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

自从袁隆平团队研发出了杂交水稻,我们好像很难在国内见到还有人吃不饱的情况了。但事实上在世界各地,还在为温饱发愁的国家比比皆是

今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四月份,联合国有关组织就粮食计划颁布了一组数据,人们发现受疫情冲击,当今世界每天有8.21亿人正在挨饿,有2.5亿人遭受严重饥饿。

这组数据可能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或许他们在将吃不到的东西扔掉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扔掉的一部分食物足以救活一条新鲜的生命。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1)

通过这组数据分析,有经济学家还特地表示,未来三个月内,全球每天将会有三十万人被饿死。饿殍遍野,浮尸千里。

这个只能从书籍电影作品上感受到的形态,没想到在这个如今平和安定的年代里还会出现。饥荒不是没有,只不过我们恰好躲过去罢了。

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前,那个时候我国也有不少地区陷入饥荒之中。科技不发达带来的生产力不高,种出的粮食自然也不多,那个时候的农业完全靠天吃饭,如果那时候的气候不行了,饥荒便会悄然而至。一旦饥荒来临人们便会发现,在饥饿面前什么都能吃,但久而久之也会发现一个问题,闹饥荒的时候,为什么人们宁愿吃野菜啃树皮,也不去河里抓鱼虾来吃呢?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2)

触动人心的饥荒现状

国外曾经出了一个小龙虾泛滥的新闻,当时众多国内网友看罢后调侃道:“有这个向全世界求助解决方法的时间,还不如给中国免签,直接拉个几飞机的中国人过去,两个月就得让他们国家泛滥的小龙虾变成珍惜保护动物!”

虽然是玩笑,但也从侧面反应了国人在食物上的“来者不拒”。但就是如此“不拘小节”什么都吃的国人,纵观历史,还是出现过很多次闹饥荒的事件。

第一次听啃树皮的时候,还是在了解红军长征故事时。那时候才只知道当一个人饿极的时候,入眼之物皆能入口,只需要有一点东西进入肠胃,让空空如也的肠胃能有一个东西缓冲垫底就行了,至于能不能消化就是之后考虑的事情了。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3)

与树皮有异曲同工之效的还有皮带,野菜甚至“观音土”。有人也许不知道“观音土”是什么,其实这是一种白磷的矿物粘土,普遍呈现出白色,它的成分较为细腻。

在饥荒年代有人挑选细腻的它作为充饥的食物,因此被称为是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投放在人间的救济粮,这个名字才流传至今。不过与现代人随意调侃不同,以前的饿极了可真的是会“吃土”。

一旦发生饥荒,便如发生蝗灾一样,过境之处但凡能吃的全部都会被找出来一一充饥,天上飞得,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但凡能吃的人们也都是尽量不放过。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4)

不过人们经过考察慢慢发现了一个规律 饿得都走不动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宁愿挖野菜充饥也不去下水抓鱼虾来补充能量呢?毕竟吃肉总比吃素顶饿嘛,其实也还是有原因的。

忍饥挨饿却不下水抓鱼

这要从闹饥荒的地理位置说起的,纵观历史,大多数闹饥荒的便是北方大平原地区。首先山林地区不必说,众所周知山里的物产丰富,山货居多,随随便便一个小山包里面就能找到各种稀奇古怪能够吃的东西,因此闹饥荒基本不会是这些地方。

其次是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江南之乡玉米富庶之说,江南自古以种水稻为主,就算哪一年因为天气收成不好,至少家中还有余粮能够度日,等来年又可以种粮种菜,因此饥荒也很难找上南方。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5)

北方的大平原地区,本产出就不多,余粮就少,一旦遇到灾荒年间,必定是饿殍遍野。而且北方的地理条件限定了他们的河流相比南方要少很多,河里的鱼虾也很少。

在饥荒年间人的食物都很少,更不要说河虾的了,稀少的鱼虾在河里面,浑身饿得无力的人想要抓它们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河里鱼虾少,但抵不住它们陆地上的野菜多啊,一个人两三个小时就能找到一篮子野菜。

因此在饥荒年间,人们宁可挖野菜根吃树皮也不愿跑到河里抓鱼虾来吃了。毕竟一个是肯定能采摘到填肚子的野菜,另一个则是不知道多久才能捕捞上来的鱼虾,两者相比很多人就会选择前者了。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6)

怀揣善心看待饥荒

饥荒其实年年都有,只是如今离我们很远罢了。当今世界,比如非洲大陆上还有很多人民陷入在饥荒之中。有的是单纯的因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种不出充饥的粮食出来,只能靠打猎捕鱼为生,这种情况下的人们极易受到天气影响,饥荒也会随之出现。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常年遭受战乱,许多人们连生命都无法保障,更不要说有时间精力出去找吃的了,饥荒往往伴随着战争一同出现。

了解了饥荒的成因,也要对饥荒做出解决的办法。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自己吃穿不愁时,理应把剩余的资源分享给一些连粮食都无法得到保障的人们。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7)

于是世界性的捐赠就出现了,但人们渐渐发现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天天的给灾区人民送去现成的大米粮食和肉,还不如教会他们制造粮食的办法。

因此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了,各种新式的农机设备也推广了,一些耐寒耐热耐干旱的粮食作物也一步步地推向了全世界各地。联合国包括各地粮食组织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给曾经陷入饥荒的人民带来生的希望。

饥荒并不可怕,只要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作物再生长,总会有一天饥荒也会过去。可怕的是拥有一片富庶的土地却不知晓合理运用,只知道祈求别人施舍的行为,如果自己都不自救,那么别人再怎么帮助,最终也会落得个被饿死的下场。

饥荒十大诡异事件(为何人们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8)

结语:

看到了处于饥荒之中人们的惨状,再看看如今我们餐桌上丰足的大鱼大虾,不禁为农民伯伯还有科研人员做出的贡献感到敬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千古绝唱道尽了种地人的辛酸,也描写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作为一个能有吃有喝不挨饿受冻的幸运儿,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点一滴,做到三餐光盘。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农民和科研人员的辛劳。

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八荣八耻”里面也明确强调了这一点,自从几年前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开始,我们国家以前大为铺张浪费的行为也得到改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正是因为得到了改善,看到了效果才更不能半途而废。

因为节约粮食不仅能够节约钱财,将剩余的钱花在更有用的地方,还能保护环境,试想你没有吃不完的东西自然也不会有食物垃圾污染环境了。

最重要的是节约出来的资源还能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帮助,这样有利于己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