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定旱意味什么(七九到了)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是妇孺皆知的一首《数九童谣》,而今年“数九”已经接近尾声了,在情人节(2月14日)就要迎来“七九”了。

然而村里一些老人却说今年的“七九不寻常”,“冷春”的概率很大。有些老农还说“雪落七九头,九九耕牛歇”,它说的又是什么意思?七九如果下雪又有什么预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数九”的意义是什么?

现在也就农村的一些老人还会关注数九了,对每年什么时候进入数九,什么时候“出九”重视了。那是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知道在过去数九的重要性,其是和农业生产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可以说以前农民安排农事劳动就是参考“数九”来的。

七月十五定旱意味什么(七九到了)(1)

在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家里是没有像今天这么随处可见的日历的,他们当时在冬季的时候计算过去了多少天,还有多久才会迎来温暖的春天,就是依靠“数九”这样最原始的方式,因此这个习俗在我国古代的民间广为流传。

关于数九是从何时开始的,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了,而且数九看似简单,但它确实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所谓数九,现在很多人都是说从冬至节气当天就开始了,每隔九天算一“九”,依次类推,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后,等到了“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也就到了尽头,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却是依据“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这个数九的方法,就是冬至节气后第一个“壬日”才开始数九的,因此这样每年“数九”开始的时间不固定,自然出九的时间也不同了。

七月十五定旱意味什么(七九到了)(2)

所以在后来为了方便,就对其简化了,选择在冬至节气这天数九,每九天为“一九”,依次类推。毕竟相差几天这样气候冷暖变化也不会太明显。

所谓的“热在三伏,冷在四九”,它的意思就是说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三伏天,而最寒冷的是在"三九、四九天"。之所以古人选择数九,那是因为九是极大树,也是至阳数字,而“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农民又可以开始春耕春种了。

“雪落七九头,九九耕牛歇”是什么意思?

它的字面意思其实很简单,说的是如果在进入“七九”的时候就下雪了,这个就不是什么好的预兆,意味着到了九九的时候耕牛还在休息,换言之这样的春天有可能是“冷春”,甚至是在三四月份的时候还容易出现倒春寒,提醒农民要多加防范。

七月十五定旱意味什么(七九到了)(3)

因为在正常的年份,到了七九的时候就已经是气温开始上升了,天气也逐渐变得暖和了。这个从“七九河开”这首数九歌谣就看得出来。可如果七九不仅没有升温,反而还下起了雪,这个就不是好的兆头,这也意味着七九的气温还很低,当年的春天来得有点晚,所以耕牛就要在家歇息。

其实在七九的时候如果下雪这个真的不是什么好兆头,在民间还有“四九雨雪灭虫儿,七九雨雪养虫儿”的说法,它的意思是说如果是四九这个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下雪,那这是很正常的,并且这个时候的雨雪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

可到了七九的时候下雨,尤其是下雪,那就不是好兆头了,本来虫子就准备出来活动了,而下雨雪的话害虫有恃无恐,活跃的就更加频繁,预示着当年的害虫很多,到时候农作物就要遭殃了。

七月十五定旱意味什么(七九到了)(4)

另外还有一句老话,那就是“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即冬天下雪这个是好事,因为瑞雪兆丰年。可是春天下雪就适得其反了,其带来的大降温对农作物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出现了倒春寒,甚至会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

而春雪和冬雪的划分也简单,因为在古代的 时候都是以“四立法”来划分四季的,因此立春以后就是春天了,这个时候下雪就是春雪了。七九明显是在立春节气以后,所以这个时候下雪也不是好兆头,预示着后面还会有一段时间的低温天气,这样既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同时还会耽误农时。

类似的农谚还有“雪打七九头,寡妇要发愁”、“雪打七九头,九九无耕牛”,在有些地方甚至有更可怕的农谚,比如“七九地发白,遍地添坟头”,说的是七九期间如果下大雪了,当年的春天还会特别冷,忽冷忽热的天气会让很多人身体吃不消,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总之就是七九期间如果下雪了,预示着春天的雨雪天气多,暖的也迟,后期还容易出现倒春寒等天气。

七月十五定旱意味什么(七九到了)(5)

笔者小万特意看了一下天气预报,今年北方很多地方在七九期间不是下雨,就是下雪,这个可不是一个好兆头。村里的一些老人也说了,今年的“冷春”的概率较大,都已经立春有一段时间了,气温还是如此的低。

希望农民朋友也要提前预防,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尤其是提防后面出现倒春寒,这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