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举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来源:新华日报原标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让发展更显“温度”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举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举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举措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让发展更显“温度”

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共有基因、精神纽带,也是上海、苏州等城市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之一。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依托优秀的江南文化底蕴,全力打造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大力度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确保公共服务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举措,能够让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显“温度”。

将“江南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叠加放大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迅速成长为擎托起“中国奇迹”的支柱性区域之一,“江南文化”在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这一壮丽历史进程的深度参与者、切身受益者,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融入“江南文化”。

可以通过编制相关方案、规划的形式,增强对“江南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引导力。如,编制《长三角城市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对“江南文化”如何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作出系统安排;编制《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2022-2026)》,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立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以满足“江南文化”融合发展新需要。同时还应加强“江南文化”特色资源库建设、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搭建“信息化文化公共服务传播平台”“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平台”,利用“线上线下”,准确把握宣传重点,组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加强全媒体宣传。开展互动式宣讲,不断扩大“江南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影响力和覆盖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品牌化建设;强化考核督察。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各省、市公共文化发展统计监测指标和考核评估体系,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供给质量、均等化、便利性和满意度相结合的四维用户评估体系。

聚力打造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精品

建议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出台为契机,成立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理事会,聘请世界级知名大师为长三角“城市文艺顾问”,点亮长三角名片;发布长三角文化菜单。打造“江南文化”融合特色品牌、“江南文化”融合服务品牌和“江南文化”融合惠民产品;开设长三角城市群“公共文化服务超市”。公布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年度目录清单,以超市的形式面向社会各界招募供应商、需求方,集合各类力量为市民筛选明星文化产品。

让多元主体参与成为文化供给新常态

一是激发各类居民图书馆、农村书屋、文化站、综合文化中心等基层组织贴近群众、机制灵活等优势,推进“一村一品、一居一特”,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产品,提升节点反哺能力。二是激发其他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潜力。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试点推行将有条件的文化类社会组织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畴。

多措并举强化政府保障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属于文化事业,政府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优化发展环境。清理制约两业融合发展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深化资质、认证认可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高效协同的文化公共服务融合工作推进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制定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倍增计划,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引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军人才,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活力。

其中,在财政支持方面,主要有三个实现途径:一是创新支持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对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创新型成长性企业投资;二是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比重,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三是重点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关键环节和新兴领域发展。通过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在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可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以基层文化干部、专职文化队伍、业余文化骨干为重点,扎实开展初任培训、专题培训、业务培训,完善培训体系,统筹推进分级分类分层培训。也可与域内外专业院校对接,通过举办长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学历进修班及专题研修班等,为重点人才和拔尖人才提供实践和培养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作者:方向阳,系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