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文艺作品征集(艺呼百应同心战)

编者按: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防控感染,抗击疫情,成为全国上下民心之所向。为充分展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面貌,充分发扬宛城文艺界敢于担当的精神,更好地凝聚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区文联及下属各文艺家协会积极开展“‘艺’呼百应 同心战‘疫’——宛城文艺界在行动”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全区广大文艺家及文艺工作者以蓬勃的爱国情,高度的使命感,用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短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积极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宛城故事,鼓舞人民斗志,讴歌真英雄,传播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宛城文艺界的力量。今天起,区委宣传部将对参与活动的优秀文艺作品陆续进行集中展播,敬请关注!

老犟相亲遇“新冠”

文|黄玉玺

  老犟的本名叫王大宽,常年在家务农,人有点实诚笨憨,四五十岁了,光棍一条,和老母亲一块生活,是个低保户。老犟身材高大,脾性暴燥,人称老犟。村中人没人知道他大名了,直接喊他老犟了。俗话说人无外号不响,这老犟,犟出了名。    这老犟的外号可有来头呢! 那还是老犟年轻时,家里要卖老公鸡换两油盐钱,他妈让老犟逮鸡子。大公鸡疯一般满院子跑,老犟疯一般满院子追。   鸡贩子手持着专门捕鸡用的套网气咻咻地说,追不上,就别卖了。老犟用鼻子重重地哼了一声,蹶着屁股跟在大公鸡后面,追到院子外面去了。大公鸡被追急了,连跑带飞地跃过矮墙。老犟一个箭步想跃过去,前脚正好踩在一块西瓜皮上,一个趔趄,老犟摔了个嘴啃泥。“追上我非撕开你不可!”老犟爬起来恨恨地骂了一句。    大公鸡又绕到鸡贩子的跟前,鸡贩子持着网刚要去套,老犟在后说,别,我非一个人追上不行。老犟一个跃身扑了上去,正好把鸡子按在身下。鸡贩子屁癫癫地转身拿秤时,听到大公鸡一声惨叫,一扭脸,看见老犟两只手血淋淋地拎着两只鸡大腿。鸡子活生生地被老犟撕开了!鸡贩子看着眼前这个十五六的大孩子,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自从老犟活生生地将鸡子撕开之后,老犟的名气就越来越大。有人开玩笑说,一般人的脖子是一根大筋,老犟的是两根。好多人都不信,可好多人都不敢去摸一摸已长得人高马大的老犟脖里到底是几根筋。   2020年春节,一场从武汉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漫延全国,形势严峻,各地都严格管控。组里、村里、镇上都设了检查站,严禁人员流动。