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

1.6万亿,这是中国从2006年到2025年,特高压建设的总金额,(2006年-2010年投入200亿, 2011年-2015年投入5000亿 ,2016年-2020年投入7000亿, 2021年-2025 年预算3800亿)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1)

从南网投运的两条特高压示范工程和国网建设的“三交四直”7条线路,再到2025年前要完成“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2)

伴随着争议,特高压建设已经持续了16年,主要的争议点就是2点,国外都不建,中国有必要吗;第2个就是值不值。

中国构建了特高压全球技术标准

首先,为什么国外不搞,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也是此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经验的国家。而其他国家最终都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都没有相关应用。即便是苏联,最终也降低到了超高压的水平。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3)

这也就导致了世界上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更没有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以供参考。

中国开始研究特高压技术远比他们晚的多,可以说是逆袭典范,以一己之力构建了特高压的技术标准,我国特高压技术标准即是国际标准,目前,全球特高压设备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截至2022年5月26日,中国特高压设备专利申请量达到318387项,占全球特高压设备专利总申请量的41.42%,比美国日本加一块还多。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4)

至于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需要耗费巨资建设特高压电网,这是国家资源不平衡造成的。

特高压可以解决中国电力资源不均衡问题

我国一次能源在地域分布上呈 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76%的煤炭资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在西南部,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但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在中东部,所以这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 消费水平极不一致。

简单理解来说,就是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电力需求大,但是电力资源并不充足,但是西北西南等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电力过剩,又造成了能源浪费。比如云南,水力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富余电量,每年都在发愁这些电怎么处理。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5)

以前是怎么解决的呢?哪里缺电往哪里运煤炭,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一些省份的富裕电量还是浪费了,运力瓶颈制约电煤供应,区域性、季节性缺电反复出现,另外一个就是污染大,越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燃煤电厂就建得越多、密度越大。在以前江苏南京到镇江平均10公里一个电厂,大气污染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而特高压的出现就解决了电力分配的问题,低电压等级输送功率损耗大。所以提高电压等级就是为了远距离输送,这样能够降低远距离输送的电能损耗。

一般来说,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经济输送距离通常为600~800公里,而1000千伏特高压能达到1000至1500公里甚至更长,除此之外,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能力是500千伏超超高压输电线路的5倍。因此有人比喻超高压输电是省级公路,顶多也就算是国道,而特高压输电可以说是“电力高速公路”。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6)

除了电能输送效率低下以外,超高的输电线发热功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普通电网没有办法承担电力分配的重任。

通过这里就明白了,国外不建的第二个原因,许多国家国土面积狭小,大容量电力输送的需求相对较弱。而一些国土面积大的国家,比如美国,资源非常丰富,中部大平原也让其对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电力传输需求也就不那么迫切。当然,也存在一些国家,国土面积庞大,电力资源分配不合理,但是他们又没有这样的技术。

特高压技术可以构建智能电网

那值不值呢,特高压电网有这样的优势,它能把中国电网连接起来,构建智能电网,使建在不同地点的不同发电厂(比如火电厂和水电厂之间)能互相支援和补充,做到电力的统一管理分配,这样也可以促进西部煤炭资源、水力资源的集约化开发,还能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简单理解来说,通过特高压构建智能电网,哪里缺电送哪里,哪里电力富余就减少发电或者将电力进行储蓄。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7)

你像今年重庆地区的干旱缺电问题,重庆有煤,但是低热煤含硫高,用来发电污染大、成本高。重庆无油,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也不占优势,目前,重庆能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一旦修建了特高压,就可以从其他地方输送电力,缓解重庆地区的缺电问题。

2016年,湖北省遭遇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洪水侵袭后,秋冬季呈明显枯水期,水力发电大幅下降。在用电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有特高压电网从北方输入的500万千瓦电力做后盾,就基本上保障了湖北的用电需求。

事实上,特高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变革,比如特高压产业链、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而特高压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构建全球特高压技术标准,即保障了中国能源的自主权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电力市场的话语权。

特高压技术对于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总结陈词,特高压建设,有必要吗。有必要,而且中国还想要通过特高压技术解决全球能源难题,比如构建洲际能源输送大通道。

举个例子来说,撒哈拉沙漠有丰富的、可开发的太阳能资源,可那里人烟稀少,消纳不了如此多的电力,现在,有了特高压,完全可以将撒哈拉沙漠的能源输送到可利用的地区,根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数据,洲际输电每条线路每年输送电量可达660亿千瓦时左右,撒哈拉的太阳能可以满足整个欧洲的电力需求。

特高压技术建设现状(特高压建设投入1.6万亿)(8)

而且后期随着新能源效率的提高、新材料和储能等技术的突破,可直接将中亚、中东、北非等地区的新能源大规模输送到欧洲,这样多条线路并进,也不用担心被破坏。

除了欧洲之外,中国还可以和意向国家一起合作,构建跨国智能电网,对电力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帮助其他国家解决能源危机。

可以说,特高压是中国的一张王牌,当全球遭遇能源危机的时候,这种王牌的价值和意义就凸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