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

图文较长,一定要看到最后

第一部分:解析片名《误杀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

▲ 片名(来自:剧照)

  • 中文名:《误杀》

1.平平对素察的误杀

电影中文片名《误杀》,大女儿拿起铲子想砸掉的是官二代素察手中的手机,销毁里面的视频,并不是有意要杀害他,此次案件的出发点就是误杀。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2)

▲ 李平拿铲子砸向素察(来自:剧照)

2.家人的捧杀即误杀

表面上看素察的死是平平的误杀之过,可是到底谁才是误杀的“真凶”呢?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差点把别人眼睛弄瞎 ,母亲通过关系帮他“私了”,父亲的教育方式就是扇巴掌。父母的这种捧杀带来的就是对素察的“误杀”。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3)

▲ 拉韫与素察(来自:剧照)

3.李维杰事件对社会的误杀

电影的最后,由于李维杰一家掩盖罪行,街坊邻居全来围观,事情闹大,导致发生街头暴乱。最后墓地的那场戏,出现了一声枪声,但是开枪的人是谁?中枪的人是谁?影片都没有展示。我们能知道的,是这件事成了社会暴乱导火索,这声枪声点燃了人们的情绪,矛盾升级,打砸抢烧事件频繁发生,面摊老板遭受损失无人赔偿。又有多少平民百姓在暴乱中受到了伤害。本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好戏,却殃及了更多人,这何尝又不是对社会的一次“误杀”,一场对无辜之人的“误杀”?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4)

▲ 街头暴乱画面(来自:剧照)

4.谁才是真正被误杀的人

电影中到底谁才是真正被误杀的?剧情上看似是李维杰一家人对素察的误杀,本愿全家平平安安的李维杰,在遭受了大女儿被官二代侮辱,阿玉被殴打,警察滥用职权暴力查案,一家人被逼无奈,陷入了不平静的生活,谁才是这次事件的受害者,谁才是真正的被“误杀”之人?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5)

▲ 李维杰:“我们才是受害者”(来自:剧照)


  • 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6)

▲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解释(来自:Bing词典)

英文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意为: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引申为“乌合之众”,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映射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

这部片子发生在一个架空的背景下,权贵当权,有权利的人可以为所欲为,警察局局长的儿子弄瞎了别人的眼睛依旧可以逍遥法外,在学校里肆意妄为施暴女同学来面馆吃饭记账,警察可以随处敲杠收高税,拿高额回扣(警察局局长给被弄瞎眼睛的家人赔偿了10万,桑坤却只给了他6千)。在这样的压迫下,像李维杰一家这样的小人物就只能唯唯诺诺地生活,阶层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李维杰事件只是这个病态社会的一个导火索。

这里的每个人曾经都是孤立的个体,是没有组织和纪律的乌合之众,人们发生了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大家不知不觉被卷进事件中,变成了其中一份子,演变成了暴力,社会失控。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7)

▲ 集体暴乱(来自:剧照)


第二部分 片中意象解析
  • 泰拳的暗喻

泰拳场上只有输赢,没有平局,一旦开始,就要决一胜负。

影片将泰拳场上打斗的镜头和家中的镜头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混剪在一起,节奏紧迫。当一位拳手倒地时,素察也被击倒在地上,拳手的“吞舌”现象,呼应出素察可能也只是由于发生吞舌造成的暂时窒息,并没有真正死亡。

泰拳暗示着这场李维杰和警察局长的斗争,小镇上的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的较量拉开帷幕。片中提到泰拳比赛场上的红蓝双方,基本每次都是蓝方赢,红方只赢过一场,市长竞选者的海报也是红色和蓝色,素察的父亲代表的就是蓝色阵营,这里有一丝呼应的意味,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唯一的一次胜利就是这次李维杰事件。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8)

▲ 泰拳比赛(来自:剧照)


  • 羊的意象

羊”的意象贯穿了全片,出现了很多次。羊就代表着人,他们有各自的特点。

1.不能说话的人

羊作为目击者,目睹了“沉车”这一过程,却不能言。暗指知道真相却不能言的人。李维杰一家就是知道真相的人,大女儿、小女儿、阿玉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为了家人,不能说出来。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9)

▲ 小女儿目睹埋尸过程(来自:剧照)

2.势单力薄的人

有个片段是在大女儿平平的课堂上,老师说:羊是一种视力极差的群居动物,当他们单独行动时,很容易被肉食动物捕食。羊的视力差暗指当时河边的羊根本就没看清发生的事情,就像给李维杰作证的这些人一样,没看清事实的真相。他们生活在他乡,喜欢抱团取暖,团结在一起,当一人受欺负时,其他人会站出来帮忙,会互相出谋划策,对抗权贵。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0)

▲ 李维杰一家被抓之后,邻里们来警察局要求放人(来自:剧照)

3.背锅顶罪的人

男主李维杰在警察局辅修网络时惹怒警察,警察生气地掏出枪,最终没有开枪打人,打死了旁边的羊,羊成了李维杰的“替罪羊”。影片中有两处与之呼应的地方,第一处是:阿玉和大女儿在打晕了素察后,以为人死了,阿玉想去自首,替女儿顶罪。第二处是:本是李维杰和警察局长一家人的私事,却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动乱,那些在动乱中受到伤害的人们不就是这场事件的“替罪羊”吗?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1)

▲ 和李维杰有过节的警员桑坤(来自:剧照)