村长说,疫情严重,不准串亲串户,都待在自己家里。村道的出口也封了。   早上,老舅从武汉打来电话,再三交待说:这边都封城了,你们可别出门,出去了记住戴口罩。老犟说,舅,我这身子骨,啥球病毒,我什么也不怕 !   早饭后,妈对老犟说:娃,年内袁庄你表婶给你介绍那个寡妇头,有日子的,原来说是今天初十前晌见面呀,收拾一下,相亲去吧! 听罢老娘的话,老犟有几分兴奋,特意把老舅去年寄来的新衣裳也穿上了,外边还穿了大衣,骑上新电车可出门了。   村头检查站,组长老九叔站在遮阳棚下值班,欲拦着老犟。路已被土块堵上,留个小逢,电车刚刚能过去,老犟一溜烟地冲过去了,急得老九叔小跑追去,嘴里骂着:免娃子,快停下停下,口罩呢? 傻逼东西,真是个犟筋货……但老犟已飞出了一里多地。    行至村委会十字路口,村里设了检查站,老犟被拦下。徐支书说:老犟呀,今穿这么利索,干什么去?疫情很严重,不要乱跑,出来了也不戴个口罩? 老犟看傻但这会也机灵了:支书呀,家里电灯坏了,去镇上买节能灯呢。徐支书说:出去,就得戴口罩,路上各村都设了卡,给个口罩,不然过不了关! 说着支书递过来口罩。老犟说,真搁意人,戴上这象戴个牛拢嘴,出气都不美,真费劲……徐支书生气了:老犟,不戴,你就别想走! 老犟看犟不过去,才老老实实地戴上了口罩。但没走多远,老犟就把口罩扔掉了。    到了镇上,到处是宣传抗新冠疫情的标语,各路口都有值勤的人,看来管控的很严。前方是桥头,是去大超市的关口,镇政府设了检查站。还没到桥头,老犟可被拦着了,过来一个值勤员问他:镇上有规定,防病毒,不戴口罩可不能出门呀! 老犟说:你别管,我这身体是铁打的,什么狗屁病毒,怕他个甚……值勤员说:不戴口罩的不能过! 老犟说:我就买点东西就回,我就要过,不戴口罩犯了那门子法……两个人争辩开了。老犟无可奈何,急的把大衣扣也解开了。   两人正争执,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过来了,仔细地看老犟一阵子,好像发现了什么,冲着检查站的人说:有嫌疑,别让这这位走了,送检查室审查审查   老犟被拉到了检查室里,屋里坐一名警察和一名穿白大褂医务员。警察让老犟坐下,这会他有点害怕了,看来自己摊上事了。接着,警察问了姓名、地址什么的,还在本子上作着记录,老犟一五一十地作了回答。    一会儿,那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进来,指着老犟说:你可有重大嫌疑,你在武汉打工吧,什么时候回来的? 老犟说:没在武汉呀! 干部模样的人肯定地说:不会吧,铁证如山,看上衣口袋上方写的什么?老犟这才低头看了上衣锈的红字——武汉电缆厂。老犟争辩道:就这几个字就说我在武汉过,啥道理呀,这是我舅去年给的新衣裳,平常我都舍不得穿,咋?穿个衣裳犯什么王法! 干部模样的人说:不犯法,但新冠疫情从武汉发起的……让村委来人证明一下,你才能走!    村里徐支书终于来了,与检查人员一番沟通交涉。穿白大褂的医务员给他测了体温,才把老犟放了。   走出讯问室,老犟一看手机都下午一点多了。他冲着干部模样的人吼道:你看看,这算啥事,今天前晌我是相亲来的,你误了我的事,你赔我个媳妇! 一听老犟这么说,在场的人一片大笑。    老犟十分懊恼,犟劲又上来了,他脱掉上衣,用手狠狠撕开了,嘴里不住地说:奶奶个熊,武汉电缆厂,武汉电缆厂……

