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买卖点的深度解析(缠论的三类买卖点之解析)

关键词:缠论 中枢 均线 三类买卖点

一、缠论来历

缠论最早出自新浪博客,网友普遍认为作者为李彪,于2008年10月31日因鼻炎癌去世,被尊称为“禅师”。 缠论独立于道氏、江恩、波浪等理论自成一派,结合了几何学、物理力学等相关理论。其基础定义包括笔、线段、中枢等。

二、缠论基本定义以及图解

缠论最早定义是结合均线来定义的:

第一类买卖点: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最后一次死叉后的低点。

第二类买卖点: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第一次金叉后回调的低点。

第三类买卖点:短期均线上破长期均线,短期均线回调打平并未与长期均线交叉直接上涨前的低点。

缠论买卖点的深度解析(缠论的三类买卖点之解析)(1)

备注:1、短期均线可理解为5日均线,长期均线可理解为20日均线(禅师以10日均线为例);2、禅师借用均线定义买卖点只分第一类和第二类,这里的第三类是个人根据缠论理解定义。

三、缠论的标准定义以及图解

第一类买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跌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最高点)。

缠论买卖点的深度解析(缠论的三类买卖点之解析)(2)

备注:1、该定义为严格的标准定义,前提需要学习理解中枢的定义;2、个人股票操作级别为缠论30分钟,次级别是5分钟。

四、缠论之个人见解

1、无背离无买点。任意的三类买卖点,都可以通过低级别的背离也就是一买介入。

2、进入段a和离开段b才是真正需要把握的一段。

3、卖点比买点应该严格对待。中枢中的有些二买可以不介入,但是二卖则应及时出场。

4、缠论的买卖点应该结合消息面和基本面进行操作,会更加准确。

5、日线以均线操作为主,30分钟作为中枢买卖级别,5分钟中枢操作可以用来做差价以及做T。

缠论买卖点的深度解析(缠论的三类买卖点之解析)(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