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

抚顺战犯管理所闻名中外,这里曾关押了众多风光一时的日本及伪满要人,特别是末代皇帝溥仪。

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被多次搬上银幕,其中最有名的是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尼拍摄的《末代皇帝》,这部由尊龙和陈冲主演的电影在198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九项大奖,抚顺战犯管理所是影片中的重要场景之一。

无论是受人摆布的傀儡皇帝、还是趾高气扬的日本战犯都在战犯管理所脱胎换骨,抚顺成了他们的再生之地。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1)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抚顺战犯监狱的前身设在千金寨的新市街,当时叫15号监狱。由于千金寨的搬迁,日本人于1935年在高尔山下的抚顺城城西不远处开始修建新监狱,1937年正式迁入,当时叫抚顺监狱。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2)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将其更名为辽宁省第四监狱。1950年6月,为关押从苏联引渡的日本及伪满战犯,当时已改名为辽东第三监狱的抚顺监狱一分为二,北部仍是关押普通犯人的监狱,南部则改建为东北战犯管理所,也就是后来的抚顺战犯监狱暨战犯管理所。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3)

战犯监狱的高墙电网

1956年陆续开始关押国民党战犯,直至1975年才彻底结束了关押战犯的历史。1986年,恢复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并对外开放,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4)

战犯管理所近照

走进战犯管理所大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二层办公楼,楼顶有瞭望塔,当年是控制整个监狱范围的制高点。穿过办公楼走进一个大铁门,才算正式走进战犯监狱。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5)

监舍外景

关押战犯的地方,从外面看是数排纵横分布的灰色平房,从内部看则是相互通联的长长走廊,两侧是监房。

战犯监狱里有一部分作为改造日本战犯展览馆,展现了日本战犯从关押到改造、审判直至特赦的全过程。日本人建的监狱,成了关押他们自己的地方。正义从来不会缺席,更不会迟到。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6)

戒备森严的监舍

当年的战犯管理所共分七个所,五所主要关押日本校级战犯,六所主要关押日本将级战犯,四所主要关押日本尉级以下战犯,溥仪等伪满战犯也曾关押在这里,后来关押的是杜聿明、黄维等国民党战犯。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7)

日本战犯照片

三所关押的是日本尉级以下战犯,一所关押伪满战犯,现已辟为改造末代皇帝展览馆。二所是独居室,是单独关押违反监规犯人的小号,后改为单独会见室。七所没有介绍,只有几个与医疗有关的房间,应该是监狱医院。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8)

关押日本战犯的五所

溥仪三岁登基,当上了宣统小皇帝,没几天大清朝被民国取代而退位。虽然他还可以在皇宫里继续皇帝梦,但好景不长又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

于是,溥仪投靠日本人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日本人投降了,他成了苏军的阶下囚,后被遣送回国在抚顺接受改造,最终得到特赦恢复自由。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9)

战犯监狱里的溥仪监室

在抚顺,溥仪用了十年的时间走完了从皇帝到平民之路,这个过程注定是艰难的。抚顺是满清发祥地,溥仪的老祖宗们从这里走进北京城创立大清二百余年基业。到了溥仪这一代居然又回到这里,抚顺又成了满清王朝彻底终结之地。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10)

劳动改造中的溥仪

在战犯管理所旧址里看到一张溥仪晚年出狱后与家人凝望领袖画像的照片,不知这位已成为平民的末代皇帝会作何感想。

末代皇帝的狼狈生活(走进末代皇帝的监狱)(11)

成为平民的溥仪

这就是历史,一个轮回,尘归尘土归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