作 者 简 介

黄玉玺,南阳市宛城作家协会副主席(理事、常务理事),草庐文学创作学院签约作者,《中原文化纵览》文刊主编。


玉帝下凡

文|刘瑞记

战疫有我文艺作品征集(艺呼百应同心战)(1)

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办公,忽然想起快一年的时间未去凡间微服私访了。天上一日,地上十年。如此算来,人间已过去三千余年了,那里可能已是沧海桑田了罢。于是唤来两名随扈,乔装改扮,乘着祥云,忽忽悠悠,不一会儿来到人间。  站在昆仑山颠,玉帝唤道:“土地何在?”    土地公公立马现身,趋前见礼。玉帝指着西南方向一大片沙漠戈壁问道:“朕上次来时,此处流水潺潺,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一派升平景象,如今缘何如此萧条?”    土地公公答道:“回玉帝的话,这里确曾水清草绿,牛肥羊壮,是人们温馨舒适的美好家园。后因气候变化,加之人们过度放牧、耕种,砍伐树木、开山挖矿,于是河水断流,树草枯死,土地沙化,逐渐变成了不宜人居的千里荒漠戈壁。”    “哦。”玉帝若有所思。    向东南一路前行,来到平原地区。    “咦,朕记得这里过去也曾草木繁茂,虎啸猿啼,狼奔豕突,龟匍蛇游,是动物的乐园,怎么现在什么也不见了?”玉帝甚是疑惑。    “玉帝您看,这里大河滋润,沃野千里,气候适中,人们逐水草而居,繁衍生息,由于人口快速膨胀,造成野生动物或灭绝,或逃进了深山。”土地公公答道。    玉帝未再言语。继续前行,忽见路口设有卡点,标语、口号、路障、帐篷一应俱全,管理人员佩戴口罩、袖标、工作牌,有的穿着防护服,对过往行人盘查登记,测温消毒,气氛甚是紧张。    玉帝上前问道:“这是干什么呀!”一名年轻的管理人员说:“现在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求大家不得乱走乱动,以免感染。你们好好配合,赶紧回去罢。”    “疫情很严重吧?”玉帝关切地问。    “不严重会路路设障、处处设卡?大街小巷的门店都关闭了,企业延长开工时间,学校推迟开学,你们宅在家里就是支持战‘疫’啊。”年轻人说。   “疫情原因找到了吗?”玉帝问。    “听说是人们吃野味引起的。”年轻人回答。    “哦?又是吃野味引起的?!我曾经听千里眼和顺风耳说过,癸未年,哦,按人间阳历来算,应该是零三年吧,非典疫情不就是吃野味引起的吗?为啥还要吃野味?”玉帝接连发问。    “嗨,好了伤疤忘了疼呗!其实啊,大多数人还是不吃这东西的,吃的只是少数人。就味道和营养而言,比起鸡鸭鱼肉和五谷杂粮那可差远了,有啥吃头?那东西长在山野丛林之中,基本不与人接触,满身细菌和病毒,本来就不是可餐之物。若论人们非要吃野味,老先生,您说这是为啥哩?”年轻人反问。    “愿闻其详。”玉帝顺势将话题还给对方。    “叫我看,无非三种原因。首先是一些地区的人有吃野味的历史习惯,他们把野味当作食物来源之一。其次,一部分人好奇,偶尔吃一次。其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拿吃珍稀野味来显摆其尊贵身份,比如熊掌啊,鱼翅啊,穿山甲啊。有媒体曝光,有的餐馆明码标价,藏羚羊每公斤5万元,一般人吃得起吗?”年轻人条分缕析。    “难道真的改不掉吗?”玉帝问。    “懂得道理的人很多,依理而行的人很少。这是人们的劣根性。”年轻人简而言之答道。    “……”玉帝点头不语。    玉帝又巡游几处,返回天宫。    沉思片刻,唤来太上老君,命其向人间拟旨曰:“初时,乾坤既定,天地始成。集八方之精华,育地球之生命。汝等诞生之初,赋予别样之特征:发达的大脑,言语的功能;会制作工具,能直立前行;位居三才之列,贵为万物之灵。汝等未负上天之初衷,不断进化,艰难前行;告别动物,体系自成。    朕今番微服察看,但见人间沃野千里,花木繁盛,丰衣足食,文化昌明,人们奋发向上,社会和谐安定,好一派盛世之景!此皆人类之功。虽有不俗成绩,问题亦很显明。人类生活所需甚少,然而心理欲望太盛。倘若口袋足够宽大,敢将宇宙纳入囊中。朕观东西南北,感到有此病症:肆意扩张气候异常,消费过度地球难撑;制假贩假坑害民众,胡吃乱喝招致百病;生物数量日渐减少,生态循环蒙上阴影……。此次疫情再次警示,祈望汝等能够清醒。    有鉴上述,朕今提醒:地球乃是汝等家园,破坏之后难再复生。人与万物本为一体,应当和谐友爱平等。希望人类改掉陋习,克制自我善待众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命之花方能繁盛。此玉旨!”

作 者 简 介

刘瑞记,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毕业。曾任宛城区溧河乡中学教师,溧河乡教办室普教专干,南阳县体改办科员,宛城区经贸委党委委员,宛城区政府办信息科负责人,现任宛城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疫殇

文|魏蕴晓

军超给父母打电话说,春节回来结婚。

军超的父母听说儿子要回来结婚,那个高兴呀。在村里逢人就说,见人就笑,更是把提前准备好的新房又按照儿子的意思重新装修了一下,又特意跑到乡镇街上的酒店把婚宴预定了十几桌。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庄稼人的婚丧嫁娶都选择在酒店里置办酒席。特别是军超的婚宴不能寒碜,儿子军超是一名大学生军人,在村里甚至在方圆十几里也是出类拔萃的,况且军超已经三十岁了,与军超同龄的年轻人早就成家立业,他们的儿子都几岁了。儿子结婚必须风风光光的。军超的父亲大庆这样想。

