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太监后来的命运:清朝太监生存环境恶劣

太监是一种官职,“太”指皇帝,“监”有督察、服务、帮助等意思。太监最早由一般男性官吏担任,后来成为阉人专享的最高官职,阉人因此以“太监”为最高荣誉。阉人的官职很多,但以“宦官”和“太监”最具代表性。

关于“阉人”的记载是在中国夏商时期出现,但正式获得承认是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对阉人群体悉心栽培和扶持,使其由最弱势群体陡然飞黄腾达,成为最强势群体,登上中国历史最高、最阴暗的舞台。

清朝太监的来源

清朝的太监相对于明朝要少许多,在康熙朝的时候太监数量约为700人,雍正时期增加到2400人,最多时3000人左右,总体上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他们基本上来自穷苦家庭、战俘或年幼犯罪的人。清朝最盛产太监的地方是河北省,如:河间、大成、南皮、任丘、青县、静海等地,昌平、大兴、平谷、宛平也有一些。

清末的太监后来的命运:清朝太监生存环境恶劣(1)

据《宸垣杂识》记载:一般太监做手术的最佳年龄是5-6岁,不超过10岁,年龄越大危险性越高,而且在手术前都要家长签订《自愿阉割书》,表明自愿净身,生死不论,这样持刀人才会做手术,而且手术费用一般在5-6两白银,再加上术后40天左右的护理费,总计需要100两左右,而普通人家根本拿不出这些银子,所以他们需要签订借据,约定将来归还。

手术的风险极大,而且没有麻药,许多孩子都因手术而失去了生命。手术割下之物会用香油浸泡,再藏于石灰之中,用红布包住,挂在刀子匠的房梁之上,寓意步步高升,割下之物本人无权要,统归净身师,有朝一日,净身人发迹了,再来赎回,那时就是量财索讨。死后,同尸体一起下葬,才算完整的尸体。

清末的太监后来的命运:清朝太监生存环境恶劣(2)

太监的生存环境

太监入宫后,生活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一些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会很快得到主子的欢心与重用,而一些头脑笨拙的就很难有出路了。

太监不论多受宠,但其政治地位很低,一直被人瞧不起。康熙曾说太监是“最为下贱,虫蚊一般的人”,乾隆也说太监“乃乡野愚民,至微极贱”。

太监是宫中地位最低的一等,在宫内任何场所都要下跪,只要主子来,或传谕旨就必须马上跪下,绝不允许抬头而过。

清末的太监后来的命运:清朝太监生存环境恶劣(3)

清朝对太监的管理总体来说是前期紧,后期松。清是顺治入关后开始引入内监制度的,顺治规定,太监最高等级不可超过四品,而且没有皇命差遣不许私自出皇城,如若与外官结交,只要一发现就直接处死。顺治12年,在交泰殿设置铁牌,上面写道:”太监不得干政,窃权纳贿,交结官员, 越分奏事,否则凌迟处死。--《清史稿.世祖本纪》。

太监服役期间,为防止净身不彻底,每年要到宫外去体检,这体检并不是为了健康,而是怕太监入宫后再长出什么来,影响宫里后妃的安全。

体检地点在景山东北角黄化门外的一个大庙,庙墙后面有几排房。敬事房便安排在这里为每一个太监做安全检查,遇有不合格的太监,要坚决刷掉,以免生出是非,所以称为“刷茬”。太监由于受刑,隐私部位和常人不同,所以需要塞上毛巾,以防尿液渗出来,无论冬夏都如此。若是换的不勤,将骚味传给主子,就会遭到毒打。

清末的太监后来的命运:清朝太监生存环境恶劣(4)

晚清太监安德海因为受到慈禧的宠爱,而非常跋扈,常常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得罪了许多人。同治八年,他去江南为慈禧采办衣物,经过山东的时候,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捉拿,奉密旨就地正法。当时安德海才26岁,民间有传言安德海是未净身的太监,所以才受到太后的宠爱。为了打破这个谣言,他被裸尸在济南街头暴尸3日。

盛世乾隆年间一个普通农家一年的平均收入在35两。按官方规定,太监每月最高收入是8两银子,8斗大米,制钱1贯300文;每月最低收入是2两白银,1.5斗大米,制钱600文,一年大概是36两,不仅如此,平时节日、庆典还会有不同的赏赐,那收入就相当可观了,所以许多穷人家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给孩子净身,入宫做太监。

清末的太监后来的命运:清朝太监生存环境恶劣(5)

太监一直是一个阉割社会中产生的物种,是对人性的阉割,也是社会底层生活者最无奈的选择。清宫的主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身边到处都需要伺候的奴才,因此这些宫女、太监们,在宫中只能过着最卑微的生活,但是他们却也是宫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