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造字的智慧之精髓(现代人造的这两个字堪比古人造字)

我们古人造字,非常讲究,注重音形意相结合。我们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字,但看他的偏旁部首和其他部分大概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就是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自惊天地泣鬼神的仓颉造字开始,从发现商代的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行书楷书草书,我们的文字不但承载了记录的使命,还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这是任何其他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说汉字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文字一点也不为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在我们广大老百姓中间快速普及汉字消灭文盲,由国家文字工作者们创造了简化字和二筒字。再后来取消了二简字,规范简化字,使其遵守汉字的造字六法,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而新造的汉字中我认为有两个字简直是妙不可言, 一个是"帘" ,一个是"砼"。

古人造字的智慧之精髓(现代人造的这两个字堪比古人造字)(1)

没错 就是我们天天撩起的帘子的"帘"字。这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但繁体字的帘字笔画很多:"簾",老百姓都是会说不会写 ,于是伟大的文字工作者们通过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创造了简体字"帘"。穴下挂巾,即为帘。繁体字"簾"则是用形声会意的方法得来的,但笔画太多不利于书写,因此 无论从实用性上还是艺术性上来讲,"帘"字似乎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古人造字的智慧之精髓(现代人造的这两个字堪比古人造字)(2)

还有一个"砼"(音tóng)字。相信我们学建筑工程的对这个字并不陌生 平常我们也能在路上看到"xx商砼"的砼罐车。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混凝土,但混凝土三个字笔画太多,说着也要发三个音,对于建筑领域的人来说实在不友好,于是著名的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在1953年就发明了砼字取代混凝土。这个字就是由"人工石"三个字组成,取"石"字旁。

古人造字的智慧之精髓(现代人造的这两个字堪比古人造字)(3)

会意指事的造字法与华西口腔邹海帆教授创造的"牙合"(音hé)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邹教授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明的。

古人造字的智慧之精髓(现代人造的这两个字堪比古人造字)(4)

笔者才疏学浅,你觉得还有哪些汉字的发明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拍手叫好的 ,评论告诉我 我和大家共同欣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