大庆老汉是村里本分的庄稼人,既不会搞副业发家,也不出去打工补贴家用,只会本本分分地在土地里捞食。他的庄稼地是村里拾掇的最好的,庄稼也是长得最好,当然也是收成最好的。当年就是硬靠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把家里三个儿女供成了大学生,这让村里人对大庆老汉刮目相看。如今,大女儿俊梅在城里的一个机关上班,二女儿俊雅在南方一家外企上班,工资上万元;每当节假日,大女儿俊梅经常带着外孙回来看他和老伴,顺便给他们带回来点吃的、用的,这让大庆老两口非常知足。

只是儿子军超让大庆老汉没少操心。

军超从小体弱多病,在上中学前基本上都是他背着儿子上学放学的,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感染肺炎啥的。特别是有一年,军超得了脑膜炎,一下子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大庆老两口不分昼夜地守候在儿子的病床边,哭求着医生一定要救救他们的儿子。儿子病好后,大庆老两口对儿子疼爱有加。军超虽然体弱多病,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在学校、班级里都是前三名,并顺利地考上一所知名的大学。

就在大学毕业前夕,军超回来说他要报名参军。大庆老汉一百个不同意,他对军超撂出狠话,鳖娃子,除非我死了你就去参军,不然你想都别想。

其实大庆老汉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军超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况且村里与军超同龄的年轻人,孩子都有了。军超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他想让军超尽快结婚,他也能抱上孙子了。

军超知道他爹最听大姐俊梅的话,于是他只好去城里找大姐俊梅商量。

俊梅对军超说,咱爹是怕你到部队上受苦,才不愿你去呢。

军超说,姐,就是因为我从小没有受过苦才想到部队上锻炼锻炼哩。况且我从小就对军人崇拜,上大学后我参军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了,所以你一定做做咱爹的工作。

俊梅问,你不怕?

军超回答,怕啥?

俊梅说,只要你的心意已决,我就回去给咱爹说。

军超有点不耐烦地说,别啰嗦那么多了,赶快回去做咱爹的工作吧。

俊梅无话可说,只得开车拉着军超回到家里。

回到家里,俊梅苦口婆心地劝说二老,刚开始大庆老汉还是不答应。后来俊梅就把军超去参军的一些想法以及对军超的成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俊梅说,爹,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想让军超尽早回来结婚哩。可爹你想想,你含辛茹苦地把他供成了大学生,你不就是让他有出息哩?军超想去参军,他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你为啥不支持哩?况且军超现在和他的那个女同学正谈着哩,就是他想结婚,可人家还不想结婚恁早哩。

大庆老汉心里虽然不同意,但嘴上只得答应他儿子去参军。

军超到部队上后,积极上进,马上投入到各项科目训练,并在全团军事所有科目比赛中均拔得头筹,得到了部队首长的肯定。半年后,他调到了团部,从事文职工作。

军超的女朋友是他的大学同学文静,她人漂亮,性格比较活泼,干事风格泼辣,在学校时学习成绩优秀,与军超相识相爱缘于系里组织的一场晚会上。他们因共同主持系里晚会,两个人就需要对台词、讨论晚会的每一个环节。在晚会上两人配合默契,办得非常成功。就这样,一来二去,俩人有了共同语言,一颦一笑都让感情进一步加温。情深意浓的他们相爱了。大学毕业前,军超就和文静商量,他要去参军。文静听了后,就非常支持男朋友的想法。他们还约定,等各自的事业稳定了再结婚。毕业后文静回到了重庆,在一家企业里上班,由于她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就很快提拔做了部门经理。

军超到部队后,二人在不断鸿雁传书的同时,每天在闲余时间,他们在微信、电话里互诉衷肠,倾诉相思之苦。

二人的感情你侬我侬,瓜熟蒂落。军超和文静在电话里约定,趁春节过年把婚结了,并把日期定在了正月初六。

于是,军超请了探亲假,乘大巴,坐高铁,赶在年前二十八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里,大庆老汉已把过年的年货和儿子结婚的婚房、烟酒等全部置办齐齐当当。

