灵均父亲找到他时,对儿媳妇是喜爱的,而这个安澜父亲却不喜欢女儿的救命恩人,还要拆散这对鸳鸯,这难道是资本家的本性吗?如果一个特务到外国轻而易举地成为新的资本家,就没有《北京人在纽约》里王启明的创业艰辛了。

文坛上总有一种崇外情感,仿佛中国人只要到外国特别是西方就很快成为成功人士。如果真是这样,我们那么多留学生就不会去餐馆打工刷盘子,都会像《中国合伙人》里成东青和孟晓骏一样去攻陷美国了。

豫剧三团演出大河安澜(也许是一丑遮了百俊)(4)

老丈人和女婿的对话

《大河安澜》确实是一部佳作,相信能够获得这次中国艺术节大奖,续写豫剧三团的辉煌。如果真的落选,估计就是这个安澜父亲这个失败的角色带来的。因为当代中国,崇拜西方的时代已经过时了。豫剧《大河安澜》虽然已经千般好万般俊了,古语“一俊遮百丑”,可现代社会却是“一丑遮百俊”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