这只死去的羊就是为李维杰“替罪”的那只羊,羊救了李维杰,李维杰出于感恩将羊的尸体带回去埋掉,合情合理,羊代替了棺材里的素察,掩盖了事情的真相。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2)

▲ 被打死的羊(来自:剧照)

4.明哲保身的人

片尾的采访,牧羊人说:羊只要有草吃就行了,他们才不在乎谁薅羊毛。有点暗示的意味,社会上多的是沉默的大多数,只要事不关己,就能高高挂起。或许那个牧羊人在当时其实看到了“沉车”的过程,不想多事,便假装捡起瓶子,什么也没看到。

5.自我救赎的人

片头李维杰第一次去寺庙布施的时候,僧人走过身后跟着羊。李维杰第二次去得时候,僧人拒绝了并说:“无相布施,才有功德无量”,身边也没有了羊,暗示李维杰已经是有罪的了。最后一只羊是出现在李维杰自首前去寺庙布施时,在佛塔下,画面虚化又出现了羊,之后李维杰就去自首了,代表着救赎,李维杰通过自首完成了自我救赎。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3)

▲ 李维杰在佛塔前(来自:剧照)


第三部分 影片的社会意义

小编认为这是一次翻拍的胜利,影片较原版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而言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折射出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对人性的思考,可以说是很优秀的本土化了。

  • 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成长

1.局长一家

素察,在局长眼里,是她的宝贝儿子,就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年,有着干干净净的外表,会开心的喊她一声“妈”,哪里谈得上顽劣。而在李维杰一家眼中,素察就是噩梦般的存在。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4)

▲ 素察 右图为拉韫眼中的幻觉(来自:剧照)

作为父母,爱孩子,眼里就只看得到孩子的好。素察在做了错误的事情后,有做警察局局长的妈妈为他处理,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继续为所欲为 。母亲一味地宠溺,纵容他,父亲忙于政事,疏于管教,才酿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这部影片给很多家长提了一个醒,要全方位从身心上关心孩子的成长,不要等出事后只是一句道歉“对不起,是我没有管教好孩子。”

如果说生而不养,何以为家?那养而不育,何以为人父母?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5)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只能是禽兽”(来自:电影海报)

2.李维杰一家

对大女儿平平而言,正值青春期的她,性别意识逐渐增强,和父亲李维杰的交流慢慢变少,哪怕自己遇到事情也只跟妈妈说,父女之间慢慢有了隔阂。其实父亲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扮演者何其重要的角色,他能引导女孩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教会女孩学会和男性相处,学会自我保护。

有一个细节是在去夏令营的时候,平平的理由是:去那里可以认识很多贵族学校的同学,能够交到很多朋友。这种交友观念是不是家庭环境下带来的影响呢?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6)

▲ 大女儿平平(来自:剧照)

对小女儿安安而言,父母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小小年纪的她参与到了这次“瞒天过海”的行动之中,影片最后她给了父亲李维杰一张100分的试卷,很明显上面的分数是用修正液涂改过的,她只考了七十分,却因为想要父亲的奖励就修改分数,她学会了撒谎骗人。她帮助父母撒谎,也学会了欺骗父母。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7)

▲ 李维杰和女儿安安(来自:电影海报)

家庭教育真的是一件很难但很重要的事情,孩子最开始接触到的教育就是来自家庭,影片给每个家长敲响了警钟:重视家庭教育。每个孩子出生就是天使,却依旧有孩子会因“误杀”坠落变成魔鬼。

  • 建立责任意识,做个有担当的人

如颂恩叔大叔所言,李维杰的确是个“大好人”,他尽到了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职责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在女儿遭到性侵后,他知道施暴的是警察局长的儿子,他知道他们有权有势,如果素察活着出来,他的女儿,他的家人将会继续遭受迫害,他能做的只有挡在他们前面。

电影误杀出现过几次羊(从羊的意象解读误杀)(18)

▲ 面馆老板颂恩叔(来自:剧照)

李维杰知道自己是有罪之人,为了保护妻女,他没有将素察放出来。还记得警察在做背景调查时说了李维杰,父母死于暴乱,因此他从小也没读多少书,没什么文化。因为他的事情,引发了社会暴乱,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场暴乱之中受到伤害 ,也不知道又会产生 多少个“李维杰 ”?

警察没有证据就抓了李维杰一家,人们因为警察的滥用权力办案,激发了矛盾,李维杰知道事情因他而起,最终他还是站出来去自首,给自己完成一场救赎,给女儿树立一个榜样,给社会一注强心剂:他是有罪的。

自由是蕴含责任之中,想做“自由的鸟”,就得尽到应尽的责任,承担起一个人该承担的责任。

  • 提升思辨能力,不要沦为乌合之众

一个事件的煽动,带来了如此大的连锁效应。当没有人反抗时,谁也不会站出来,当有一个人开始反抗时,人人都站了出来。

所有人都认为李维杰是无罪的,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看到的是平日里警察们的滥用权力欺负老百姓,惯性思维让他们认为在李维杰事件上,坏警察始终是坏警察,好人永远是好人,坏警察一定也是“误杀”了好人。却不知不经意间,他们都帮李维杰做了伪证,成了他的帮手。

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一定真实吗?我们都该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是非对错自有评判,在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乱下结论,无需听他人煽风点火。

结语

《误杀》这部电影,演技在线,剧情连贯,细节丰满,呼应巧妙。李维杰一家最终怎么了,我们不得而知,或许生活地不如人意,没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小人物还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任由权贵们的压迫。结局的留白,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有多少人就像牧羊人身边的羊,看不见远方,也飞不上天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