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1)

长江之曰“长”,除了确实很长之外,还为有别于其他的“江”。古代,亦称长江为“大江”,如《水经注》,用意也在此。

长江称“江”,则因是其最早的“专名”——其他水系不叫“江”。

后来,“江”成为若干水系的“总名”,古人就不得不以 “长江”“大江”等区分之了。

《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

《尔雅.释水》曰:“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也。”

这是对古代与“五岳”并称的“四渎”之最通俗的解释。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2)

“四渎”之为“渎”,也与“江”有关。

《水经注.江水》云:“岷山,即渎山也,水曰渎水矣。又谓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导也。”“徼”,为“边疆”之义。

那么,“江”这个专名因何而来?

《水经注》又云:“(大江)泉流深远,盛为四渎之首。《广雅》曰:江,贡也。《风俗通》曰:出珍物,可贡献。《释名》曰:江,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这是说,江之称“江”,有两个解释——“贡也”和“共也”。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3)

《广雅》,成书于三国曹魏太和年间,明帝朝博士张揖撰,是一部训诂类词典。其仿《尔雅》,又称较之更详,遂称《广雅》。全书收词一万八千一百五十个,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其实,《广雅》释“江,贡也”,要晚于《风俗通》。

《风俗通》,亦称《风俗通义》,东汉学者应劭著。应劭名头很响,尤受《后汉书》作者、南朝的范晔推崇。

《风俗通.四渎》曰:“江者,贡也,珍物可贡献也。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淮者,均,均其物也。济者,齐,齐其度量也。”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4)

应劭不掠人之美,著明这是引用《尚书大传》《礼三正记》中的说法。《礼三正记》,为据称孔子讲“礼”的“课本”——《仪礼》之佚篇。

《尚书大传》《礼三正记》,应该是对“四渎”这四条水系何以得名的最早解释了。

《释名》,为略晚应劭数年的刘熙所作。其《释水》云:“江,公也,小水流入其中,公共也。”但没有讲此解出于何处。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5)

把“长江”“大江”之“江”,解为“贡”或释为“公”,哪个对呢?

或曰,皆有其道理。但相比较而言,应邵说更占优。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这是讲,“江、河”是典型的“形声字”,其构字,根据“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为原则。

“以事为名”好理解,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特征,确定其字的“义旁”,比如“江”是“氵”旁;“热”是“火”底;“树”为“木”旁,等等。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6)

“取譬相成”,许慎之后形成了两派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形声字”的另一半“声旁”,只提供这个字的读音;另一是,认为“声旁”,不仅为一个字提供读音,还表明了这个“形声字”的意义来源。

前一派,往往会举出“禄”字为例,说其本字的“声旁”原来是“鹿”,的确与祭祀献鹿有关,当演化成了“录”之后,就只有“标音”的作用了。其认为,“取譬相成”之“譬”,是“比类”“声旁”之“音”。

后一派,代表性的,是与王安石同时的王圣美,他提出“右文说”,即“形声字”右侧的“声旁”,往往含有这个字的字义,且可追寻到其孳乳字源。比如。“材”“财”“裁”“䴭”,都发“才”音,并都有“初始之义”。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7)

清代文字学大家段玉裁,实际上,赞成“右文说”。他提出,“一声谐万字”,共同的读音,常可解读一个字的字源和含义。这一派对“譬”的解读,则认为“音、义”比类。

尽管不能绝对一概而论,但不能不说,“右文说”有其相当多的根据和重要的道理。

比如,“江”,“工”为“声旁”。

先秦,不仅“江”读为“工”,凡以之为“声旁”的“形声字”,皆读若“工”,如“功”“攻”“贡”“巩”,包括“釭”“杠”“扛”“釭”等等。

段玉裁经过考证《诗经》及其他先秦古籍,撰有《六书音韵表》,将古音分为十七部,上述字,皆属“九部”,同为“工韵”。

“江”“釭”“杠”“扛”“釭”等字后来的读音变化,是经几百年后至唐宋“音转”的结果。可见《唐韵》《集韵》《韵会》。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8)

甲骨文“工”字

甲骨文中有“工”字。

“一期.京一九一八”“二期.后下二0.七”“四期.续一.一七.一”等十余版卜辞中,都释读了其中的“工”字。

然而,卜辞中的“工”,其义皆为“贡”。或许,“工”亦含后来秦汉时之“工”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

于是,几乎所有汉文字学者认为,殷商甲骨文中既有“工”字也有“贡”字。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甲骨文时期,有了“工”字字形,表达的是“贡献”之“贡”的字义。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9)

“公”字演化

《说文》对“工”的解读是:“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与巫同意。”

“巧饰”,遂有“工笔”“工整”“工夫”“能工巧匠”等等之说。但是,这一定是“工”字的引申义。而“与巫同意”,只能说许慎无缘见到甲骨文,见“工”与“巫”字形相像,有些“望文生义”了。

无论如何,甲骨文的“工”字,从目前发现的十余版卜辞中,都是“贡”义。这是“工”字的本义。

也只能说,甲骨文之后,古人又新造了“贡”字以表“工”字之义,同时又赋予了“工”以新的含义。

《说文》解“贡”曰:“献功也。”由此亦可见“贡”“功”与“工”之源流关系。

古时候一般说江指的是长江吗(长江何以称江)(10)

“共”字形变

甲骨文中,亦有“公”字和“共”字。

不过,这两个字,显然与“江”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说,“江”之称“江”,是“公也”“共也”,虽然从“小水流入其中”也能说得通,那为何“江”不称为“洪”或“氵公”呢?

由此说,“江”之称“江”,因其“贡也”;“出珍物,可贡献”的解释,就更可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