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带拼音吗(语文课本改读音是对了吗)

少小离家老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贺知章老夫子的七绝唐诗脍炙人口,圈粉无数。如今诗中的“衰”字有“shuaⅰ”和“cuⅰ”两种读音之争,众说纷纭,相持不下。我们这些闲人倒无所谓,只是那语文老师和小学生们,不知如何适从了。听说人教版认为应读作“shuaⅰ”,因为读“cuⅰ”时同“缞”,是丧服的意思,显然与诗意不合。

语文课本带拼音吗(语文课本改读音是对了吗)(1)

这里且从《康熙字典》反切拼音法角度来侃侃哪种读法更靠谱。

衰:

①【集韵】双隹切,shuⅰ、sheⅰ

读①音时为“小,弱”的意思。可能就是所谓的“shuaⅰ”音吧。

②又【集韵】初危切cheⅰ音夊(suⅰ),等衰也。(犹等次,等差,从大到小排列,从强到弱吧)

③又【集韵】仓回切cuⅰ同缞,丧服

衰的闽南话读作“shueⅰ”,是倒霉或从强到弱的意思,读“suⅰ”时是同“蓑”,是“毛”的别称,如蓑衣由棕树衣编成,叫“棕蓑”。客家话读作“shuaⅰ2”,同普通话上声。

语文课本带拼音吗(语文课本改读音是对了吗)(2)

书归正传。从《平水韵》而言,当衰读cuⅰ时,衰回来同属上平声十“灰”韵,于《回乡偶书》是符合七绝要求合韵的。但衰读shuαⅰ时属上平声四“支”韵,跟回和来不同韵,岂不成了打油诗而不是绝句了?那如果读cuⅰ当丧服解,于诗意不合呀?这先从鬓毛说起吧:人的正常衰老体现在头发上的,头发是两鬓毛先出现斑白的,所谓“衰鬓”是也。而鬓毛的“衰”并不是什么减少了,稀疏了,因为头发少了的话也是从头顶开始先少,不是鬓毛。缞是丧服,丧礼九族五服里“斩缞”“齐缞”,而这缞服是由麻布制成的,而麻布的本色是灰白或斑白色。其他部位头发不衰,而鬓毛衰,两鬓出现麻色的斑白头发,不如同鬓毛穿丧服吗?所以“衰”是指像缞服的麻布一样斑白色。而不是当丧服或疏落解。

综上述,从《平水韵》到字义,衰都应读作“cuⅰ”而不是“shuaⅰ”。且“shuαⅰ”这个读音在《康熙字典》里似乎找不到合法性[捂脸]不知道是怎么拼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