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1)

定安三薯

祁河

来海南定安小住,远在长安的彩铃微信问咋样?我回:“空气好、温润、安静,乃海口后花园。最大一样好处是吃的新鲜!”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2)

定安地处海南东北部内陆,也属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其地势由南向北从丘陵向平原过渡,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在0.4-3mg/kg之间),由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工业污染,所以出产的稻黍蔬果还有小时候的味道。每日塔岭或富民小区农贸市场买菜,除了日常的黄瓜、丝瓜、大冬瓜、豆角、茄子、西红柿、尖椒、青菜、白萝卜、豆芽、水芹、空心菜外,我特别喜欢这里的红薯、毛薯和木薯。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3)

红薯这里叫番薯或地瓜,与内地的品种稍有不同,其红皮黄瓤,个头小,糖分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素。定安红薯初瞧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或蒸或烤熟了,色泽鲜亮,有一股子板栗的馨香和蜜甜的味觉。虽不若家乡那种红苕“干面”,吃起来却软糯可口,甘之如饴,吃了还想吃。目前已被认定为海南的地理标志,销往江浙且价格不菲,甚至被引种到新疆。当地零售一般10元三斤,那种装盒销往内地的要4-5元一斤。有个叫卢建军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租了200亩沙土地种红薯,亩产6500多斤两,年赢利达一百万元。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4)

《本草纲目》载:“番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之功效”,李时珍将其列为“长寿食品”。据科学家分析,红薯的蛋白质为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为胡萝卜的3.5倍、维生素A是马铃薯的100倍,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品,所以越来越受到城里人的追捧,也成就了海南的红薯产业。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5)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6)

“毛薯”以住闻所未闻,在定安是第一次见到。它比起海南的红薯更是其貌不扬,个头纤小,丑了巴机,浑身长满寸巴长的毛茸茸根须,因而得名“毛薯”。其“似驴非驴”“似马非马”,长得像山药可没有其直长,似芋头可无其圆滑。卖毛薯的小老太太,摆在地上直说“好吃”。好奇心驱使我买了几块,决心尝尝。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7)

蒸熟后的毛薯色泽雪白,肉质细腻,黏糥滑爽,滋味介乎于山药和芋头二者之间,的确味美。其实它更像潮汕一带的姜薯,也与山药一样同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参薯的块茎,是缠绕藤本植物,因此也被人认为是“淮山”或“麻山药”。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8)

毛薯又名参薯、大薯、黎洞薯,当地人还称之为甜薯。其性甘、平,具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的功效,亦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和赖氨酸,也是能得的补品。其种植面积较小,零售价在2.5至4元之间。当地人除蒸食煮汤外,有冬至吃“毛薯奶”的习俗,即将去皮的毛薯与白菜、枸杞、瘦肉一起,煮成一碗奶白色或甜或咸的汤。另外他们还将蒸熟的毛薯和大米粉合在一起,用手挤入滚水汆成丸子食用,称之为“甜薯脱”。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9)

而对于木薯则是听说过未曾见过,那天也是在塔岭农贸市场得以遇见,买回几根洗净,放置锅内蒸熟,剥除外边的硬皮,薯肉雪白。咬上一口粉粉的掉渣,虽不及红薯甘甜,亦不如毛薯软糥,但其淀粉含量高耐饥,带着恬淡清香,又有一丝凉凉的、略苦的口感,还有些像陕北蒸土豆的味道,却更瓷实弹牙。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10)

木薯又称南洋薯、木番薯、树薯,与红薯一样皆为泊来品,但木薯比红薯传至中国大致晚了两个世纪。其原产地为美洲,现在广泛栽培于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印尼、泰国等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据广东高州《县志》“有木薯,道光初来自南洋”记载,于1820年引入我国广东,随后传入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11)

木薯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马铃薯、甘薯、木薯)之一,是除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其根块富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纤维素等营养成份,不仅可直接蒸、煮、炒着食用,也可磨成木薯粉、做成面包、饼干,还是制造淀粉、酒精的工业原料,可生产2000多个工业产品。另外木薯还有消肿治疮、护肝防癌、治疗便秘、保护血管和抗氧化的作用。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12)

海南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引种南美高海拔木薯与当地品种杂交,经过多年努力研发出华南16等系列新品种,产量可达每亩3800公斤以上,已开始在海南和广西等地大面积推广。以期在2020年实现我国生物燃料乙醇,超过1000万吨规模的需求。

食用木薯与红薯、毛薯唯一不同的是:木薯的根、茎、叶和根块均含有氰基苷,在木薯酶的作用下会水解成氢氰酸,不经处理食用容易引发反胃、晕眩等中毒症状。所以要切记食用时去皮、浸泡和蒸煮熟再吃,以保毋庸。

(2020.1.2腊八于三亚香醍25度,1707字)


福建六鳌薯(祁河定安三薯)(13)

作者:郝小奇,笔名、 祁河 ,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