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背景图(诗经043之邶风新台)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很多女子在出嫁之前是没有见过自己的夫君的,这种“盲婚哑嫁”的形式也导致了很多的婚姻悲剧,有的是因为媒婆巧舌如簧,黑的说成白的,也有的是因为父母只重视利益不在意女婿的品行。今天这首《新台》,就为我们讲述了古代的一场婚姻诈骗:一个对婚姻充满美好期待的年轻女子,最终却只能嫁给一个像蛤蟆一样丑陋的男人。

诗经邶风背景图(诗经043之邶风新台)(1)

手写《诗经·邶风·新台》

第一节的“新台有泚,河水弥弥”和第二节的“新台有洒,河水浼浼”,都是形容新台建得又高又大,恢弘气派,新台之下的河水丰盈充沛,这样的场景也让人对未来生出无限美好的期待。“燕婉之求,蘧篨不鲜”和“燕婉之求,蘧篨不殄”这两段,却向我们陈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女子本以为自己能有一段美好的婚姻,最终却只能嫁给一个品行不端,长得像蛤蟆一样丑陋的驼背人。

诗经邶风背景图(诗经043之邶风新台)(2)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设好了渔网,想捞水里的鱼儿,谁知道最后却抓到了一只大雁。这里的鸿也有人解读为蛤蟆,但个人还是更倾向于理解成鸿雁,南宋诗人方回就曾在诗里写过“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的句子,清朝的黄遵宪也曾在自己的《己亥杂诗》中写过“鸿离鱼网惊相避,无信凭谁寄与渠”这样的句子。“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年轻貌美的女子,本想嫁给一个英俊少年郎,谁知道却遇到了这么个驼背的丑丈夫。

诗经邶风背景图(诗经043之邶风新台)(3)

这首诗中的“蘧篨”、“戚施”都是指的蛤蟆,也是用来形容人的相貌丑陋,驼着背像个蛤蟆一样。俗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话常用来嘲讽一个人的痴心妄想,而《新台》这首诗就是一个天鹅被欺骗嫁给了蛤蟆的婚姻悲剧。诗中反复出现蛤蟆这种丑陋的动物,更突出了女子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这种巨大的落差,也体现了对诗中被骗女子的无限同情。

诗经邶风背景图(诗经043之邶风新台)(4)

根据《毛诗序》记载,“《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女子本来是要许配给卫宣公的儿子公子伋的,谁知道卫宣公看到女子年轻貌美,心生邪念,就搭建了一个新台自己把女子给强娶了。卫国老百姓都看不上他的这种不知廉耻、罔顾人伦,所以编了这首《新台》来讽刺他,揭露他的丑恶行径。

诗经邶风背景图(诗经043之邶风新台)(5)

结合两人身份,《新台》这首诗所讲述的,已经不只是一场婚姻诈骗,还涉及到了公公与儿媳之间的乱伦。“新台”这个词也因此被用来比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朝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元朝诗人耶律铸就曾在《题杨贵妃遗事》诗中写过“千秋万古嵬坡梦,应绕新台怨寿王”,正是用新台来比喻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不伦关系,诗中所说的寿王正是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之前的丈夫。

关于这首《新台》,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一起交流。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