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

1910年,在日本伊豆半岛的修善寺中,一位老人的病情愈加严重,引起胃痉挛,大量吐血不止,陷入不省人事的状态,他撑过了“30分钟死亡”状态,奇迹般的再度苏醒。这个老人就是日本近代的文学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1)

在经历了这场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体验,他一改以往俳谐式、游戏式的创作风格,直接把笔锋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而《心》就这样诞生于世。

夏目漱石亲自为它撰写了广告语:“欲认清自己内心的人,我向你推荐这部剖析人类心灵的作品。”这不仅回答了书名为什么叫“心”,也点出了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直到今天,100多年过去,《心》依然是日本的“国民必读书”。

《心》的故事以“我”来讲述。作者塑造“我”这样一个不谙世事、年轻、单纯、正直求知的学生,来讲述“先生”的故事:主人公“先生”小时候因父母早逝,又被深受信任的叔父欺诈而产生了心理阴影,对任何人都不信任,都小心戒备和提防。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2)

外出租房子的“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却因童年的阴影而迟迟不敢表白自己的心意。万分猜忌和怀疑房东夫人和小姐对他的善意是否怀有别样的目的。

后来,好友K,一个生活困苦却高度理想化、“精进”、认为人生在于苦修的少年因为“先生”的怜悯住进了房东家里,同时爱上了小姐。

K痛苦绝望的向“先生”坦白了自己的心意——他徘徊,迷惘,爱与他精神的选择相违背,他不知如何抉择。他向他认为最好的朋友“先生”征求意见。“先生”听了好友的表白,心生妒忌,他深知K人性的弱点,告诉他“不上进的人都是渣滓”,K瞬间了然,心如死灰。

背地里“先生”却下了决心向房东夫人表态请求娶小姐。K最终得知真相后,选择了自杀。“先生”虽然娶了心爱的小姐,他却始终无法释怀,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3)

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心是难测的

跟先生闲聊,他听说我父亲生病,言语中流露出提示的话语,如果家里有些财产的话,趁着父亲还健在,将你应得的那份拿到手,因为一旦出现了“万一”,最麻烦的就是财产问题了,到了紧要关头谁都会变坏。

我不太明白先生说这话的意思,对先生的担心不以为然。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4)

先生讲述他的童年,在父母去世后,被自己的亲叔父骗走了家产。他怎么也想不通,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骨肉至亲为什么要骗自己?

这个伤害从孩童时代一直到今天深深地烙在先生的心里,无法抹去。他在心里憎恨他们这样的一类人,让他再也无法相信身边的亲人、朋友。

事实确实如先生所说,现实中许多家庭夫妻、兄弟姐妹为了争夺房子财产,使出各种手段,甚至翻脸,断绝亲情。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5)

终于明白,不是因为世界太黑暗,而是由于人心太难测。

心是善良的

K和先生从小就是好朋友,K是僧侣之子,父亲把他过继给一个医生做养子。养父母家条件很好,他们希望把K培养成一名医生,花钱把他送到东京读书。然而K不愿家里的安排,瞒着养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专业。

养父母知道后很生气,说不再给他提供上学的费用。原生家庭也不再管他,固执的K打算靠自己兼职来完成在东京的学业。

在朋友遇到难处时,先生又怎能隔岸观火呢?为了帮助K走出困境,先生经常鼓励他,并提出与他同吃同住,一起奋发上进。就这样,先生带着K走进了他租住的小屋,认识了房东夫人和小姐。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6)

先生爱得无私的同时,又爱得自私。先生本可以自私一点避免这桩悲剧以及自己一生因此所受的谴责,但先生人性之光里善良的那一面,仍使得先生在K与家人相处处境堪忧时伸以援手。

人性既可以是贪婪的,又可以是无私的。人有很多面,有些暗面,连自己都不曾察觉。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刻显现,改写我们的命运轨迹。

心是复杂的

心是复杂的,它蕴藏世间美好也同黑暗共存。

K的到来,也给先生带来了烦恼。先生和K同时喜欢上了房东家的小姐,但幼时的阴影让先生有了戒备心,他甚至怀疑夫人和小姐也是阴谋家,在联手对付他。

先生明明很喜欢小姐,他多次下决心想对夫人说,把小姐嫁给他,可每次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后来他发现小姐跟K在一起说说笑笑,关系渐渐亲密起来,先生心里不是滋味。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7)

正如他说:“表面上生活得风平浪静的我,内心总是伴随如此惨烈的鏖战。

先生对小姐的爱,无疑是神圣的,但因为好友K这位竞争者的出现,这神圣中,又包裹着罪恶。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8)

心是自私的

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而三个人的恋情也没好结果。一边是要好的朋友,一边是喜欢的人,一边友情,一边爱情,这种选择总会让人左右为难。

爱情本是自私的,先生用了不光彩的手段赢得爱情,却没有赢得自己内心的安定与从容。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9)

也说不上先生手段卑劣,只能说是做事不光明磊落,给人一种阴的感觉。但大多数的人在爱情占有欲望催使下同样会做出不太理智的事。

先生的做法,使得多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但K的自杀也不能完全怪先生,K的自杀不单单是失恋,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丧失。

而先生,为了自己所爱而对朋友所为,见识到心的自私,道德信仰的崩塌,在K自杀后,对朋友的愧疚使他终日抑郁,既无法和夫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没有工作的动力。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10)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

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

名人对夏目漱石的评价(盘桓于爱情之下的)(11)

这世界上没有天造地设的恶人,而大多是由善人在关键时候摇身一变生成的,所以马虎不得。

盘桓于爱情之下的,却是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