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为什么我们那么辛苦还是很穷(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却还是很穷)

作者:李三清

很多时候,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达到的高度,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电视剧《黑冰》里,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说: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他们残酷地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最高层的人,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质和精神的供应。

随着层次逐渐递减,最底层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通常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精神供应几乎为零。”

有人呼风唤雨,享尽荣华富贵;有人贫病交迫,尝遍人间冷暖。

这就是贫富差距。

13年前,我刚上大一。

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女同学约好去东湖磨山游玩,我正研究怎么倒公交车时,一个家在本地的同学说,不用查了,等下我爸爸的司机会来接我们。

不一会儿,一辆黑色广本轿车停在我们宿舍楼下,同学轻车熟路地招呼我们上车,她的表情恬淡而自然,毫无炫耀的意思。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在校大学生借高利贷炒数字货币期货,负债十几万,最后被迫辍学,被债主逼债,亡命天涯。

这个故事让我震惊,也让我反思,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要形成怎样的金钱观,才能不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迷失?

老话说,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小时候,我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家这么辛苦种这么多田地,却仍然贫困,而邻居家似乎不种庄稼,靠赌博、搞些副业,却经常有肉吃。

爸爸回答说,虾有虾路,蟹有蟹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谋生的本领,我赚不了那些轻松钱,只知道种地卖苦力,做一点,得一点,穷人输不起,但是只要勤快肯干,我们不会一直穷下去。

20多年过去了,“穷人输不起”这个观念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形成了我朴素的价值观:要脚踏实地,不可投机取巧赚快钱,也形成了我保守的金钱观:我可以不赢,但是我不能输。

于是,几乎一切有风险的投资行为都被我自动过滤屏蔽掉,小到买2块钱的,大到买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

我知道,我的保守决定了我们不会大富大贵,但是也同样规避了风险。

2014年股票大涨时,老公想拿我们仅有的几万块钱积蓄去炒股,我死活不同意。

那段时间,他天天念叨着他的同事们今天赚了多少,明天又赚了多少,十分惋惜自己没能进入股市。

后来,股灾来临,他好几个同事不仅把赚的钱输进去了,还把本钱也蚀了,有一个同事还卖了房炒股,最后血本无归,妻离子散。

后来,老公说,幸好我坚持不让他炒股,才压制住他赌徒的心理。

我说,我们靠着工资过活,得钱不容易,不能指望钱生钱,发大财,但我们输不起,一旦输了,我们可能明天就要露宿街头,孩子的奶粉,父母的医药费就都没有着落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为什么最近裸贷、借高利贷炒币、赌博的事情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场场悲剧故事?

也许,就是年轻人的金钱观、贫富观出了问题。

爸爸为什么我们那么辛苦还是很穷(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却还是很穷)(1)

70后、80后普遍比90后、00后吃了更多物质上的苦。

贫穷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服输、能吃苦、不怕脏累的品质,也给了我们自卑、保守、不善交际等弱点。

那时的我们,虽然穷,但是与身边的人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而近十几年来,我们处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足不出户,就可在微博上看到王思聪带狗狗坐私人飞机、刘晓庆戴大钻戒再婚、梁洛施获赠几亿豪宅......

昨天还和你一起撸串喝扎啤的哥们,今天因为拆迁一夜暴富;

前天还和你一起混公众号、混转发群的文友,今天因为一篇10万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商业合作、签约出版接踵而至;

不久前还跟你借钱吃饭的闺蜜,转眼就找到了一个高富帅,不仅有大钻戒求婚,还有马尔代夫蜜月旅行......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一夜暴富、一举成名。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心智尚不成熟、三观尚不牢固的青少年们无所适从,再加上缺位的家庭教育、人性化不足的学校教育,让一些青少年变成了迷途的羔羊。

穷人和富人,除了金钱、资源、人脉等硬实力的差别,还有观念、视野、情商等软实力的高低。

很多时候,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达到的高度,不过是别人的起点。

当你的同学在欧洲十五国玩不亦乐乎时,你却在办公室里苦哈哈地加着没有加班费的班;

当你的朋友家请了金牌月嫂,料理一家人生活时,你却在上班劳累了一天后,还要当免费保姆做饭洗衣带孩子;

当你的闺蜜谈项目拉订单满世界飞时,你却在一遍一遍修改着一篇公文报告;

当你的兄弟在北上广拿下一套学区房时,你还在暗自庆幸终于用公积金在三四线城市按揭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人费劲千辛万苦,才来到罗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比别人过得好,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13年前,我在KFC里啃馒头;

13年后,我可以淡定从容地带孩子在KFC里吃薯条;

13年前,我看着同学花9000多块钱买的笔记本电脑,心里在换算,这要卖多少袋稻谷,多少斤花生,多少亩油菜才能买到啊;

13年后,我可以在苹果专卖店选购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13年前,我孑然一身,身无长物,揣着东拼西凑的学费到省城上大学;

13年后,我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拥有一份从前不敢奢想的工作;

13年前,我从牙缝里省出钱来买心爱的书籍;

13年后,我有一间可容纳1000多本书的书房,基本实现了买书自由;

......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决定下一代的起点。

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奋斗一生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