老两口看到宝贝儿子回来了,高兴地合不拢嘴,慌得赶紧给儿子做好吃的。军超可不这样,他知道,自己已经不是躲在鸟巢里的雏鸟,而已经是振翅高飞的苍鹰,是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军人,顶天立地的汉子。他把背包和行李放下,来不及洗去一路上的风尘,就赶忙拿过父亲的柴刀,开始干起活来。

年三十,风云际变,湖北武汉全城封城,新型冠状病病毒疫情爆发。随后,湖北各地市陆续封城。后面几日,疫情愈演愈烈,县乡村三级全面封路,全国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军超所在的村紧邻湖北,是他们所在县的南大门,是防控疫情的最前线。乡里要求各自然村进口处设卡,不准与别村人来往。目的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交叉感染,增加防控难度。

大庆老汉的欢喜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落了空。政府号召不串门、不外出,一律呆在家里,春节庙会一律取消,各宗教场所一律停止开放,民间酒席一律停办。从正月初一起,村里的大路上空空荡荡,没人敢串门拜年,没人敢去庙里烧香。昔日车水马龙的拜年景象被一片安宁的山水所替代。

街巷里的锣声则镗镗地响着,敲锣的人敲一锤,喊道:不要恐慌,再敲一声锣,喊一声:不要出来——哐!不要串门——哐!不要去赶庙会——哐!还不断地在喊:不要打扑克——哐!不要摆酒席——哐!不要去拜年——哐!这让大庆老汉的心情一落千丈,他在心里咒骂着这场该死的病毒。

疫情牵动着军超的心,然而,当军超向大庆老汉提出要去村里疫情防控卡值班时,他阻拦道,闲事是你管的?那是村干部们的事!

军超对父亲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非常不满意,但他知道,父亲因为自己的婚事而烦恼,他耐心地劝道,大家都在为疫情防控努力,我是一名军人,我肯定不能为了自己的事情影响疫情防控工作,晚一点办婚礼没有关系,我给文静打过电话了,疫情不结束就不办婚礼。

大庆老汉知道,儿子军超只要认定的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叹了一口气,就去西屋里拾掇春耕农具了。

军超义无反顾地来到村里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立正、登记信息、放行、禁行。也许在部队他也常常是这样工作,但是他一丝不苟的工作却格外让人侧目,格外的让人心安。

正月初五,村里安排军超带着一摞疫情防控宣传页,与一名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提醒村民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正确认识,科学防控。并详细询问是否有疫情较重地返村人员、是否接触过疫情较重地返村人员,并做好走访记录。回到家里,简单吃点午饭后,军超马不停蹄,继续入户走访。下午4时,一天的走访宣传排查工作告一段落。

在疫情防控卡点,村支书奇旺因人手紧张,派不出去乡里拉回防控物资而发愁。军超知道后,对奇旺说,还是我去吧。

奇旺说,你会开车不?

军超笑着说,看你说哩,我的驾龄都五年了,还不会开车呀。

奇旺高兴地说道,好,乡里给咱村分发的口罩、帐篷你去把它拉回来。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于是,军超开着村里的工具车上路了。

然而,军超在返回村里的路上,因连日在防疫卡点值班和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而实在是太疲劳了,工具车一下撞向路边的大树后又翻进了沟里,最终车毁人亡。

此时,路边的迎春花正在开放。

作 者 简 介

魏蕴晓,1969年2月出生,汉族河南省方城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政协委员,南阳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宛城区影视家协会主席,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等。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剧本、纪实文学等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幸福就在不远处》,诗集《红桑葚》,创作的电影、电视剧有66集电视剧《乡里彩虹城里雨》获得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30集电视剧剧本《马亚山花开》、30集电视剧剧本《幸福十八弯》、30集《我们的合租生活》、30集电视剧《塔沟传奇》等,电影剧本《中原女警》(合作)、《纪委书记》、《侨女日记》、《少林拳师》、《我的快递王子》等,多次获国家省级电影电视剧大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