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

我们会在怎样的时候相信爱情呢?

对方懒、脾气差、性情阴晴不定、作息不正常,腿毛还特别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另一方还孜孜不倦地守护着彼此,等着她脾气爆发,又小心安抚好,这究竟是人类的病态还是恋爱的常态,像Y老师这样的中年少女是没有机会感受了。

但是就是今年茶季的一个不小心,居然在等待一个晚生种下山的过程中看到了那种充满了被爱情折磨的玄学。

她就是我们今晚的主角,枫树窠雀舌。

得知枫树窠有雀舌这件事,是早在17年“有种”专题时采访山场主人陈守彪,记得他当时说了一句又诚恳又凡尔赛的话让我至今难忘,“名丛这个东西,你们应该先去问问别人家有什么品种,都了解完之后再来我们家找空缺的。”

就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像相声里背菜名一般一口气说了近三十个品种,其中就有雀舌。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

▲山场主人陈守彪

无奈,当时Y老师还年轻,你们懂的,年轻时候的肤浅就是喜欢装深沉,一切跟“香”有关的茶类似乎都被我们放到鄙视链的比较级里,内心是排斥的,于是关于雀舌这个名丛就这么被我们暂且冷落在一边。

后来,随着对名丛的了解,以及Y老师年龄老化后的肤浅转型,再次关注到雀舌这个品种的时候,发现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正岩核心范围内依然保留种植这个名丛的,似乎就是天心明月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2)

无奈,他们家山场太多,品种种植分布面积也广,做了几期内容都没有遇到雀舌山场的交集,毕竟枫树窠可不是一个家门口散步就能走得到的山场,这件事就一直这么被耽搁了。

直到今年,在我百折不挠的纠缠下,陈守彪终于鼓起勇气松了口。

然而,就因为雀舌这个大小姐懒觉睡得实在太久,今年茶季大部分人家大概在5月6、7号左右就开始收山,雀舌正式的采摘时间是在5月14日,以至于熬到山场主人繁忙的公务事业没有办法在武夷山等到她的收成,于是这一次的巡山就由陈守彪的母亲邱芳仙邱姐,带着我们去看什么才是“公主命”与“公主病”并存的“大小姐”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3)

▲山场主人:邱芳仙

说起来这算是武夷山一家三口都带我们爬过山的唯二两家人

#01

大小姐的“公主命”:枫树窠山场

如果说昨天推文里品种特征的科普介绍是描绘雀舌的“公主病”的话,今天山场的解剖就是坐实了本次出场的这位大小姐“爹够硬”的“公主命”。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4)

▲枫树窠雀舌卫星图

枫树窠这个山场岩茶教室的老粉丝应该不陌生。

沿慧苑寺对面的小路一路走到头,向南边的崖壁走上去是古井,沿着北边的崖壁爬到头就是枫树窠。如此说来枫树窠和古井可以算的上是慧苑坑的绝代双娇。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5)

▲慧苑小路

爬到枫树窠顶上,对面的就是古井和远香一路的山场。

和古井一带背靠三仰峰不同,枫树窠的山场是落在山顶的坑里,因此虽然都是落在坑里的茶,但是枫树窠的茶总是多一点空气通透的阳光气息,这是我喜欢的气息。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6)

▲站在枫树窠的岗顶,对面就是景区最高的三仰峰,三仰峰半坡上的山场就是著名的古井-苑香-竹窠一线的山场。

枫树窠最著名的山场大概就是那一片公认的百年老丛,这片山场,陈首彪把它称之为“大湾”,听上去就像大王,不明觉厉的厉害。

大湾的百年老丛是慧苑组的宝贝,好多户人家都有,我们也和大家分享过好几期的专题,算是枫树窠最具代表性的山场,天心明月作为慧苑的大户,自然也有一杯羹。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7)

▲著名的枫树窠老丛山场

作为大大户来说,最拉逼的地方在于,在一个老丛和肉桂值钱的山场,他种了非常多的小品种,允许我稍微的卖点关子,今天的聚光灯还是先放到主角雀舌的头上。

天心明月的雀舌山场其实离大湾的直线距离不到300米,从百年老丛的山场翻过一个小小的垭口,就到了他们家的枫树窠品种园,在这片20来亩的山场里,他们种了5个品种。这片雀舌种在枫树窠一片山坳的坡地上,属于武夷山茶人最爱的半阴半阳的地形。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8)

▲枫树窠雀舌山场

土壤是慧苑坑典型的灰棕色沙砾土。

总而言之一句话,日照时间,生态、土壤地形武夷山山场的顶配也就不过如此了,而这样的地方拿来种雀舌,我只能给天心明月点个赞。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9)

