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尘世的杂念(禅宗江湖的纷纷扰扰)

《禅的故事》作者:易中天

排除尘世的杂念(禅宗江湖的纷纷扰扰)(1)

菩提达摩来中国传法,但上来就在梁武帝那碰了壁。他一苇渡江,去了北魏,开始了民间网红的进阶之旅。怎么当网红呢?菩提达摩来到了河南少林寺背后的嵩山,进了一个山洞,面对洞壁坐了很久很久,一言不发,一动不动,据说就连小鸟都要在他肩膀上筑起巢来。传说达摩面壁九年,其实在中国古代“九”更多是虚数,代表很久的意思。

那一动不动的,达摩坐那干什么呢?一方面是悟道,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宣传。佛教毕竟是外来文化,他们要想在中国站住脚,就得依靠两种力量:皇家的权力和民间的迷信。上一讲我们知道,皇权利用不了了,那只能走民间路线了,靠口碑宣传。而静坐面壁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宣传,不仅有轰动效应,还有传播效果,因为从来就没有人像他这么做过。

就这样,达摩收获了许多粉丝,其中有一位“铁杆粉丝”也出现在他的面前,那是一名叫慧可的僧人。

他来拜师的时候,达摩正在面壁,当时天降大雪,达摩坐在洞内一动不动,慧可站在洞外一动不动,直到黎明时分大雪没过了膝盖,还是不动。达摩不禁心生怜悯。他问:“你如此这般,要求什么?”慧可流泪说:“愿大和尚慈悲,普度众生。”

达摩说:“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慧可二话不说,抽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达摩说:“那你告诉我,为什么要学佛?”慧可说:“我心不安。”达摩说:“把心给我,我帮你安。”慧可说:“我不知道心在哪里。”达摩说:“已经给你安放好了。”慧可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得到真传的慧可,就成为菩提达摩的衣钵传人。当时佛门也非清净之地,尽管达摩与世无争,却有人三番五次来下毒。到第六次,菩提达摩把木绵袈裟和紫金钵盂都给了慧可后,决定吃下那毒药,并被安葬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熊耳山。

慧可成为了中国禅宗的二祖,中国的宗派系统也就建立起来了。以后我们说到三祖、四祖、五祖、六祖,指的便都是中国禅宗。不过,禅的风靡天下,还要到五祖之后。

禅宗五祖,法号弘忍。弘忍的师父是中国禅宗的四祖,法号道信,唐初便已名满天下。据说,唐太宗仰慕他的学识和造诣,三次下旨请道信出山,来长安一见,都被道信以身体不好为由婉言谢绝。到第四次,太宗皇帝便对使者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带不来人,就带他的头来。

使者来到湖北省黄梅县双峰山,向道信宣旨。道信听完,面不改色,一动不动。他平静地对使者说:“老僧在此,大人请动手!”使者当然不敢,只好回京如实禀告。太宗对道信也更加敬重,再也不强迫他出山。所以,能够拜在道信门下,很是幸运。这当然要靠缘分,弘忍就有。实际上他出家为僧,皈依佛门,也是因为被师父一眼看中。当时弘忍年方七岁,在黄梅县城随母亲乞讨,被道信撞见。道信看他骨相奇秀,异乎寻常,于是便问:“小朋友,你贵姓啊?”弘忍说:“姓倒是有,但不一般。”道信问:“那是什么?”弘忍答:“佛性。”

佛性的性,当然不是姓氏的姓,不过谐音而已。然而弘忍小小年纪便能如此对答,道信不能不另眼相看。于是又问:“难道你自己就没有姓吗?”弘忍说:“性空,故无。”这就是“未入佛门,已然成佛”了。至少说明弘忍有慧根,具有领会佛法的天赋;是法器,是能够传承佛法的人。这就应该收为徒弟。

后来道信便与弘忍的母亲商量,母亲也欣然同意。这一方面因为儿子与佛有缘,另一方面也因为这孩子是私生子。由于没有父亲,人们都叫他“无姓儿”。所以道信问他贵姓,他会那样回答,尽管他的无姓并非因为性空,但能由自己的身世联想到佛法,知道在佛法看来姓氏不过假名,也很了不得。

之后的他果然不负众望,接过了道信的衣钵,成为禅宗五祖。这是一个分水岭。因为五祖弘忍之后,达摩留下的衣钵便不再代代相传,禅宗也分为南宗和北宗两派。两派创始人都是弘忍的弟子,却天南地北,分道扬镳。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衣钵惹的祸。

弘忍七十一岁那年,自觉不久于人世的他决定为自己选择衣钵传人。这时,距离菩提达摩登陆广州已经将近一个半世纪,禅宗的江湖地位早就今非昔比,衣钵也成了暗中争夺的对象。选非其人或处理不当,后果都很严重。老和尚的办法是竞争上岗。他要求诸弟子各作一首偈子来显示对禅的理解,他将据此做出决定,选择传人。

大弟子神秀当仁不让,趁着夜晚在墙壁上题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厨房打杂的惠能听见别人议论这首偈子,觉得不好,不识字的他便请人代笔,也在墙上留下了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相对比,高下立现。弘忍心中已有了答案。但是神秀出身高贵,又深得人心,惠能的身份名望都太低了,把衣钵传给惠能,很难服众,弄不好还会引起禅宗内部的争斗。

弘忍担心惠能的安危,将衣钵传给他后,又连夜将他送走,于是惠能去了广东。此后,神秀在北,惠能在南,各立一宗。直到中唐以后,南宗禅占了上风,被推举为禅家的正宗。

至此,禅宗里的传承故事告一段落,之后的禅宗,在惠能的带领下,开遍中华大地。

一个文盲,即将开启禅宗的新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