▲台阶边上的崖壁,正在风化的过程。

说起来这次前往枫树窠的经历也是很磨人的。

原本计划5月9日巡山,因为下雨顺延一天,10号、12号……Y老师每天设置了早晨六点的闹钟,早起这件事对于熬夜养生的中年人来说就是一个酷刑,足足熬了三个扑空的酷刑之后,就在我一度准备放弃这个“孽障”的时候,终于在“来都来了”的糊弄哲学思维里,盼来了一个晴天的14日。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0)

▲连续几天的降雨,慧苑寺门口的溪水大了不少

跟我们一样挣扎的还有老板娘本娘。

邱姐无奈的告诉我们,最痛苦的不是大采时的带山,而是带完山之后刚休息两天,终于觉得要结束了又开始带山,这个时候精神和躯体都是最疲惫的。“如果我是带着一群二三十人的队伍上山可能还有点力气,我就带着两个人上山,就更提不起劲了。”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1)

我们一班人马就这么丧丧的爬着山,可当我们看到枫树窠雀舌的那瞬间,顿时有了一种“大喜的日子”来临的那种雀跃。

可这种雀跃过后又带着一丝丝悲伤,陈守彪说,这片茶看着多,但是每年也不过就是四十来斤的精茶,经济效益不高,做起来又特别麻烦,采摘也是“搞死人”的,去十来个工人一天也采不出什么,每年很多都来不及采摘直接留在山上。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2)

▲雀舌的树形不大,种了30多年,看上去也就是细细一丛

于是这几年,他也准备逐渐的套种,改种一些肉桂会省事很多。

哪怕被嫌弃,可依然会被人喜欢,可还是被嫌弃,就是一种“正在消失”的命运,结局就看“喜欢”能不能覆盖掉那个“被嫌弃”的部分。

#02

贵妇们最爱的香气是怎样的?

这期跟大家分享的枫树窠雀舌实属难得,去年因为减产数量不多已经卖空了,今年的茶虽然我们预订了但肯定也得等到明年才更适口。

为了让大家在最应景的时间感受到独特的品种,我们翻出来陈守彪家2019年份的枫树窠雀舌,无复焙存放至今也就仅剩十来斤的数量,仅供大家品尝。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3)

无论是干茶阶段、还是冲泡后氲开的状态,雀舌的叶底辨识度很高,叶张很细小,冲泡之后还会像一张张“开口笑”似的往两端上翘,那个流畅的抛物线像是美女的凤眼,也像是画了眉的柳叶,一副活脱脱“大小姐”上妆出门啦的动态感。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4)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5)

▲上图是干茶时的条索,下图是浸泡后张开的叶面

至于雀舌的滋味,也是特别明显的。

前两水是清晰调的茉莉花香弥漫空中,驻留唇齿,因为这次跟大家分享的是2019年份的雀舌,所以在一定时间的转换下,浓郁的茶汤滋味中略微融入一丝晚香玉与安息香,让茶汤蜕变得质感更加饱满油润,还有一点深色奥妙的性感。

像是身材管理极好的“大小姐”,在用香气来弥补身体上丰腴玲珑的脂肪感,特别高级。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6)

四五水过后,开始上扬的是熟悉的漫山遍野的野百合,山场气息像是一幅用白花勾勒点缀出的风情,画中的白花是喝香槟时绵密的气泡,在舌尖绽开,像是漫天的星星在舌面闪灼光芒,入口后的留香是淡雅纯美的栀子花香,香气是湿润的,润得让人直接能感受到它的流动感。

慢慢的,就是这种白花调的流动感跟木质味的缓缓融合。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7)

▲枫树窠的这片雀舌树龄有30年,雀舌的树形不大,30年也就是小小一株,但是枝干上也爬满了苔藓和寄生的韦瓦

说到这里,Y老师想起前两天一粉丝跟我反馈关于品种的共性,“过于寡淡,特征不够突出”。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文章中表达过很多,跟水仙肉桂的特征相比,大部分品种都是比较极端的。

要么某个特征太凸显让大家觉得它不够和谐,要么就是总体上极其内敛,几乎感受不到性格的存在。可就是这些微小的改变,却可以让你感受到品种世界里五彩斑斓的微妙。

仙岩谷龙顶雀舌(天心明月的枫树窠雀舌)(18)

这款枫树窠雀舌现在的这个阶段一定不是它香气最佳的状态,但是山场和时间对滋味的加持,让它的当下变得依然无法被取代。所以有时候放下对某种滋味固执的设限,就是从尝试更多滋味的花样开始,去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